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主要以探究初中語文教學與班主任工作的和諧互益為重點進行分析,從初中語文教學與班主任管理結合的有效措施、初中語文教學對班主任管理的促進作用這兩方面進行深入探索,主要目的在于豐富班主任管理班級的方法,加強班級管理效率。
關鍵詞:初中語文;班主任管理;有效性
因初中階段正是學生樹立三觀的主要階段,班主任需對班級內部學生進行正確引導,才能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受教育改革影響,當前各個學校皆加大了素質教育力度,基于素質教育背景下,將語文教學工作同班主任管理工作相結合,不僅能夠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還能增強學生道德素質。所以,有必要針對初中語文教學與班主任工作的融合進行全面分析,具體如下。
一、初中語文教學與班主任工作融合的有效方法
1.通過誦讀課文來增強學生思想道德
學生的思想道德一般都是在成長階段所形成的,其同學生日后的思想道德水平有直接影響。所以,需要在初中教育階段,給予學生三觀樹立與思想道德建設高度重視。在實際教學中,除了政治課之外,還能通過誦讀語文經典文章的方式,提升初中生的語言基礎,使初中生意識到在課文中所體現的道德水平與良好行為的實效性,從而在自身學習與誦讀過程中形成良好習慣,以及加強學生思想道德水平。比如在學習語文部編版七年級下冊《木蘭詩》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反復誦讀其中的經典段落,從而使學生在誦讀的過程中領會木蘭保家衛國的熱情、勇敢善良的品質和英勇無畏的精神。另外,在誦讀的基礎上,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談一談自身對保家衛國的認識。利用此種教學模式,不僅能夠提升學生語文知識掌握能力,還能使學生的思想道德得以提升。
2.同班會相結合展開語文教學工作
初中階段的學生,具有較強的表現力、求知欲、好奇心。身為班主任,可以合理利用初中生此特點,通過開展主題班會的方法來推動語文教學工作。當前,絕大多數班級都會每周開展一次主題班會,這么做的主要目的是為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主題班會的方式對語文知識點進行教學,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熱情。班主任在開展主題班會時,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成語接龍、古詩詞背誦等活動,為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水平提供有利
條件。
二、初中語文教學對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實際作用
1.小組教學法有利于學生增強團隊合作意識
初中語文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活動時,可以將學生分為多個小組,以此來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知識點的熱情。利用此種方法不但能夠提高初中生語文成績,還能使學生在小組討論中感受到團隊合作的優勢以及樂趣。另外還能使每位小組成員意識到自身的責任與義務,為了集體榮譽而奮進。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教育與管理時,比較偏向理論,初中生在實際理解時時常出現偏差。通過合理利用小組學習的教學方法能夠切實使學生領悟教師所闡述的互幫互助以及友愛等意義,對推動班主任道德教育工作具有積極作用。
2.引用經典文章有利于學生增強思想道德水平
在初中語文部編版教材中有諸多經典文章,比如《富貴不能淫》《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以及《魚我所欲也》等經典文章。這類文章皆體現了我國傳統文化思想與為人處世的正確方式。教師在課堂中講解《魚我所欲也》這篇課文時,可以引導學生“人就應該保持善良的本性,加強平時的修養及教育,不做有悖禮儀的事”,以此來使學生塑造良好的三觀,增強學生品德與修養。再比如教師在講解葉圣陶的《蘇州園林》這一課時,教師通過利用多媒體向學生播放一些與園林相關的圖片,使學生感受來自于蘇州園林的美,語文教師可以通過該篇課文培養學生愛護自然生態的意識,若是損害周遭環境,世界就不會再存在像蘇州園林如此美的景色,以此來激發學生愛護家園的理念。當班主任在展開思想道德教育時,語文教師能夠合理利用上述內容,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為日后健康成長奠定堅實基礎。
3.通過借助語文教學掌握學生心理動態
語文是一門比較基礎性的學科,其中包含的內容比較多,如朗誦、閱讀、寫作等。而語文教師能夠通過引導學生寫作、閱讀以及朗誦過程中了解學生的內心變化以及日常生活狀況。特別是通過語文作業中的讀后感與日記等,更能使教師深入到學生的內心,全面地掌握學生,而這些正是班主任要完成的工作。身為班主任需要對學生的思想變化與心理波動充分掌握,才能切實走到學生內心中,進而有效開展日常管理工作。所以,語文教師擔任班級的管理者,有利于掌握學生思想理念。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在一個叛逆的階段,若是所展開的教育同其所需不符,勢必會適得其反,影響學生道德素質的培養。
綜上所述,初中班主任在學生情感價值觀建設與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上皆具有重要作用。從語言基礎、同學生接觸的時間以及溝通交流的方面來分析初中語文教師擔任班主任的優勢,從通過誦讀課文來增強學生思想道德、同班會相結合展開語文教學工作等方式,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質量與班主任管理效率。最后通過增強團隊合作意識、增強思想道德水平、掌握學生心理動態這三點來分析初中語文教學對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實際作用。
參考文獻:
鐘鳴.淺談農村學校語文教學中的困擾[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2,9(9):72.
作者簡介:黃文婷(1972.2.12—),1990.6畢業于晉城師范,1990.7—1993.8就職于澤州縣大興中學,1993.9—1995.6在晉城市教育學院脫產進修,1995.7—至今,就職于晉城市第十中學,2003.6自考山西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