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課程是學生學習階段的重要課程之一,數學能力也是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必備的重要能力之一。面對數學課程的重要性,我國教育提出,數學教師必須擺脫初中數學教學課堂目前存在的問題,通過“創新”“變革”構造一個“快樂·高效”的教學課堂,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讓學生在愛與趣味下學習。面對我國教育所提出的新目標,初中數學教師應該積極變革。筆者也將為新常態下初中數學構建“快樂·高效”教學課堂提出意見。
關鍵詞:新常態;初中數學;快樂;高效
數學科目具有本身的特點,它不同于語言類科目具有生動形象的文字描述,也不同于其他科目具有豐富多樣的知識概括。更多的數學是理論和公式、運算和空間,所以學生在學習數學時經常會感到困難和乏味。有些學生學著學著可能就會選擇放棄,導致數學成績遲遲得不到提升。面對這樣的情況,數學教學課堂改革就顯得尤為重要。下文筆者也將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和思考,為教師擺脫教學現狀,建立“快樂·高效”的初中教學課堂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見解。
一、 基于數學科目核心素養視角下進行數學教學
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變革和發展,各個科目的核心素養提出為教師教學提供了方向。數學科目也是如此,數學教師應該基于數學科目核心素養視角下對數學展開教學,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全面學習數學,綜合提高數學能力。
要想在數學科目核心素養視角下進行教學,教師首先要明白數學科目的核心素養是什么。數學核心素養就是指運用數學觀念、數學思維、數學意識來解決數學問題,在面對數學問題時通過不斷的分析、綜合、運算、判斷和體力來完成解決問題,幫助學生在嚴密性、有序性、邏輯性、多樣性下進行數學學習。這樣才能夠提高教師開展數學教學的效率,才能夠使數學課堂有方向,系統化的教學。筆者認為,在數學科目的核心素養視角下開展教學,教師應該注意兩個方面的重點。
(一) 培養數學意識,幫助學生形成“數感”
數學意識的培養有利于學生用數學思維去學習數學,能夠讓學生在“數感”的指導下科學地進行數學學習。數學意識和數學感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學生的對于數學的學習態度,也反映了學生的數學素養,對學生的數學學習有很大的影響作用。教師在教學時應該讓學生下意識地去用數學意識去觀察和解釋事物,找到客觀事物中的數量關系、數據特征等進行分析以將客觀事物與數學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從而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
在初中人教版的教材中,很多知識都側重“圖文并茂”,如在學習七年級下冊的二元一次方程組時,教材所提供的情境就是“籃球賽”通過籃球賽來讓那個學生設置兩個未知數,從而引入教學。這也就是生活中的數學,所以教師可以把握住這樣的教材特點,讓學生去生活中觀察數學,問一問學生籃球賽的積分依靠什么,如果不確定勝負,是否要用兩個未知數表示等,以讓學生用數學思維去看待生活知識,從而解決數學問題。
(二) 培養探究能力,幫助學生探究“數學”
探究精神是學生在學習數學時必須要有的一種精神,只有在疑惑和探究的推動下學生才有動力去學習數學,所以教師要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幫助學生在興趣的驅使下學習數學。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時要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巧設疑問讓學生進行探究,學生才會在激勵下解答數學疑問,提高自己解決數學問題、探究數學問題的能力。
二、 采用多元化教學方法構建豐富數學課堂
要想在高效、快樂下開展數學教學課堂,教師就必須擺脫單一教學方法的影響。單一的教學方法也就是“按本宣讀”式教學方法只會形成“滿堂灌”的授課情景,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得不到提高,更是在被迫下進行知識學習,又何談效率和快樂呢。所以教師要此阿勇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構建豐富的數學課堂。筆者認為,以下兩種方法非常適合初中數學教學課堂。
(一) 小組合作教學法
顧名思義,小組合作教學法也就是教師將學生按照優化組合的方式分為不同的小組,并且設置相應的數學問題讓學生進討論和研究的教學方式。該種教學方式能夠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能夠讓學生在自我學習和探究下解決問題,既符合數學科目的特點又能夠激發學生自主性和積極性。教師在使用該種教學方法于數學教學課堂時,要注意發揮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調動自己的主導地位,對學生的問題討論進行及時的監督和指導,以確保學生的討論是沿著正確的方向進行。
當然,并不是任何教學知識點都適合學生進行小組自我探討學習。如在學習八年級上冊的《整式的乘法和因式分解》知識時,學生對其概念和公式都不了解,教師讓學生進行自我討論只會造成學生學習時間的浪費。但在學習《軸對稱》知識時,教師就可以下發不同的圖片讓學生通過研究圖片來找到其特點所在,并且讓學生小組討論相同的物品有什么,這樣既可以讓學生自我學習軸對稱知識點,又可以讓學生在討論中找到軸對稱的關鍵,以達到教學的目的。
(二) 游戲教學法
初中階段的學生處于剛剛擺脫懵懂,對任何事情都存有一定的好奇和積極性的階段。教師要把握住這個階段學生的特點開展游戲教學法進行教學,既讓學生在快樂和輕松下進行學習,又達到教學目的。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開展《幾何圖形的初步》認知課程,教師將學生分為三個大組,為學生傳遞畫紙。每個學生只能畫一筆,要求畫出一個房子。學生在一人一筆下可以構造出,門、窗、把手等,這都是由線組成的,教師通過展示學生的成果讓學生找到自己畫的房子中的幾何圖形,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完成了游戲,又為知識教學做好了鋪墊。
當然,還有很多的教學方法都可以利用與數學教學課堂如微課教學法、分層教學法、情景模擬教學法等教學方法。這就需要初中教師深入挖掘教材,找到其關聯點,為學生構造一個豐富趣味的數學學習課堂。
三、 從課堂評價到個人評價的全面完善
單一的評價模式不僅不適應教育要求需要也不符合學生成長需要,所以教師要轉變教學評價模式,完善評價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和積極性。
(一) 課堂評價模式完善
過去大多數教師會以是否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和學生的課堂學習成果來評價一節課,這不僅使課堂的趣味性喪失,而且使教師的授課成了機械式的任務式授課,課堂效果可想而知。所以教師要完善課堂評價模式,從多角度評價一節課的教學質量。教師既要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基礎上評價課堂,又要從學生參與度、課堂活躍度、師生配合度等多角度來評價課堂,這樣課堂評價才是綜合、具體的,教師的課堂改進也才有方向。
(二) 個人評價模式完善
受應試教育影響,很多教師會把學生的學習成績錯誤地當成評價的標準,導致很多學習成績不太好的學生逐步喪失了學習自信心。所以教師要完善個人評價模式,讓學生的綜合性、多面性得到教師的尊重。教師要善于發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并且從學生在學習的態度、方法、成績等多角度去評價學生,讓學生得到認可和支持,從而在自信下進行數學學習。
總之,教師要想建立一個“高效·快樂”的初中數學教學課堂,那么實現教學改革就非常必要。數學教師要從觀念、方法、態度上實現創新,積極與時俱進,為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完成教學任務而不斷努力。
參考文獻:
[1]王榮寶.談快樂高效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構建[J].文理導航(中旬),2015(10).
[2]孫開明.高效性、探究性、快樂性的課堂教學——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J].課程教育研究,2017(22).
[3]石瑸琿.淺談初中數學快樂高效課堂教學策略[J].學周刊,2018(04).
[4]錢軍.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策略[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7(10).
作者簡介:
陳錦源,廣東省云浮市,廣東云浮羅定中學城東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