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永梅
摘 要:為了使教育信息化上新臺階,教師要將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進一步融合,達到提高教育質量的目的。2014年7月,教育部印發了《關于開展2014年度“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的通知,決定在全國全面開展“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在該活動理論與實踐方面初步研究梳理的基礎上,經觀察和實踐,發現農村中小學教師在活動實施中存在一些問題,并提出相關對策,這對解決目前農村中小學教師活動實施現狀存在的問題,對教師應用信息技術教學能力的提高有著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農村中小學;一師一課;活動;思考
一、農村中小學實施“一師一課”活動存在的問題
(一)農村中小學信息化教學基礎設備的投入不足
近年來,國家在基礎教育信息化各方面都進行了大量投入,但是,一些農村學校信息化設備配置仍參差不齊,特別是錄課教室非常緊缺,鄉村學校教師要參加優課評選必須到縣城學校錄課。一些農村學校對現有多媒體設備的維護、更新和升級不夠,以前配備的信息技術設備,由于沒有專業的信息技術教師及時升級、更新和改造,已成廢品急需更換。
(二)農村教師信息素養及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不足
部分農村中小學教師對于應用信息技術融入課堂教學的意識不強,一些學校教師因教育評價方式和升學率的影響,在實際課堂教學中,不重視信息技術的應用,尤其一些學校缺少現代化教學設備,教師就更加缺乏將信息技術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去的主動性[1]。誠然,許多農村中小學教師渴望在教學過程中運用信息技術,但由于信息技術能力的限制,不能較好地將學校有限的硬件設備、信息資源充分引用到課堂教學實踐中。有的教師通過自主學習和培訓獲得了一些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但都是些基礎技能,在實際運用中相差甚遠。
(三)農村中小學教師參與活動的動力不足
“一師一課”活動實施以來,一些農村教師對該活動性質認識不到位,大多老師總是抱著完成任務的心態參與應付,特別是那些沒有被推優的教師(縣區教育局發文分配名額,經各站、校推薦上報的教師,集中參與縣級錄課“曬課”,從中評選推薦“優課”),這些教師所“曬課”幾乎沒有獲獎的希望,以致教師在參與“曬課”的整個活動過程中主動性和積極性發揮得很有限,更談不上深度應用信息化技術進行教學。因而,好多教師的“曬課”來源于網絡,下載的課件、教學設計缺乏精雕細琢,一味地照搬照抄,沒有融入自己的創新和實踐經驗,這就使得此活動的成效不佳,而且大量的網絡空間資源被占據,對于教師學習借鑒而言沒有一點實際
意義。
二、農村中小學實施“一師一課”活動優化策略
(一)高度重視,進一步加大信息化建設力度
“一師一課”活動的成敗,教育信息化建設是前提和基礎,信息技術設施一定要適應教育教學的新常態。所以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高度重視農村中小學信息化建設,積極爭取專項資金和項目支持,緊抓國家“三通兩平臺”建設項目機遇,努力實現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和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高度融合的新突破。其次,加強農村中小學信息技術素養培養和培訓力度。農村中小學一線教師要不斷了解教育信息技術的發展動態,在課堂教學中積極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從而提高教師信息技術素養。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大教師應用信息技術能力方面的培訓力度,既要包括教師運用信息技術教學技術方面的培訓,尤其加強對教師實際操作信息技術方面的培訓,如課件、微課制作等實用性的技術,還要著眼于教師信息素養的培養方面,也要注重信息技術在教學中各學科之間的整合應用,全方位考慮,設置好信息技術培訓課程內容,基礎知識與操作技能并重,強化操作技能的訓練,加入一些較高級的理論知識,滿足不同水平和層次的老師的信息技術需求。再次,信息技術人員的補充也十分必要,尤其是一些偏遠山區學校因缺乏信息技術教師,電教設備無人操作和維護,技術課程開設也無法保障。
(二)轉變思想認識,優化信息資源整合
教師“曬課”其實是一個信息技術與課程資源融合的過程。教師“曬課”不加修飾粗枝大葉,未經許可,將他人成果據為己有。深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這些教師缺失誠信、不負責任、敷衍應付,教師職業操守失位,對于這種行為我們不僅要遏制,還要呼吁廣大教師注意自身形象,珍惜自身聲譽,堅守教師職業操守,對教育懷一顆虔誠之心、對知識有一顆敬畏之心、對學生抱一顆負責之心,認真對待教育教學、潛心研究教學內容、積極準備設計參賽作品,讓大家“曬”出來的課含金量更高[2];二是這些教師資源整合方面的意識不夠強烈,運用信息技術對教育資源進行整合的能力更是普遍較低。而“一師一課”活動的真正目標,是培養教師將優質的數字資源應用到課堂教學中,使教師形成強烈的應用意識和擁有較高的應用能力。資源整合,將信息教育結果可視化,教師“曬課”表面上是教學資源的生成與分享,本質上是教師通過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積極探索信息技術在教學中使用的新模式和新方法,不斷提高自己運用信息化教學的技能與技巧,借助專業水平、教師經驗、信息資源,整合教學智慧,才能使自己的教學設計和課件得到不同程度的優化提升,不斷向“優質數字教育資源”的標準靠近,自己的勞動成果才能發揮更大的價值。“一師一課”實施的終極目標才能逐步實現。
參考文獻:
[1]馬克庫.為“一師一優課”開“藥方”[N].中國教師報,2017-1-11.
[2]王一瓊.一師一優課 且“曬”且珍惜[N].中國教育報,2015-05-26.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