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丹丹
[提要] 兒童繪本逐漸受到國內“80”、“90”一代年輕父母的追捧。國內繪本市場潛力巨大,但同時也存在國外繪本“壟斷”、國內原創繪本創新乏力等問題。而鄰國日本不僅動漫產業發達,繪本產業鏈開發也較為完善。研究日本繪本產業的發展,對探索中國繪本產業化道路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同時,在我國大力推進文化產業發展的大背景下,對兒童文學產業的發展方向與政策具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兒童繪本;原創;人才;推廣
中圖分類號:G114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8年8月30日
目前,國內繪本主要引進國外居多,其中日本繪本占據市場份額較大。以日本繪本之父松居直為首的繪畫家們創下了《桃太郎》、《畢普的蝴蝶》等許多繪本神話。此外,宮西達也的霸王龍系列繪本在“80”、“90”一代家長中受眾較多。在此形勢下使得國內原創繪本產業發展受限,市場潛力大卻缺少有競爭力作品。因此,筆者通過對國內繪本產業現狀分析,參考日本成功案例,通過舉例、對比論證等方法,論證國內原創繪本的崛起需要多方之間的協調來達到合作共贏,不只是致力于繪本市場的開拓,還需在人才梯隊的建設、繪本推廣的多樣性等方面由政策來引導加大投入。
繪本又叫“圖畫書”,這一詞來自日本對英文“Picture Book”的翻譯。內容是繪圖與文字的組合。高質量圖文的繪本,對培養兒童的認知能力、言語溝通能力、想象創造力、社交等方面都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比起純文字,孩子更容易喜歡上有圖畫的繪本。
近年來,學前教育被日益重視,許多新生代父母都比較重視兒童早期教育。在0~6歲這個心無旁騖需要培養認知能力的時期,能培養多元智能的繪本成為家長的閱讀首選。對于被繪本中精美圖案吸引的孩子來說這是一種本能的好奇心的驅使。在亞洲,日本是繪本大國,有著比較成熟的繪本發展歷史。在國內兒童繪本館里,那些深受孩子們喜愛的如《永遠永遠愛你》、《好餓的小蛇》等經典繪本長年位居排行榜前列。
(一)日本政府重視繪本發展。二戰結束日本開始進行國內改革,在經濟復蘇的同時,日本也更加重視兒童教育的發展。日本大量引進、翻譯歐美繪本,這為日本繪本創作帶來了新的形式與內容。日本有專門的“兒童讀書日”定在4月23日;日本在各地圖書館里設立了專門供孩子閱讀的兒童閱覽室。此外,政府還通過講談社繪本新人獎、赤鳥插畫獎、小學館繪畫等獎項的設立來鼓勵繪本的創作。其中,中江夫婦創作的《可愛的鼠小弟》獲得日本圖書館協會繪本友好獎、厚生省兒童福祉文化獎等獎項。此外,繪本作家們也以專業的繪本創作團隊形式使繪本品牌化、產業化。
(二)繪本的推廣形式多樣。日本繪畫家們在創作繪本的同時也不忘堅持繪本的推廣工作。著名繪畫家宮西達也幾乎走遍了日本的各個角落,向家長和孩子普及有關繪本的知識。日本圖書館除了收錄許多經典繪本,還致力于舉辦親子讀書會以及有關兒童的話劇表演、閱讀講座、電影等活動。通過這些活動不僅增進了親子之間的距離,同時也使家長明白如何引導孩子閱讀也是一門學問。這正好契合了寓教于樂的理念,對兒童早期認知能力的培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繪本的編輯思想和理念。優秀的繪本出自優秀的繪畫創作者之手。日本“繪本之父”松居直自1956創辦了《兒童之友》。在兒童繪本編輯出版方針中,他指出選題要站在兒童的視角,能愉悅孩子心靈并能啟發孩子好奇心。畫家赤羽吉末在初期創作兒童繪本時走訪體驗了中國內蒙古等地,感受當地的文化氛圍,從中國傳統的民間故事提取素材,同時還受到中國的傳統文化皮影、水墨畫的啟發,結合日本的文化國情在繪本的圖畫色彩、內容故事的基礎上著筆創作了許多優秀的作品,如取材于內蒙古的《蘇和的白馬》。日本繪本不光是在編輯思想上高要求,其創作也是依靠專業編輯團隊力量來完成的。各司其職、分工明確,這也許是中國新“松居直”們所應該思考并借鑒的創作理念。
(四)專業的兒童讀物出版社。在日本,有很多專注于兒童讀物的出版社,以白楊社、福音社、童心社等為主要代表。其中,創建于1947年的白楊社規模較大、歷史也較長。兒童繪本不應該只是一時的暢銷書,而應該成為一種長青藤書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為他們提供健康穩固的營養輸入。
(一)市場潛力大,但仍需進一步培育。隨著“80”、“90”一代對學前教育的重視,繪本市場陸續在一線,甚至在二三線城市被打開。據統計,2017年中國圖書零售市場總規模為803.2億元,較2016年的701.2億元同比增長14.55%。其中,少兒類圖書占零售市場的1/3。網上書店渠道成為市場增長的主要推動力,較2016年實體書店實現2.33%的同比增速,可見這一代對繪本的貢獻率。即使這樣狹隘的消費觀依然存在,在老一輩或經濟能力不足的家長看來,字數不多但價格不菲的繪本不值得購買;或者購買盜版書,這一點集中于網絡銷售,繪本處于盜版批發銷售狀態。知識產權是反哺文化產業發展的,若做不到,產業依然得不到良性發展。
(二)引進外版仍然占主導。在出版的兒童繪本中,引進版依然占銷售主導,約占市場份額的90%。據媒體報道,目前全球銷量前10名的童書幾乎均已被引入國內。這些繪本因多年的市場積淀給予了國內出版社豐厚的經濟回報。對于出版社而言,相較于費時費力地建立合作關系和渠道以及對國內原創繪本新人的前期投入,他們更愿意通過購買版權這種高效快速的辦法來達到高效盈利的目的。長此以往,出版社在只需做好翻譯和裝幀的工作,就會有銷量保證的情況下,很少挖掘國內需要時間長、投入資金多的原創繪本作品。由此看來,國內的出版市場潛力雖強卻缺乏有競爭力的作品,原創繪本要想占據一席之地仍然面臨巨大的挑戰。
(三)國內繪本質量普遍不高且缺乏有效的繪本人才孵化機制。就目前國內的兒童繪本而言,較過去的原創繪本數量雖有所增加,但是在內容上講究刻板的知識教育性和實用性,缺乏對孩子內心情感的捕捉,不適合幼兒閱讀。
相較于日本許多關于數理化的繪本,國內繪本就有點相形見絀了。國內獲大獎的繪本多集中在人文領域,偏離自然生命科學知識的軌道,而反觀日本在豐富性上做得更好。國內對繪本的產業發展政策依然呈現綱領性,尤其在人才培養和原創繪本創作專業化上缺乏引導和培育。一本高質量繪本的成形需要文字故事創作、插畫制作以及出版編輯三個角色的磨合及其扎實的專業素養。這意味著建設人才梯隊和專業的團隊創作編輯是首要前提。
(四)專業出版社亟待穩固化。現在國內專注兒童繪本的出版社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著名的有蒲蒲蘭、信宜文化、蒲公英等出版社。其中,2011年蒲公英獲年度桂冠童書評選繪本童書獎,享譽較高。但是,相較于對于繪本已經形成一個穩固的商業循環的國外來說,國內這一點小小成就不足以驕傲。出版社做大做強還需各方面的資源整合,形成穩固的產業鏈。因此,使繪本品牌化以及建立專業兒童讀物出版社是目前市場亟待解決的。
(五)繪本形式推廣的創新性。在繪本推廣方面,除了借鑒日本各種傳統形式的推廣,還提倡政策的導向與商業模式的創新。即開發繪本閱讀的附加值,例如很多成功的繪本閱讀課程的整合提升、線上課程的開發等;利用App平臺的閱讀廣播、教授視頻等媒介,實現聽繪本、賞繪本。將分散的繪本創作成為優秀的聚合池,實現將繪本閱讀這塊大蛋糕做大做精致。
鑒于國外繪本占國內繪本市場份額巨大,尤其是日本幾乎占據整個亞洲繪本市場,這讓本土的原創繪本舉步維艱。參考日本的繪本史提出如下建議:
(一)國家積極推進文化產業政策系統化以及培養專業人才梯隊建設,為國內原創繪本提供良性競爭的環境。政府需加強政策引導和培育,如從繪本創作獎勵機制到銷售市場良性競爭等。
(二)各出版社加強合作,實現資源共享。繪本創作三巨頭實現良性磨合,豐富繪本內容,將繪本產業鏈穩固化,使繪本精致化、美學化。
(三)繪本推廣形式創新。有效利用各大互聯網平臺,增加繪本閱讀附加值。
主要參考文獻:
[1]韓麗萍.日本經典兒童繪本國內暢銷的啟示[J].編輯之友,2013(6).
[2]李穎清,譚旭東.論日本繪本的發展歷程[J].中國出版社,2010(11).
[3]王穎.日本兒童繪本帶來的啟示[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6,27(22).
[4]王川.日本繪本出版的歷史鏡像、現實境遇及其啟示[J].科技與出版,2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