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肖肖
(寧波市寧??h桃源街道回浦小學,浙江 寧波 315600)
關鍵字:小學數學;問題解決;策略
所謂“問題解決”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教學策略,在教學活動中以問題為載體,學生通過對問題的獨立鉆研從而真正參與知識的產生和獲取的全過程,從而強化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問題解決的策略能否成效,學生的個體差異有一定的影響。很多孩子的數學思維很難與生活問題掛鉤,已學的數學知識與生活問題形成障礙,導致面對問題時束手無策。
部分數學教師在教學解決問題時常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一味追求問題“類型化”,忽視隱性知識的教學,導致學生解決問題時方法單一,沒有創新意識;另外,還可能僅僅停留在解法的指導上,只關注有限的時間里教授更多的知識,而沒有從學生的心理特點、認知水平等方面思考。
問題的設計師數學問題解決教學的關鍵,好的問題設計能啟發思維,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教師不應該簡單地“給出”問題,而應該通過各種方法使學生迫切地想獲得新的知識來解決這一問題。這樣才能充分調到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感應到數學學習活動是有意義的。在平時創設問題情境時還可以將教學內容設計成與生活經驗相聯系并具有趣味性、挑戰性的問題,激發學生的思考動機,使學生在“樂”中學。
新課標倡導的“問題解決”模式是讓學生充分經歷數學解決問題的過程,真正提高問題解決能力。
1.聯系實際生活,讓學生意識到數學源于生活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讓學生意識到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讓學生學有價值的數學,創造性地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在教學五年級上冊《小數乘整數》時,引用熟知的生活情境“買風箏”創設情境,學生發現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買3個這樣的風箏一共是多少錢呢?
讓學生感受數學的實用性,同時豐富學生生活經驗,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積極性。
2.從課外實踐中拓寬學生視野
可以拓寬學生學習的視野,讓他們走出課堂,留心生活,關注社會,自我發掘數學知識。根據學生實際,布置調查、觀察類的練習活動。例如在平時的教學中布置一些研究課題:
(1)、親身感受400米圍起來的操場面積大約是1公頃。
(2)、某精品商店國慶節時衣服的打折情況。
(3)、銀行存款中利率、本金、利息之間的關系等等。
1.總結規律策略
總結規律是數學問題解決中最常見最有效的方法。遇到復雜問題時可以化繁為簡。通過對簡單特殊的情況進行分析,尋求一般規律,再用一般規律去解決問題。如“兩個點可以連成一條線段,那么n個點可以連成幾條線段?”學生初次接觸很難入手,這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探究簡單的數學問題入手:3個點可以連成3條線段,4個點可以連成6條線段,從而推廣到一般情況,n個點可以連成n×(n-1)÷2
2.逆映射策略
逆映射策略是處理數學問題的比較普遍方法。當解決問題甲有困難時,可以借助適當的映射,從而解決問題。

案例:一個酒瓶里面高30厘米,底面直徑8厘米,瓶里有酒高10厘米,把酒瓶倒置時如圖所示,你能算出酒瓶的容積是多少嗎?
這是一題等積變形的題型,由于瓶子是不規則圖形,如果用常規的思路是無法解決的,那該怎么辦呢?教師在教學時應該引導學生抓住不變的量,酒瓶和酒的體積是不變的。由此可知設法求出規則圖形的空余體積,這題就迎刃而解了。

3.作圖策略
小學生因為認知的局限性,對于符號運算有些難度,再加上題目信息量大使得題目更加難解,而“畫圖策略”在分數百分數解決問題以及空間圖形等領域都有很大的優勢,讓他們在紙上涂涂畫畫可以開闊思路,幫助他們尋求問題的答案。
4.列方程策略
還有一類逆向思維的數學題,如果用方程思想解答,可以讓數學問題朝著順向發展,大大降低了難度。

《兩個未知數的和倍問題》
其實,小學數學問題解決策略還有很多很多,如果能恰當合理地運用一定會給人一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頓挫感。其實,它們之間既存在著緊密的依存關系,又有相對獨立,關鍵是抓住“問題解決”策略的本質,以學生的發展為主體,課堂教學與生活緊密聯系,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勇于開拓創新,才能不斷地增強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有效地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