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天晏
【關鍵詞】 初中班主任;素養;管理藝術
【中圖分類號】 G63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12—0029—01
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靈魂,是班級學生的引導者和組織者,學生在心理健康、品德修養以及價值觀形成等方面均受到班主任的強烈影響。初中階段是學生形成世界觀、價值觀以及學習知識的關鍵時期,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需要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以及自身的管理經驗,采取相應的管理教育措施,使學生能夠很好地融入班級日常生活和學習中。通過良好的班級管理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豐富學生知識,為其樹立正確科學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初中班主任應具備的基本素養
1. 要有淡泊名利的崇高境界。初中階段的班主任每天面對的管理群體是正處于青春發育期的青少年,這一年齡層次的學生開始有自己的想法并處于叛逆階段,思想很容易被影響,而作為班級引導者的班主任,其日常工作已經十分瑣碎,再加上學生的叛逆很容易影響到自身的工作心情。因此,班主任在管理班級中要樹立正確的利益觀,不能為了一己私利而影響到整個班級的氛圍和風氣,這就需要班主任加強自身的思想改造,明白班主任工作崗位的職責。
2. 要有先進的教育理念。先進的教育理念是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工作的核心,對班主任在管理工作具有有效的引導作用。這里所指的先進教育理念是需要初中班主任具備有獻身教育事業的崇高信念,而在具體工作中,班主任要加強對《教師法》以及《教育法》中所涵蓋的一系列政策法規有一定的了解和學習,并能夠轉化為教育工作的精神動力。
3. 要有整體發展的觀念。班主任管理工作要想取得實際效果,其管理方式必須要結合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在管理中懂得揚長避短、取長補短,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學生都能通過有效管理得到全面發展。優秀的班級管理者要有大局整體觀念,在班級管理中將學生凝聚成一個團體,以建設一支優秀的班級隊伍為目標,促進班級學生之間的相互團結,在良好的班級氛圍中促進學生學習能力、人際交往能力以及其他能力的全面發展。
4. 要有多元化智能教育。初中階段的學生其心理還未健全,尤其體現在受挫折能力和適應能力上,這一階段的學生意志力不夠堅定,但又極度渴望能夠加入社會實踐并表現自己,其心理特征之間存在一定的矛盾性。在個性張揚的階段,一些稍顯落后的學生很容易出現自卑等負面心理,這一心理的產生對其今后的學習和生活將會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因此,初中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要善于發現和觀察每一位學生身上的優缺點,對于一些落后的學生要進行心理引導,用合適的方法去激發這類學生身上的潛力,通過不斷的引導和促進,幫助他們找回自信。
二、初中班主任應具有的管理藝術
1. 發揮好班干部作用。在一個班級中,班干部是協助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重要幫手,無論是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班干部對于學生的了解程度都高于班主任。因此,班主任要想清楚了解班級每一位學生的實際情況,就必須發揮好班干部的作用,同時注重班干部的選拔,實現學生的自治管理。發揮班干部在班級中的帶頭作用和情況調查作用,方便班主任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有效管理。班干部也屬于班級學生群體中的一員,班干部的管理工作是實現學生自我管理的有效途徑。
2. 班級管理制度化。班級作為學校中的一個小集體,也需要相應的管理制度去約束日常行為。在管理制度方面也分為成文制度和非成文制度。成文制度是指一些常規的管理制度,而非成文制度主要是指班級的風氣、氛圍和習慣等。加強班級的成文化管理制度,有利于約束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能起到一定的強制性作用,而班級的非成文制度也是一種軟性的管理制度,在風氣、習慣、氛圍方面,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由教師進行良好的引導,營造良好的班級氣氛,進而加強班級管理的制度化。
3. 掌握好管理方法和藝術。管理是一門科學和藝術,因此,在具體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掌握好管理的方法和藝術。首先,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與和諧氛圍,要從不同角度和方面關心學生,對于學生的管理要因人而異,不能以成績好壞去劃分等級標準。其次,要做到獎懲分明,在班級管理中一定要注重公平、公正、客觀的原則,對學生要一視同仁。關愛也是教育的一部分,班級中讓關愛成為習慣,班級自然會凝聚成一個團體,并在團隊的帶領下不斷前行。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