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亮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整體水平的不斷進步以及發展,新課程的改革也隨之在不斷地進行當中。在初中政治的教學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分別來源于教師、學生以及教學的過程等。從不同的角度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問題的原因進行綜合性的分析,在此之上提出相應的優化措施,在解決問題的基礎上,對于初中的政治教學進行全面的優化,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并以此提高初中政治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政治;教學質量;有效提高;策略
在初中課程的學習過程中,政治課程作為一門幫助學生了解現實社會以及當今世界的課程,對于學生的識見提升具有很大的幫助。同時,在學生學習政治課程的過程中,由于馬克思主義哲學觀念的正確引導,學生能夠在此框架上初步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其中包括關鍵的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因此,初中政治的學習對于學生的成長以及綜合素質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一、目前初中政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足
由于初中的政治學習內容所涉及的范圍較為廣泛,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這些教學的內容與實際的問題之間缺少足夠的直接聯系,尤其是面對一些哲學問題的學習,由于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相對有限,不能對于課程中所出現的哲學內容進行透徹的理解,從而導致學習興趣的下降。由于在初中政治課程的學習過程中,由于在初中的課程體系中,政治的課程內容并非作為最主要的課程之一,對于政治的考核難度有限,學生的重視程度不足。
2.教師的教學觀念需要改進
在初中階段的學習過程中,由于政治課程所涉及的內容較為廣泛,教師需要結合教學的大綱,對于課程內容進行積極的提煉以及分析,以此完成課堂教學。在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師對于學生的學習主體性重視不足,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對于課程的內容采取講授的方式,對于學生的接受程度以及實際的接受能力沒有進行具體的考慮,師生間缺乏足夠的交流。
3.教學模式的創新不足
由于在初中政治的學習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模式多采取傳統的教學方法,沒有應用新的教學觀念,積極地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其中對于學生的思考啟發程度不足。在許多學校的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對于多媒體教學等現代教學手段的應用也相對不足。
二、初中教學的優化措施
1.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初中政治的學習過程中,需要對于政治的學習目的予以明確,從而對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加以激發。初中政治的學習,主要是為了能夠培養學生正確的思想觀念,其中包括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在觀念的培養過程中,形成與思想觀念相對應的行為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學習以及生活。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對這些教學目的進行具體的闡述,并用問題式的引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對于學生的生活實際加以聯系,根據實際的生活內容進行問題的引導,使學生提出關于思考世界、思考人生的有關問題,教師據此給出具體的解決策略,并將對應這一策略的具體原理介紹給學生,使得學生能夠對問題的理解更加的深入,也對思品課堂知識在實際生活中所發揮的作用有所了解,從而能夠增進對思品課學習的興趣。
2.改變教師的教學觀念
在初中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由于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思想認識觀念以及學習認知的基礎,在政治的學習過程中,能夠產生自我的想法,教師需要對于這些學生所產生的想法給予充分的引導以及尊重。在新課改的教育理念中,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受到了廣大教育工作者的積極接受,在初中政治的學習過程中,教師也需要對學生主體性的地位予以充分的肯定。在教學的過程中,為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可以采用小組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在這樣的學習模式中,使學生能夠具有充足的實踐以及空間對于自我的思考內容進行積極的表達。同時,學習主體地位的確立,有利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發揮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習成績的提升,并提升實際的學習能力。
3.提升政治教師的教學素質與能力
對于一名合格的初中政治教師,應該具有良好的知識素養與品德修養,先進的與時代發展同步的思想觀念,才能正確地引導學生合理科學地形成自己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才能達到課堂的有效性。因此,一定要加強政治教師的思想道德水平,提高自身的素質,注重自身能力的增強。另外要轉變其陳舊的教學觀念,改善教學方法。在教師的培養方面,學校要加大力度,對政治教師要定期的培訓,適應時代的潮流,才能形成全新的思維,更好地為學生
服務。
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改變初中生政治課堂的學習現狀,提高課堂有效性的道路任重而道遠。中學政治教師作為學生的引路人,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必須采取有效科學的教學方式,緊跟時代的腳步,努力提升自己的素養,完善教學,培養人才。
參考文獻:
[1]牟倫華.實現新課改下初中政治創新教學的策略分析[J].赤子(中旬),2014(4).
[2]李醒.淺談初中政治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現代農村科技,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