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穩定是前提,安全是核心。隨著社會轉型節奏加快,傳統的中小學安全教育已經跟不上轉型期復雜環境的變化趨勢。切實培養和提高中小學生的安全意識,不但需要政府相關部門及社會各方面各階層、學校、家庭等積極地協調與互助,落實各項防范措施,盡量避免或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培養中小學生的防范自救意識和能力。
關鍵詞:中小學生;安全意識;教育;管理;防范措施
一、辨清內容,明確目標,樹立意識要全面
安全是指主觀層面不感到恐懼與不適,客觀層面不受到威脅與傷害的狀態。安全意識是人們總體的認識和評價安全問題的心理狀態,它反映了人們在對待安全問題時的道德觀念和認知水
平,也體現了人們的某些行為習慣。中小學生安全意識則是中小學生對外在事物和內在心理狀態進行的安全方面的感性認識和理性評判,也是一種出于安全考慮的戒備和警覺的心理狀態。
對于中小學而言,安全意識主要包括生命安全意識、道路交通安全意識、財產安全意識、食品衛生安全意識、安全用水用電意識、消防安全意識、心理安全意識、刑事案件安全意識、治安事件安全意識、網絡安全意識、自然災害安全意識、國家安全意識等。
影響中小學生安全意識強弱的主要因素,一是主觀層面認識與判別危險的能力,這是客觀環境作用于中小學生心理的結果,二是客觀層面對安全的需要,也就是中小學生對客觀環境的認識作用于實踐并做出行為選擇的過程。所以,中小學安全教育必須以全面而深刻的安全大局觀念為綱,結合社會和時代的發展特點,認清形勢,明確目標,對中小學生進行安全意識教育,指導他們了解掌握安全知識和安全技能。
二、認清現狀,分析問題,提高意識有依據
(一)形勢依然嚴峻,意識還需提高
近幾年,隨著立法工作的不斷完善,安全系統工程的引入,中小學安全意識逐漸從被動解決上升為主動預防,步入本質安全化管理階段。我國中小學安全意識得到不斷強化。但是,由于中小學生年齡還小,心理不成熟,對很多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對于一些很危險的事也要嘗試一下;或者是有的學生平時只知道學習,是典型的“書呆子”,對平時一些安全防護知識比較缺乏,當危險來臨時,沒有應對措施和保護自己的策略。
從教育部匯總的數據來看,近幾年中小學生安全事故發生率明顯下降,但與往年同期相比,死亡人數上升了5%,受傷人數上升了47%,交通、溺水和刑事案件為事故主要類型,其中因學生安全意識淡薄造成的事故占45%左右。
(二)問題頗多,思考也深
1.宏觀管理粗,經費投入少
從總體分析,我國現行的關于中小學生安全的法律法規大多屬于部門或行業規章,法律約束效力不高,執行的強制力不夠,尤其在前期預防方面的規定相對簡單,對自護方法缺少具體指導。和國外教育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教育上的經費投入占GDP比例較低,只是4%左右,用于安全教育的經費則更少,這直接影響了中學生安全教育的實效性。
2.聯動不夠緊,合力作用小
很多人誤認為學校教育是學生受教育的核心,安全教育應由學校來完成。在這種觀念之下,社會相關部門、社會人士就很少參與到學校的安全教育中,更不會主動關心中小學生的安全意識和安全問題。在家庭教育中,一些家長因為忙而忽略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還有一些家長本就缺乏安全意識和安全知識,他們無力從生活的細節中發現安全問題,更無法為孩子提供適時而必要的安全教育,有些家長的某些做法恰與學校教育背道而馳,例如,不少家長帶著孩子闖紅燈的現象就經常出現,這就導致一些學生存在知行不一的現象。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和學生個體行為存在脫節,必然嚴重影響中小學生安全意識的提高。
三、挖掘資源,多方合力,增強意識重實效
(一)政府宏觀管理要到位
加快校園安全立法工作,使中學生安全教育有法可依,以法律特有的強制性、權威性來規范校園安全管理行為,加強對中學生的安全教育。加大對教育經費投入,保障中學生安全教育的實施;協同多部門和機構,如公安部門、工商和質檢部門、食品衛生管理部門、消防部門等,加強對中學生安全教育工作管理。
(二)學校發揮主力作用
重視安全教育,消除錯誤認識,營造積極進取的校園安全文化。制定理論與實踐并重的安全教育課程體系,完善安全教育內容,改進安全教育開展方式,不但要經常宣講,而且要把安全意識、安全責任、安全知識與安全技能培訓相結合。加強專職教師隊伍建設,提升教師安全教育素質。
(三)家庭社會合理促進
學校及相關部門要定期對家長進行安全教育培訓,使家長具備相應的安全知識與安全技能,讓他們能夠有能力擔負起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的重擔。在日常的具體生活中,家長要嚴格要求自己,除了利用口頭說教外,更多的要通過實實在在的行動來影響孩子。另外,提高中小學生安全意識,需要加強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之間的聯系,這樣才能保證中學生安全教育在時空上的銜接、方向上的一致。
切實提高和增強中小學生的安全意識,需要全社會的努力。政府要從宏觀上為學校安全教育提供政策、制度、法律及資金方面的保障。學校要落實具體的責任,通過知識傳授、實踐演練等方式提高學生安全意識,培養自救能力。家長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社會其他部門和機構要為培養中小學生安全意識創造良好環境,促進安全文化的建設??傊岣咧行W生安全意識,既是政府、學校和家長的責任和義務,也是全社會應該共同關注的重點。
參考文獻:
[1]孫玉.校園安全問題及對策研究[D].吉林大學,2005.
[2]楊旭.校園安全管理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7.
[3]鄒文弢.中小學校安全管理研究初探[D].江西師范大學,2004.
作者簡介:張積云,性別:男,出生年月:1964年9月,籍貫:甘肅省武威市,民族:漢,學歷:本科,職稱:中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數學,單位:甘肅省武威市天祝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