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曉敏
摘 要:在素質教育下,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初中體育教學也開始呈現出多樣化的發展模式。籃球作為一個重要的體育教學方向,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得到普及。通過學習籃球,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還有助于學生協作能力的提高。主要針對初中體育教學中籃球教學實際分析,探索初中體育籃球教學的方法,希望可以為大家提供一些參考建議。
關鍵詞:初中;體育;籃球教學;方法
初中階段正是學生長身體的重要時期。在這一階段,教師不僅要關注理論知識的講解,還需要關注學生身體素質的培養和綜合能力的提升,以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為社會培養出更多高素質的人才。籃球教學作為體育教學的一個重要的方向,對于學生協作能力和身體素質的提升有重要意義。但是,現階段初中體育教學中籃球教學的開展并不是很理想。究其原因,主要存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教師教學方法不當,導致教學相對乏味,學生學習興趣不濃;另一方面,由于學生沒有認識到掌握籃球技能的作用,導致他們不重視籃球的學習,因此,在體育課程中,學習的積極性也不高。
面對這樣的情況,筆者結合自身多年教學經驗分析,認為在初中體育籃球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以下幾種方法進行教學,以轉變教學的不良現狀,提高初中體育籃球教學的質量。
一、提高趣味性是基礎
趣味性是吸引初中生學習籃球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籃球教學中,為學生營造趣味性的教學氛圍,不僅可以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籃球的樂趣,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打下基礎。
為提高趣味性,在初中體育籃球教學中,教師要和學生打好關系,全面引導學生,選擇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方式開展教學。如,教學中可以通過對抗模式開展體育鍛煉,也可以以融入游戲的方式引導學生學習。如果條件允許,還可以帶動學生參與籃球競賽。在多樣化的方式引導中,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讓學生在趣味性的氛圍中喜歡上學習籃球。
二、基礎講解是必須
作為體育教師,在籃球教學中,我們需要理解技術的要領,分析出籃球教學中的核心部分,在課堂中分解體育動作和技能,引導學生掌握籃球動作的要領。
以間接傳球的講解為例,在學習這一部分的時候,大部分學生錯誤地認為這一部分知識太難,自己很難學會。有部分學生會出現手腳不協調、傳動不積極、前沖速度偏大等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是教師講解的關鍵,也是學生學習的關鍵。為轉變這一教學困境,教師需要對基礎動作進行分解,逐一講解,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實踐中,教師可以先組織學生練習如何使用碎步接跨步。在練習中,學生不僅要超越對手,還需要做好之后的傳送準備。通過多次反復練習,可以改善學生籃球訓練的質量。同時,教師需要注意到,這一技術的技巧需要形成一種人追球的形式,讓學生可以在傳球中自然跨步,做好傳球的練習。通過這種模式引導,讓學生勇敢地跨出學習體育知識的第一步,課堂教學的效果也隨之得到提升。
三、差異化教學是關鍵
學生在初中和小學學習的體育知識不同,學生的身體素質也不相同,因此,初中班級中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體育素質都存在著一定的差異。針對不同素質的對象,教學的方法也應不同。在體育籃球教學中,筆者認為教師有必要結合整體分析,差異化引導學生教學,以達到每一名學生都能夠有所得的效果。
如,在訓練階段,很多學生都是通過單手肩上投籃,或者是通過運球急停投籃的方式投籃。針對學生表現出來的這兩種不同情況,教師有必要綜合學生的手法,強調不同動作的規范性,反復引導學生,降低學生出現一些錯誤動作的概率。通過反復引導,關注班級中學生的狀態,引導學生協調動作,滿足學生運球的節奏,從而突破教學中的難點。
在引導方法上面,可以通過學生的特征分析,鼓勵學生兩人一組相互學習。在學生相互探索學習難點的過程中,加深學生對體育知識的理解。如,在學習跨步拿球部分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兩個人配合練習,一人拿球,一人接球。之后,教師再針對學生出現的問題,針對性地指導學生。在學生對練的過程中,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認識,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實踐引導達目標
實踐是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的唯一標準。在初中課堂引導中,教師要盡量采用實戰的方式激發學生,在傳授給學生一些基礎性知識之后,達到幫助學生掌握知識的目的。對于初中生而言,最實用的練習方式就是讓兩個學生組成一個小組,然后讓學生面對面訓練,在相互傳球、拋球、接球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時,為提高學生學習的實踐性,還可以模擬實際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展開干擾性引導學生,以提高實戰的趣味性,繼而調動學生積極性,提升教學的效果。
總而言之,在初中籃球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實際分析,結合趣味性引導、基礎講解、拆教學和實踐引導等方法探索,以提高教學的質量,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徐小林.淺談初中體育籃球教學的訓練方法[J].神州,2017(24):220.
[2]于之琰.淺談如何提升初中籃球課的教學有效性[J].時代教育,2017(22):141.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