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琳 趙福華
摘 要:職業教育在整個教育體系中具有獨立地位,理清職業教育在整個社會發展、經濟發展、人的發展中的應然功能,對我國職業教育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職業教育具有強大的反推動力。隨著現代質量觀念和社會對技術技能人才需求的變化,過去的質量保障體系必然被質量保證體系所取代,質量監控與評價必然轉向診斷與改進,質量管理必然提升為質量治理,從而激發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內生動力、升華質量文化,“質量保證”也就自然成為今后掀起高等職業教育質量變革的時代標志。
關鍵詞:高等職業教育;問題;困難
1高等職業教育的問題分析
雖然,在目前的發展過程中,高等職業教育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是其自身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影響到其積極作用的發揮。高等職業教育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理念以及教育理念雖然都有了一定的進步,但是到目前為止,在我國很多地區還存在著對教育的積極性認識不足的觀念。這些觀念的存在,使一部分本應該接受高等職業教育的學生提前步入到社會生活中,造成了我國受高等職業教育人數比例偏低;第二,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分為多個組成部分,各個部分的教育水平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很難對教育的發展進行較為統一的管理,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整體教育水平的提高;第三,在目前高等職業院校教育開展的過程中,很多學校的課程設置以及專業課程的學習先進性較差,不能緊跟時代發展的需求,使很多學生學到的知識已經落后于經濟發展的需求,使學習的效果大大下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們接受高等職業教育的積極性。
近二十幾年來,我國的高等職業技術院校的規模迅速擴大,但是在辦學質量和辦學效益上存在著極大的問題。目前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發展理念、課程設置還是相對落后的,多數高等職業技術院校的課程設置仍然是以理論知識為主,并沒有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很多高職的教師是從普通高等院校調配過來并且沒有企業實戰經驗,因此在課程教學上采用的仍然是以學科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注重知識的傳授而忽視基礎理論與技能訓練的關系,學生缺少實踐的經驗因此在畢業之后沒有辦法滿足市場的需求,就業遇到極大的困難。為此我們應擴大 “雙師型”的教師隊伍,深刻認識到沒有高素質高技能的教師,就不能培養出實用型應用人才。由于中國社會一直存在鄙夷體力勞動和“學而優則仕”的陳腐觀念,人們對于職業教育重要作用的認識并不深刻;或者認識到了職業教育重要性及職業教育重要地位,也了解技術技能人才對整個社會所起的作用,但由于積習已久的這種觀念,仍然認為職業教育屬于一種“低層次教育”“二流教育”“末流教育”。中等職業教育是考不上高中人的“收留所”,高等職業教育是考不上大學人的“避難處”,將來他們就業擇業必然低人一等,這是職業教育的“低層次觀”;還存在一種“淡化觀”,即認為職業教育開設的目的只是為了緩解高中階段升學難、高等教育階段就業難的現狀,學生、學校本身基礎就差,所以職業教育本身不重要。
2當前職業教育發展路徑
2.1引導社會轉變觀念,對職業教育“高看一眼,厚愛一分”,提升勞動者地位
當前人們對職業教育的歧視,實質上是對勞動、技術、技能的一種變相歧視。人們為何不愿意選擇去職業技術學院學習一門技術,將來以此謀生。中國社科院根據各階層占有的資源(組織資源、經濟資源、文化資源)將中國社會劃分為十大階層,其中屬于職業教育所代表的專業技術人員階層處于第四大階層、產業工人階層處于第八大階層、農村技術勞動者屬于第九階層。專業技術人員地位屬于中上階層,其人才培養不僅依靠在校學習,更需要到實際工作情景中進行幾年甚至幾十年的職業訓練,但仍然與管理者、經理、私營業主等階層有一定的差距;產業工人階層、農村技術勞動人員更是處在社會底層,也難怪有人會說職業教育畢業證書其 實就是通往 底 層社會的“通行證”。形成這一觀念離不開中國幾千年來“官本位”思想,“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讀書做官自古以來就是教 育 受教育人所 追求的目標,“百工”“魯班”這樣的卓越匠人也只能被視為社會底層。今天,我們必須要重視職業教育?!拔覀儾粌H需要愛因斯坦,也需要魯班。”社會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知者創物,巧者述之、守之”。我們要明確認識到,職業教育不是通向“社會底層”的通行證,相反,職業教育能在扶貧攻堅中發揮重要的作用。技以謀身,我們對職業教育要“高看一眼,厚愛一分”。同時,要提高技術勞動者的地位,提高他們各種資源的占有率,這也是對其地位尊重的一種體現。
2.2改變傳統的職業教育教學方法,實施校企合作與工學結合
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校企合作的涵義是學校和企業作為教育教學的共同體,并且以企業為核心,實現產業與專業、職業崗位的完美對接。傳統意義上的職業教育教學的方法是以教師課堂為中心,但是這不利于學生應用能力的養成,沒有發揮職業教育教學的特色。因此,學校和企業應該共同創辦校企共同體,讓學生根據興趣以及未來職業規劃發展需要自由選擇企業進行實習。為此,學校應尋找多個合作企業作為學生的實訓基地,在校企合作的教學模式中同時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當然,從長遠來看,企業同時也是校企合作的受益者,因為在知識經濟迅速發展的時代技術知識更新飛快,一些企業的管理人員很難招聘到滿足其條件的畢業生,有了校企合作,企業可以培訓其專業核心知識傳播其企業文化,為將來的企業招聘做人才儲備。這樣一來,一是大大減少了企業招聘難的問題,二是對滿足了高職教育的內在要求。校企合作要想獲得最大的效益,實現學校與企業真正的共贏互惠,就必須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學校與企業應該共同確立培養目標。高等職業院校的教育具有很強的職業針對性,因此,學校和企業應該在滿足國家層次培養目標的基礎上,近一步制定針對性的培養目標,在這方面,企業擁有最大的發言權,學校應該配合企業促進學生的發展。比如,學生在畢業之后應該達到什么樣的技術要求,考取到什么樣的職業資格證,達到一種什么樣的素質要求等,學校都應該與企業共同確立。第二,校企共建 “雙師型”師資隊伍。大多數高職院校的教師是從普通高等院校調配出來的,他們具有非常扎實的理論功底,但是極少數教師有基地培訓經驗,為此,學校應加大獎懲機制,鼓勵教師去企業學習與發展,提高教師進行實踐的興趣,企業應該與學校聯合起來,加大高職院校教師與企業 “能工巧匠”的交流與合作,學習掌握最新的生產工藝與技術,增強教師的實踐經驗以及應用型的意識。使教師不僅能夠依據市場以及企業的需求培養學生,更重要的是具有超前和引領的意識,以及洞察和把握未來人才市場的發展趨勢,而不僅僅是跟在市場后面亦步亦趨。
結束語
我國的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經歷了近幾十年的發展之后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市場需求量擴大,政府扶持力度變強,已經使得職業技術教育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但是以市場為導向的高職教育理念薄弱、社會認可度不高以及職業技術教育沒有形成獨立的教育體系等問題仍然存在。為此我們要確立以能力為本位的指導思想實施校企合作與工學結合,吸收發達國家的職業教育經驗,將高等職業技術教育邁上新的臺階。以上內容就當前高等職業教育面臨的問題與困難進行了分析。
參考文獻
[1]楊紅荃,夏雪薇.比較視野中的高等職業教育經費投入研究[J].職教論壇,2017(34):65-73.
[2]任占營,童衛軍.高等職業教育生均撥款制度實施困境與對策探析[J].中國高教研究,2017(08):101-105.
[3]王俊杰.高等職業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基本定位及其實踐路徑[J].中國高教研究,2017(06):104-110.
[4]陳衍,郭珊,徐夢佳.高等職業教育也需要加強“雙一流”建設[J].中國高等教育,2017(12):40-42.
[5]王繼元.高等職業教育領域中產教融合研究的元分析[J].職教論壇,2017(03):26-31.
(作者單位:新疆昌吉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