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麗 趙麗娜 李晶
摘要:應用型本科院校正處于轉型發展的階段,如何通過創新創業教育體現辦學特色,突出專業優勢更是其所面臨的重大機遇與挑戰。因此,應用型本科院校與企業深度合作,讓企業參與人才培養建設,采取“工學結合,校企共培”的模式,將企業引進來,成為現在應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教學改革的主要趨勢。
關鍵詞:建筑學 創新 課程體系 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19-0034-02
一、“工學結合,校企共培”的建筑學專業創新實踐教學體系構建意義
建筑學專業作為建筑行業中的重點專業,其重要地位一直頗受重視。在近年的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中顯示:建筑學專業,無論是就業率還是畢業生月收入均名列前茅,也成為大學生就業的首選專業。在國民經濟的發展、社會市場的繁榮、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居住環境需求水平的提高等諸多因素影響下,社會和企業在對崗位的需求上越來越重視專業人才的綜合能力,作為培養應用型技術人才的本科院校,要遵循社會和企業的發展需求,引企入校,科學制訂人才培養目標,設置專業課程,完善教學體系,更新教學手段,形成具有專業特色的適應應用型本科院校發展的專業教學模式,強化實踐技能培養,與區域發展和社會、企業需求接軌,為行業企業培養具有較強的職業能力和創造能力的“應用型”建筑人才。
二、“工學結合,校企共培”的建筑學專業創新實踐教學體系改革措施
應用型本科院校“工學結合,校企共培”的建筑學專業創新實踐教學體系改革,需要校企雙方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資源,實現建筑學人才的共培共育。利用現有的學院在建筑行業企業建立的校外實訓基地,以及引入校內的與多家企業共建的校內實訓基地,針對眾多企業對創新型建筑學專業人才的共同需求制訂相應的人才培養方案,特別是針對相關實踐教學環節,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體系改革,整合現有教育資源,分模塊進行實踐教學。
(一)滲透企業文化,注重文化育人
(1)建立微信公眾號,與合作企業共同整合其當前實際項目案例,每周一例,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對專業的認知,通過隱性教育,提高學生對專業學習的興趣。
(2)以定期與不定期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建筑專家進校園”活動。由行業企業專家深入學院開展專題講座,面對面與學生進行交流,為學生答疑解惑,使其對建筑學的前途充滿信心和斗志,從而鞭策學生扎實理論基礎,為后續實踐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
(3)組織小學期,參觀考察正定古城等優秀建筑文化遺產以及合作企業已竣工的建筑項目,加強建筑風景寫生,培養學生豐厚的美學素養和功底,為后期建筑設計積累文化內涵。
(二)完善藍圖項目教學,構建建筑模型
(1)完善藍圖教學法,將建筑結構、建筑物理等專業課程實驗項目與企業建筑藍圖有機結合。比如在基礎學習中,將藍圖與CAD、PS、3DMAX、SKETCH UP等軟件課相結合,從基礎課程就開始學習藍圖,再到后面的專業課時藍圖項目作為案例,這樣學生不僅完成基本的專業技能學習,而且層層深入了解一本藍圖整體的繪制過程和設計流程。“藍圖項目教學”的教學模式,把實際工程圖紙引入課堂,通過教師出示學習目標、呈現背景材料、提供策略、歸納總結、小結評價等一系列教學活動,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開展明確目標、帶疑學習、合作交流、整合知識、操作、自評,并將所學知識與實際工程圖紙相結合,從而使學習活動由枯燥的理論學習向職業技能培養發展。
(2)構建建筑模型,深化建筑設計。將《建筑設計1》分為住宅設計和幼兒園設計兩個模塊。根據企業實際的居住區設計項目,制定居住區內住宅和幼兒園項目任務書,作為建筑設計1的結課作業。企業全程參與學生教育教學實踐,從方案初稿,一次評圖、二次評圖、完成圖紙,到學生作出實體模型,由行業企業專家與專業教師全程共同參與評價,并進行最終方案答辯,培養學生方案表達能力。
(三)改革評價模式,增加實踐考核
建立科學靈活的教學評價體系,靈活學分制教學,加強實踐創新評價模塊。根據新課程的要求,由重卷面分數向重能力轉變;由重學科知識、課本知識向重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和心理素質轉變;由統一教授向重個性發展轉變。學校實行開放辦學,加強與社會各界的合作,整合資源,創造條件為學校培養人才服務;加強學校內部之間的溝通,相互配合,資源共享;要轉變教室就是課堂的觀念,充分利用校內外自然環境、實驗室、科技園、實踐基地等為實踐教學服務。
三、“工學結合,校企共培”的建筑學專業創新實踐教學體系改革成效
我院為了培養與企業崗位接軌的高素質高能力的建筑行業技術型人才,尋求優質的企業資源,創新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并在這一年的研究中取得了不錯的成果。
(1)“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教師與企業共同參與科研課題研究,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培養“雙師型”教師團隊。通過“內培”“外引”相結合的方式積極推進建筑學專業“雙師雙能”型教師隊伍的建設。在保證理論教學質量的同時,積極鼓勵教師利用業余時間考取相關職業證書。為提高教師實踐操作技能,先后選派12名教師利用假期時間到企業一線參加社會實踐。現已完成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隊工程新建項目設計、邯鄲涉縣東山綠色建筑示范區方案及施工圖設計、趙縣財富雅苑樣板區景觀方案及施工圖設計等建筑設計項目9項。
(2)實現引企入校,校企共培。我院建筑學專業教學體系建設和教學方法都有了很大的改革與創新。我院與弘宇建筑設計院、大成設計院等知名企業單位簽訂企業共培的合作協議。聘請設計院技術能力較強和實踐經驗豐富的設計師為學生講授建筑設計類的課程及畢業設計指導。企業為學生提供實習實訓崗位,將課堂從教室搬到企業,做到了將理論與實踐相融合。
(3)形成以創新創業為主導的新課標。充分考慮企業崗位需求變化,以有利于建筑學專業學生應用性和創新能力培養作為核心目標。由企業參與制訂建筑學專業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及課程標準;課程設置方面以工學結合為切入點,建設以建筑設計課程為核心的課程體系,并且所有的教學環節以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和創造能力為目標。在具體的課程設置上,根據課程性質劃分為通識教育課、設計類課程、理論類課程、美學修養與人文素質課程、建筑技術類課程、實踐類課程六個課程群,形成以通識教育課為基礎,建筑設計為核心,建筑理論和技術為支撐,結合實踐,滲透美學和人文知識的課程體系。
除此之外,我院還舉辦了建筑大師進校園活動,邀請了7名河北省知名的建筑大師參加建筑學專業學生作品評價指導會。大師分別對學生的建筑設計方案、課題設計、建筑寫生、畢業設計等進行了細致的審閱和點評。學生就建筑師職業生涯規劃問題與大師進行了面對面交流,同學們受益匪淺,對建筑職業生涯規劃有了一定的了解,從而能在今后職業方向的選擇中有明確的路線和計劃。
參考文獻:
[1]張俊,許磊,牛建濤.“工學結合、校企共培”三級人才培養平臺在染整技術專業教學實踐中的探索與應用[J].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5(7):181-183.
[2]姜立婷.建筑學專業課程體系的建構與創新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7(8):86-88.
[3]張琦,金玉然,宋偉.“創新創業”引領下的課程體系和實踐教學體系研究——以遼寧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為例[J].高教學刊,2016(14):11-12.
責任編輯:張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