剡文海
【關鍵詞】 數學教學;錯誤資源;利用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12—0107—01
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比較簡單,但是對于剛接觸到數學的小學生而言,再簡單也會遇到這樣或者那樣的困難,導致在學習中犯錯誤。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正確對待學生出現的錯誤,合理使用錯誤資源。那么,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有效利用錯誤資源呢?
一、利用錯誤資源導入新課
小學生的思維比較活躍,想法也比較特別,因而在數學教學中,學生可能會犯很多教師意料之外的錯誤,這些錯誤可能會讓教師措手不及。這就需要教師具有很強的隨機應變能力,并且能夠有效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教師在教學中還可以利用錯誤資源導入新課。
比如,教學“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時,教師可以提問學生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否一樣。對于這個問題大部分學生肯定是回答不一樣。學生經過課前的預習也能知道二者的面積計算公式。然后教師不要指出學生的錯誤,而是通過引入新課的方式引導學生深入學習。經過學習之后,教師可以以兩道題來讓學生感受二者的面積計算方法。經過驗證之后,學生發現正方形其實就是特殊的長方形,所以二者的面積計算方法也是一樣的。
二、利用錯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犯錯誤在所難免,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學會引導學生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假如教師在教學中直接否定學生的想法,那么學生就會受挫,嚴重時還可能扼殺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這樣對于學生學習并沒有任何促進作用。相反的,教師應該接納學生所犯的錯誤,引導學生發現自身的問題,必定能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科的學習興趣。
比如,教學“毫米、分米的認識”時,首先需要讓學生了解“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三者之間的換算,然后讓學生弄清楚1厘米、1分米、1米有多長,然后給學生出一些簡單的數據讓學生填寫單位。如,田徑場的周長是400( ),小明的身高是170( ),一把尺子的長是1( )。在這三個填空題中,讓學生學會填寫正確的單位,并且對厘米、分米、米有深入的了解。在這三個題目中,假如把尺子的長度填寫成1米,那么教師就可以給學生畫出1米長的尺子,然后讓學生觀察并且發現自身的錯誤,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利用錯誤資源與學生有效互動
教師肩負著培養人才的重任,因此教學不能是單純地完成任務,而是要讓學生通過學習掌握相關的知識,并且學會運用到現實生活中。教學不單單只是教師一個人在講課,同時還需要學生認真聽課并且配合教師,與教師適當的互動,進而達到活躍課堂的目的。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學會利用課堂上的錯誤資源抓住與學生有效互動的時機,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環境,從而促進學生有效學習。
比如,教學“能被5整除的數”時,經過學習學生已經有了正確的認識,那么教師就可以提問學生什么樣的數能夠被5整除?學生可能都會異口同聲地回答,個位數是5和0的數。緊接著教師就可以問學生那么什么樣的數能夠被3整除,這些數具有什么樣的特征?部分學生可能由于上一個問題的誤導直接說出個位數是3、6、9的數能夠被3整除,那么教師就可以與學生互動,讓學生列舉一些數與教師一起檢驗看看是否能被3整除。經過驗證,學生發現自己的回答是錯誤的,于是課堂氣氛一下子就活躍起來了。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果教師能夠合理利用錯誤資源,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并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相反的,假如教師不能處理好課堂上的錯誤資源,就會錯失很多讓學生學習的機會,一定程度上還會阻礙學生的發展。因此,作為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師,要學會正確對待學生所犯的錯誤,允許學生犯錯,同時學會巧妙地利用這些錯誤資源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從而促進學生提高自身的數學水平。
(注:本文系2015年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課堂教學中“錯誤”教學資源的應用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批準號:GS[2015]GHB0077)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