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治鑫 鐘立楠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步伐不斷向前邁進,當代的教育對老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老師在教學上如何能夠創新,取得突破也突顯得越來越重要。在課堂上,老師既要完成教學任務,傳授知識,又要引起學生的興趣,引發學生思考,讓自己的課堂別具特色,這不僅考驗老師的基本功和駕馭課堂的能力,更是考驗教師對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選擇與運用,因此,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教學特色的體現也逐漸變得越來越重要。
關鍵詞:教學特色;高中數學;課堂教學
作為高中數學老師,已經10年有余,通過自己的經驗和總結,我認為教學特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衡量,分別是:教學內容與目標的實現、教法的選擇和學法的指導以及課后的教學反思。下面結合本人的一堂公開課“函數y=Asin(ωx+?準)(A>0,ω>0)的圖象”來說明一下我的教學特色:
一、教學內容與目標的實現
一節成功的課,老師不僅要精心做好教學設計,并能在實際課堂教學中順利完成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這需要老師充分了解新課標內容,深入研究教材,分析教材,處理教材,從而能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順利完成本節課的教學。
例如:“函數y=Asin(ωx+?準)(A>0,ω>0)的圖象”一課,它的內容在三角函數一章,甚至在整個高中階段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我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通過本節課的學習,理解并掌握A、ω、?準的意義,給出周期、頻率、相位、初相等概念,分析了它們對函數y=sinx圖象的影響。
2.進一步讓學生體會數學的嚴密性,培養學生從特殊到一般,從一般到特殊的辨正思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
二、教法的選擇和學法的指導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也是課堂的主人,老師是課堂的“導演”,教學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和調控者。老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出最符合學生需要的教學過程,學生能夠在老師的組織引導下積極思考,主動探索,合作交流。正如:我所帶班級的學生是文科班,大多數的學生都比較靦腆,不善于主動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根據我的班級的這種情況,我在本節課中:設計了以“觀察—探究—交流—歸納”為主線的教學過程,通過“創設情境—直觀演示—啟發引導”的方式進行教學,具體教學過程如下:
1.情景導入
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可以見到很多種波的存在,如自然界中的水波、聲波、電磁波等,像類似這樣的簡諧運動我們隨處可見,比如,彈簧振子的運動,請同學們看大屏幕,觀察其時間和位移的圖象,思考這樣的圖象與我們學過的哪種函數圖象類似呢?想好了請大聲回答!
生:正弦函數圖象。
2.合作探究
3.鞏固練習,學以致用。
4.課堂小結,布置作業。
三、教學反思
上完每一節課,老師都應該有教學反思,現在的課堂教學不再是按計劃完成教學任務,而應該是在完成教學后的針對課堂發現的問題,反映學生情況所得到的教學感悟。在本節課后,我做了如下幾點反思:
1.根據學生的不同層次,重新整理教材,對課本的內容順序進行了相應的調整。通過把y=sinx→y=Asin(ωx+?準)新知構建到舊知識y=x2→y=ax2+bx+c,利用建構主義教學原理來教學。
2.重視學生問題探究意識和能力的培養,考慮學生的個性差異和發展層次,盡量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
3.課堂教學全過程就是對本節課所授知識點的擴散、積累、深化,使學生不斷形成數學觀念,不斷提高數學素養,不斷形成數學體驗。
一堂好課,一堂成功的課,不是看它的熱鬧程度,而在于老師和學生的收獲,老師的收獲在于教學技能的提高,而學生的收獲則是掌握所應學習的實實在在的內容。
作者簡介:宋治鑫(1983—),女,吉林省安圖縣人。
鐘立楠(1982—),女,博士,吉林省扶余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代數拓撲、數學教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