金雁
摘 要: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進行整合成為目前教學改革的重點,同時也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創新型人才的主要途徑。近年來,我國教育信息化的建設逐漸向著整合期邁進,需要不斷促進信息技術和教學過程的整合。初中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的整合深受教師的普遍關注,有必要對初中信息技術與數學課堂整合的目標以及內容、方法進行探索,進而更加有效地實施整合。針對信息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初中數學;信息技術;整合;應用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信息化已經成為目前社會發展的主要方向。信息技術的不斷創新,有效地推動了教育事業的發展,我國教育部門也逐漸開始關注信息技術的應用,以實現教育信息化。教育部門一直對信息技術在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進行研究,信息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可以有效地發散學生的數學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潛力,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培養,有效地實現初中課堂教學的最佳效果。
一、運用信息技術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講,學習數學知識相對比較枯燥,加上初中學生的數學思維還不成熟,無形中增加了初中學生的學習難度。而初中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可以通過運用信息技術來給學生創設一個輕松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可以對抽象復雜的數學知識有一個直觀的了解,比如教師可以制作一些PPT、Flash動畫等課件來講解相關知識。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可以在老師創設的情境中找到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數學學習綜合能力,同時還提高了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比如,在學習“幾何圖形”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應用信息技術的方式來做出一些與教材內容相關的PPT,在課堂上創設出有趣的教學情境。再比如,教師可以用Flash動畫展示幾何圖形,讓學生通過動畫的方式直觀看到幾何圖形的形狀和特點等。通過創設出想象的情境,既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又可讓學生在輕松的教學氛圍中感受到數學的魅力,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運用信息技術,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
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可以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找出學生學習數學知識中存在的問題,然后根據這些信息來制訂具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為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效率奠定基礎。由于初中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難度比較大,在課余時間內會遇到多方面的數學問題,如果無法及時進行科學的引導,這將大大降低數學學習效率。然而,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教師通過計算機網絡技術建立網絡交流平臺,在平臺上讓學生自由討論,相互提出問題;教師可以對討論之后不能解決的問題給出統一的講解,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比如,在學習“統計學”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將班內學生的考試成績作為題目,讓學生分別計算出自己各自科目的平均分數和班級各科目平均分數。教師還可以在這一基礎上對學生提出問題:“同學們思考一下,如何證明我們班級同學中哪位同學的成績起伏比較大?哪位同學的成績比較穩定?”通過在課堂上師生互動,可以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此外,教師可以在課堂上主動提問,鍛煉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但要注意提問的方式和內容,教師最好是設置一些具有針對性的問題,這樣可以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
三、利用信息技術,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在課堂教學中,信息技術的合理應用可以將復雜的知識轉化為比較形象的內容。在日常課堂教學中,大部分教師在制作的課件中使用了與教學內容無關的圖片或是動畫,這樣做無形中掩蓋了主體知識的教學,忽視了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卻沒有了解這一點內容,結果使課堂教學效果急劇下降。比如,在學習“軸對稱和軸對稱圖形”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運用課件來展示一些生活中存在的軸對稱圖片,以提問的方式導入教學內容:下面一組生活中經常見到的圖片,看一下有什么特點?這樣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可以鼓勵學生在觀察的同時認真考慮答案,讓學生通過實踐來拓展知識的范圍。如果想了解它們的共同特點,可以用電腦教學,然后引入教學內容,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創新能力。
總的來說,信息技術在中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進師生關系,同時還可以將抽象復雜的教學轉為比較形象的內容,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實踐和創新。在信息時代的推動下,信息技術將會成為數學課程教學的主要教學方式。
參考文獻:
[1]蔡庚.信息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課程中的應用設計與案例分析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
[2]徐煒.興趣、規律與操作:初中數學課堂對信息技術的接納點分析[J].數學大世界(上旬),2017(9).
[3]鄭春貴.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課程整合的實踐及探索[J].理科考試研究,2016,23(16):30.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