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愛屏
摘 要:考試焦慮作為一種特殊及復雜的情緒反應,普遍存在于學生當中。據調查,初中生重度考試焦慮的現象已很嚴重,達到25.56%以上,對其學業成績以及身心健康都產生了諸多不良影響。體育活動是身體活動的一種主要形式,不僅能使個體在身體活動中體會到運動對身體形態、運動機能的良好功效,還能使人在活動中相互交往,建立友誼,宣泄壓力,是治療亞健康狀態的最積極、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關鍵詞:初三學生;考試焦慮;體育活動;干預
一、問題提出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中學生所接觸到的信息成倍增長,特別是近幾年,人際交往途徑逐漸轉向電子產品,據不完全統計,現在的中學生80%以上都在用微信,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看朋友圈、發微信、瀏覽新聞、玩游戲等。節假日更多的時間都用在電腦、手機上了。如此一來,學生與外界的直接接觸急劇減少,許多應該在實踐中獲得的經驗與體驗都來自別人、來自網絡,導致他們對自己的認知更加不明確,心理承受能力越來越差,自我調節能力嚴重不足。初中生又恰恰處于青春期,外貌、行為模式、自我意識、人際交往與情緒特點、人生觀等,都脫離了兒童的特征而逐漸成熟起來,更為接近成人。這些迅速的變化,如果不能及時調節和適應,會使少年產生困擾、自卑、不安、焦慮等心理問題,甚至產生不良行為。
考試是學生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且相當敏感的一項學習檢測。考試焦慮是一種負性情緒,特指由于考試帶來的緊張狀態。很多學者都做過數據統計,證實考試前學生普遍存在考試焦慮現象,出現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適感。多項研究表明,過度的考試焦慮不僅會影響學生成績,乃至認知過程,更有甚者會危害學生的身心健康。
二、調查、干預與分析
本文對全體初三學生進行考試焦慮問卷調查。所使用的調查量表是考試焦慮量表(Test Anxiety Inventory簡稱TAI),由美國心理學家Spielberger編制,是目前眾多的考試焦慮量表中使用最廣泛,同時也是最有效的。TAI屬于自評量表,共20條項目。對本校192名初三學生進行了調查,剔除12份無效問卷或廢卷,有效問卷是180份,其中男生96,女生84。
由于初中生所處的時期比較特殊:青春期,生理與心理發育不同步、心理發育相對滯后,用腦較為過度。干預方案主要就是采用不同的體育活動,體力與腦力相結合。體育活動是身體活動的一種主要形式,不僅能使個體在身體活動中體會到運動對身體形態、運動機能的良好功效,還能使人在活動中相互交往,建立友誼,宣泄壓力,是治療亞健康最積極、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我們可以通過不同體育活動方式來減輕初中生的考試焦慮程度。
運動項目的開設,是采用集體隔網對抗類活動、集體非對抗類活動、集體對抗類活動、個人非對抗類活動四種運動方式。根據學校自身條件及學生選擇情況,開設排球、跳繩、籃球、健美操四類。一周四次活動,每次30分鐘,利用課外活動時間進行,有老師參與,以保證達到中等強度。
經過八周的體育實驗干預,實驗前后初三學生男、女考試焦慮程度有明顯變化。所有數據利用數理統計法進行分析統計,采用spss17社會統計學軟件對實驗前后的數據進行配對樣本t檢驗,以檢驗實驗前后被試對象考試焦慮水平的差異結果。
從表1可以看出,實驗前考試焦慮偏低的人數,男生比女生少近一半。重試考試焦慮的人數,女生比男生多三分之一不止。可以得出結論,實驗前后,初三學生考試焦慮水平男生具有顯著差異性,女生考試焦慮水平比男生高;考試焦慮偏低男生比女生數量上少,程度更低;中度考試焦慮男、女生區別不明顯;重度考試焦慮男生比女生數量少,但分散程度更大。
表2顯示,實驗后男生考試焦慮偏低的人數明顯增多近一半,中度考試焦慮人數維持不變,重度考試焦慮人數也顯著減少。
表3顯示,實驗后女生考試焦慮偏低的人數明顯增多,超過一半,中度考試焦慮人數略有減少,重度考試焦慮人數也顯著減少。
從表2、表3中可以看出,考試焦慮的得分實驗前后,考試焦慮偏低、中度考試焦慮、重度考試焦慮差異具有顯著性意義(p<0.001)。男生重度考試焦慮降低幅度高于女生。
三、結論
在初三學生中考試焦慮現象較為普遍,其中重度考試焦慮男生約為18.75%,女生約為33.33%,女生重度考試焦慮人數明顯多于男生。經過有規律的、一定強度的體育活動干預,考試焦慮水平明顯下降,其中重度考試焦慮人數,男生由18.75%變為6.25%,女生由33.33%變為23.81%,體育活動對重度考試焦慮的影響力方面,男生大于女生。
考試焦慮作為一種特殊及復雜的情緒反應,理論上說,只要有考試,就有可能存在考試焦慮。心理學研究表明,考試焦慮是后天“習得”的,是可逆的,可改變的。我們要充分利用體育活動這種有效手段,幫助學生在學習生涯中輕松、高效地發揮自己的水平,有一個快樂、充實的初中生活。
參考文獻:
[1]徐恩秀.初三、高三學生考試焦慮狀況調查研究[J].現代教育科學,2006(6):24-26.
[2]高磊.《體育活動結合考試焦慮團體輔導手冊》的編制及其初步應用[D].云南師范大學,2016.
[3]張守偉,姜立嘉.不同運動項目、運動方式對高考學生考試焦慮影響的實驗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0(26).
[4]林新霞.心理輔導結合運動鍛煉對大學生焦慮情緒的影響效果研究[J].中外醫療,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