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明劍
摘 要:數學與其他科目最大的區別就在于具有獨特的抽象性,初中生目前還處在抽象思維的建立和形成階段,這就導致學生在學習初中數學的時候,會產生一種天然的畏難心理。針對這種情況,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就需要將教學的一部分重點放在學生對數學興趣的培養上,這樣才能克服害怕心理。把學習數學變成一種愛好,主動地在學習過程中投入精力和時間,這樣學生才能在學習中體會到樂趣。因此,教師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善于利用興趣教學的優點,引導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興趣
教學方式要與時俱進,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推陳出新,用最優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學習。中學數學教學內容具有抽象性,并且運用廣泛,所以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數學科目的特點,在教授知識點的同時,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促進學生的個人發展。而初中數學目前就存在只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老師按照課本的內容給學生上課,一方面課堂氛圍不活躍,另一方面學生學習的效果也不盡如人意。而數學成績的不理想只是學生目前所面臨的問題,更嚴重的將會影響學生今后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如果在初中階段沒有對數學的學習產生興趣,那么會給將來高中乃至大學的數學學習帶來巨大阻礙。由此可見,初中數學興趣教學尤為重要。初中數學興趣教學的途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改變教師本位教學思路,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以往的初中數學的教學思路是整堂課都是由授課教師在講臺上講授,而學生只作為接受者,并沒有成為課堂的參與者,特別是初中生面臨著升學的壓力,而數學又作為分值高的科目,所以很多授課教師為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把整堂課都用來講授知識,希望能讓學生記住更多的知識點;但結果卻事與愿違,老師講的再多,學生的數學成績進步的并不明顯。新課改后,要求老師要在課堂中積極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把課堂還給學生,因為只有老師改變以往的教師本位思想,讓學生參與到數學教學過程中,由接受者變成參與者,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有了興趣,才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進而提升學習成績。
二、運用多媒體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
多媒體教學可以為學生創造豐富多彩、圖文并茂、人際互動的學習模式,學生可以利用多媒體的特性模擬現實情境,提高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其興趣,培養學生對構建數學問題進行解答、運用,并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從而相互促進。
三、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為數學興趣教學奠定基礎
初中學生因為年齡的獨特性,好奇心比較強,對一切事物都有很強的好奇心,而數學本身具有很強的邏輯思維的特性,數學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就要思考怎么運用數學本身的獨特性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當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有了好奇心后,就能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數學知識與生活息息相關,老師要引導學生從生活中抽象出數學問題,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從而激發其學習、探索的欲望。比如在初二上學期學習三角形和一次函數知識點時,因為三角函數一般用輔助線來解題,老師可以讓學生上講臺講解一道題的方法,其他學生可以提出另外的解題方法,這樣一來,可以改變課堂上老師灌輸的模式,讓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互動,增加他們的動手和發言的機會,提高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改變了以往死記硬背的教學模式,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也更加透徹。所以老師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要善于設計一些適合中學生自己探討的問題和模式,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思維能力,體驗到數學學習帶來的快樂。
四、開展課后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參與度和積極性
通常情況下,在一節知識點學完之后,大部分老師都會以布置課后作業作為鞏固加強本節知識點的途徑,老師往往會忽略了在課后開展一些課后活動的方式來方便學生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與運用。形式多樣的課后活動有非常大的作用,一方面它讓死板的初中數學課堂變得有生機,另一方面也通過活動這種方式,吸引學生的關注度,讓學生在壓力較小的環境中學習,這對于培養學生的探索創造求知能力非常有幫助。此外,初中生好勝心理強,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好勝心理強的特性引入競爭機制,對表現好的學生予以一定的鼓勵和獎勵。比如在本節知識點學完之后,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按照本節知識點提相應的問題,然后由其他組來解答,最后由教師根據小組的表現來對其進行評價,當有同學對本節知識點提出疑問時,也可以由其他同學先為其解答。通過轉換教學課堂角色,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可以側面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和榮譽感、成就感,從而對初中數學產生興趣,提高數學成績。
參考文獻:
[1]蔡其清.初中數學興趣教學法新探[J].教書育人,2011(19):96.
[2]陳開明.讓興趣有力牽引學生在學海上乘風破浪:新課程背景下的初中數學興趣教學[J].考試周刊,2011(8).
[3]劉金海.在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和激發學習興趣[J].考試周刊,2009(25).
[4]高衛衛.論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興趣教學法”[J].中國校外教育,2011(7).
[5]倪淵.淺談數學教學中的“問題情境”[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