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佳楠
[摘 要] 基于新型商貿流通業發展模式,分析傳統商貿流通業與現代商貿流通業的區別,具體表現為價值鏈主導模式轉變、交易方式轉變和流通組織邊界模糊化。互聯網技術和互聯網金融是“互聯網+商貿流通業”的新特征和動力支持,互聯網提供的新信息技術,不僅使流通成本降低,還可以使流通效率快速提升。互聯網金融能夠為流通組織拓展融資渠道和業務模式,從而提升企業績效。為保障商貿流通業持續發展,結合“互聯網+商貿流通業”的發展趨勢,提出發展流通價值鏈競合組織、擴大跨平臺商貿聯合流通組織、推進線上線下融合模式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 互聯網;商貿流通業新特征;新型商貿流通業對策
[中圖分類號] F7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6043(2018)10-0048-02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傳統商貿流通業開始受居民消費習慣改變、高昂人工費用和租金成本等因素制約。為打破其發展阻礙,推進商貿流通業轉型升級,打造“互聯網+商貿流通業”模式勢在必行。這種新型發展模式改變了傳統商貿流通業價值鏈主導模式和交易方式,使得現代流通組織邊界模糊化,解決了流通產業發展面臨的高成本、低效率等問題。基于以上分析,可以認為互聯網技術和互聯網金融是拓展商貿流通業流通渠道及融資渠道、降低流通費用、提高流通效率的新動力。同時,為促使商貿流通業能夠持續發展,提出發展流通價值鏈競合組織、擴大跨平臺商貿聯合流通組織、推進線上線下融合模式發展的對策。
一、互聯網商貿流通與傳統商貿流通的區別
(一)價值鏈主導模式的轉變
傳統商貿流通業中,流通組織存在于社會再生產過程,即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的每個節點中,流通價值鏈也因此產生。傳統商貿流通業受物質資源匱乏、科學技術水平落后和信息技術水平較低等因素制約,其發展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運輸成本較高、運輸效率低下等問題,因此,傳統商貿流通價值鏈以供給為主導。隨著互聯網迅速崛起,其與商貿流通業的融合發展,使商貿流通業發生了顛覆性的改變。處于社會再生產模式中的流通組織逐漸虛擬化,特別是分配和交換環節的作用逐漸被弱化,其組織職能由虛擬流通組織承接。在互聯網作用下,流通價值鏈中的企業能夠迅速捕捉消費者需求信息,解決市場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消費者逐漸成為流通價值鏈的中心。所以互聯網背景下,商貿流通業由供給主導的價值鏈轉變為需求主導的價值鏈。
(二)交易方式的轉變
在傳統商貿流通業中,隨著社會分工不斷細化、交通運輸逐漸發達,流通產業基本形成,并以此為基礎,在流通渠道中形成眾多規模大小不一的交易市場,但存在流通成本高、交易費用大等問題。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傳統交易方式面臨新的挑戰,為適應外部流通環境的改變,傳統交易方式勢必要進行自我改革,現代商貿流通交易方式因此產生。在互聯網技術支持下,流通組織能夠有效獲得消費者信息,消費者也獲得市場議價能力并成為價值鏈中心,經濟市場由“賣方市場”轉變為“買方市場”,使得商品價格基本由市場供求情況決定。因此,現代交易方式與傳統交易方式相比,能夠極大降低流通成本和交易費用,從形式上顛覆了傳統流通業的發展方式。
(三)流通組織邊界模糊化
在傳統流通價值鏈中,生產商、供應商、銷售商等流通組織間受到信息不對稱、流通成本較高等因素的限制,組織業務沒有重疊關系,而具有明顯的界限。傳統商貿流通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打破了其發展阻礙。具體表現在:實體流通組織將一部分甚至全部業務轉移至電商平臺,生產商、供應商可以直接與客戶商洽,直接了解客戶需求,無形中替代了傳統流通價值鏈中處于交換與分配節點的流通組織職能,這拓展了業務渠道,擴大了經營規模,單位邊際成本產品銷售額逐步增加,而處于分配與交換職能的實體流通組織逐漸被市場弱化,因此現代商貿流通組織邊界逐漸模糊化。
二、互聯網背景商貿流通業發展的新特征
(一)互聯網技術支持
互聯網已經成為現代產業發展不可或缺重要生產要素之一,是現代流通產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其與傳統生產要素(勞動力、土地、資本、企業家才能)結合能夠極大的提高企業生產效率、提高企業產品性能和服務質量。互聯網囊括大數據、云計算、數據挖掘等新一代信息科技,這是新時代全新的生產要素,通過大數據獲取消費者需求信息,運用云計算、數據挖掘等方法進行數據分析,能夠有效捕獲市場有效需求信息,使流通組織在價值鏈中獲取更多的超額價值。互聯網提供的新信息技術,已經改變了傳統商貿流通業價值鏈、促使新的交易方式產生、改變了流通組織經營方式,是整個流通產業進行改革的重要動力支持,目前流通行業已經大量獲得流通成本降低、流通效率快速提升所帶來的超額利潤。
(二)互聯網金融崛起
互聯網的迅速崛起,大部分流通組織已經從實體經營轉向虛擬經營,使得實體流通組織的市場占有率下降,同時伴隨著市場準入門檻的降低,一些小型流通組織逐漸進入行業內,加劇了商貿流通行業內部的競爭。互聯網金融的興起,能夠為流通組織拓展融資渠道和業務模式,是發展流通組織的新特征和新途徑。例如,在流通業中最早興起的物流金融,能夠提供金融服務和物流服務一體式創新型服務,服務內容主要包括:物流傳輸、流通加工、流通融資、評估、審核、監督、資產管理、金融咨詢等。這使得價值鏈中流通組織不僅可以提供高性能產品、高質量服務和高附加值物流,還可以為客戶提供金融咨詢服務,從而直接提升流通組織在供給價值鏈中的業務和企業績效。因此,互聯網金融是推動商貿流通業演進的典型特征和重要動力。
三、互聯網背景下發展商貿流通業的對策選擇
(一)大力發展價值鏈中競合流通組織
從前述中得知,傳統商貿流通業受到制約因素的作用,供給者成為流通價值鏈的主導者,其競爭模式為單個流通組織間的競爭。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消費者成為市場主導者,同時,商貿流通業中伴隨著激烈的行業內競爭關系,流通組織所獲價值增值受到威脅。因此,為獲取更多流通價值增值,需要供給價值鏈中具有競爭優勢的流通組織形成共謀組織,也就是價值鏈中競合流通組織,以此為基礎建立長期合作與競爭的關系。建立競合流通組織的優勢在于,通過互聯網技術分享,一方面學習核心企業的知識和技術,完善企業發展規劃與管理制度,降低行業內激烈競爭給流通組織發展帶來的負面影響;另一方面分攤流通組織獲取市場信息、創新生產技術、學習知識所投入的費用,同時分享物流信息,提升流通效率,最終使得流通組織在消費者主導的市場中持續發展并獲得價值增值。
(二)擴大跨平臺商貿聯合流通組織的建立
互聯網背景下,流通組織的發展面臨一系列挑戰,建立跨平臺商貿聯合流通組織是解決其發展面臨制約因素的必經途徑。跨平臺商貿聯合流通組織的建立是指不同地區與行業的流通組織通過虛擬網絡建立聯合流通組織。建立商貿聯合組織優勢在于能夠將流通組織發展中遇見的問題與障礙,通過信息共享平臺得以快速的解決,并不斷提升產品質量,提高流通組織創新能力。這種新型的跨平臺聯合流通組織的特征具體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打破了傳統流通組織與互聯網的界限,使互聯網技術滲透至流通價值鏈中的每一個環節,使得跨平臺聯合流通組織能夠快速高效獲得消費者需求信息,消費者需求也將不再受到地區、時間等因素的限制。另一方面,跨平臺商貿聯合流通組織的建立,有助于建立信息共享平臺,每個流通組織能夠在信息平臺中分享所獲得的消費者需求信息、物流信息、產品信息等,能夠有效解決物流運輸擁堵、產品性能低端等問題。所以,商貿聯合流通組織能夠打破傳統商貿流通業的壁壘,有效提升每個流通組織的核心競爭力、產品性能和服務質量,這是建立商貿聯合流通組織重要意義所在。
(三)推進線上線下融合模式的發展
互聯網背景下,電子商務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一部分流通業將其業務全部轉移至電子商務領域,通過信息共享平臺的作用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另一部分實體流通企業,也在不斷借助互聯網技術向智能化倉儲、信息化企業轉型。但是,在流通業競爭愈來愈激烈的當下,推進流通組織建立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模式才是促進其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目前,零售業是商貿流通產業中發展線上線下融合模式最成熟的,其中有以蘇寧易購為代表的“電商+店商”模式和以京東為代表的“電商+便利店”模式。借鑒零售業中發展比較成熟的線上線下融合模式,逐漸推廣至整個流通產業的發展。在線上,流通組織能夠通過電子商務平臺發布其商品展示信息以吸引顧客,拓展其業務發展渠道,同時及時向消費者反饋商品倉儲以及物流情況,在保證商品性能的基礎上保障服務質量。在線下,流通組織一方面可以滿足顧客對產品的實體體驗,保證顧客對產品性能能有真實、多方位的了解,另一方面,流通組織需要分析從線上獲取的產品銷售、消費者需求和消費者滿意度等數據,及時調整企業產品生產計劃、重新規劃產品生產方案和制定流通組織戰略規劃等。
[參考文獻]
[1]郭宇.“互聯網+”時代重塑我國商貿流通業的探討[J].商業經濟研究,2016(8):26-28.
[2]郝大江,黎映宸.集聚效應、配置效率與區域經濟增長——主體功能區建設的理論探索[J].河北經貿大學學報,2014,35(4):65-70.
[3]謝莉娟.互聯網時代的流通組織重構——供應鏈逆向整合視角[J].中國工業經濟,2015(4):44-56.
[4]劉濤.我國“互聯網+流通產業”發展的突出問題及建議[J].經濟縱橫,2016(9):47-52.
[5]郝大江,張榮.要素稟賦、集聚效應與經濟增長動力轉換[J].經濟學家,2018(1):41-49.
[責任編輯:史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