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蓓蓓
摘要:本文通過對我國商業銀行在互聯網金融背景下的發展現況進行深入探究,從問題本源出發,提出對商業銀行行之有效的轉型發展策略建議,以促進我國傳統商業銀行良性健康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 商業銀行 轉型策略
一、引言
自2016年供給側改革逐步深入,國內經濟下行趨勢愈發明顯.經濟增速在震蕩中下行。銀行業作為支持實體經濟的重要市場力量,不可避免的遭遇了嚴峻的考驗,不良貸款率攀升,資產利潤率下滑,行業風險加劇,加上互聯網金融的急速崛起。使得商業銀行的盈利能力也大幅削弱,銀行業發展面臨著較大的挑戰。2017年商業銀行實現凈利潤增速為4%,2016年為3.54%,一直未突破5%,商業銀行的盈利困境較為嚴峻。
二、互聯網金融對傳統商業銀行的沖擊
(一)互聯網金融對傳統商業銀行業務的沖擊
1.第三方支付對傳統商業銀行支付業務的影響。a.第三方支付促進并且加快了金融脫媒,使得傳統商業銀行逐漸淪為了后臺結算工具。電商建立了自己的網絡賬戶體系,資金通過第三方支付渠道流通,隔離了銀行與客戶。b.第三方支付借助移動互聯網的迅猛發展,大力開發支付場景,由于其方便快捷,掌握了更多的客戶資源,移動第三方支付交易量大幅提升。c.第三方支付大力推廣POS機收單業務,給商業銀行POS刷卡業務帶來很大的沖擊,減少了其手續費收入。d.很可能會導致銀行信息流的斷裂。第三方支付公司獲得了整個交易過程中的有用數據,運用大數據分析技術,解讀客戶需求,提供個性化服務。而銀行被隔離開,無法獲得任何有用的數據信息.無法感知市場動態,久而久之,銀行會失去支付領域的話語權。
2.網絡信貸對傳統商業銀行貸款業務的影響。傳統商業銀行主要注重的服務對象是資信狀況良好的大企業.一直以來由于成本和風險問題從而忽略了給中小微企業和普通個人提供優質服務。網絡信貸通過信息積累構建起信用數據庫和互聯網信用評價體系,能夠科學全面地評估中小企業的信用情況和償還能力,為他們提供合適的融資服務。
雖然從信貸風險管控的角度來看,商業銀行并不會過于關注這些小微企業、個人等客戶資源的流失。但從長遠的發展上看,隨著金融監管的加強,社會征信體系的完善,互聯網金融企業規范化發展成熟,也會從小客戶做到大客戶,分享商業銀行更多的大客戶資源,勢必業務沖突形成競爭,其影響不可小覷。
3.網絡理財投資對傳統商業銀行存款業務的影響。a.互聯網金融產品購買方便快捷,門檻低,無手續費,吸引了很多人將存款用來購買互聯網理財產品。影響了商業銀行吸收存款。b.網絡理財投資加速了金融脫媒,傳統金融機構被動地等投資者找上門的時代被互聯網金融終結。c.網絡理財投資減少了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對商業銀行自有理財產品的銷售形成競爭并且減少了商業銀行代銷金融產品的手續費收入。
(二)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經營理念的沖擊
互聯網金融的線上服務模式.使金融服務的目標客戶基礎出現變化,客戶的需求產生了根本性轉變,更加注重自身的體驗,關注效率與成本,傳統商業銀行的經營理念已經無法適應新時代的客戶需求和金融競爭,必須轉變求發展。在互聯網金融的沖擊下,服務客戶的經營理念還需要重視客戶體驗,不能固守傳統經營理念一成不變,而是應該積極利用互聯網技術,大膽創新。
(三)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金融地位的沖擊
在傳統融資模式中.商業銀行作為中介聯通資金供求雙方,提供融資信息,并且完成匹配的資金轉移。在互聯網金融模式下。資金供給方和資金需求方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進行搜索,找到合適的交易對象,更加方便快捷地完成融資交易。這種方式下,信息更加透明化,融資匹配度更高,加速了金融脫媒。
三、互聯網金融背景下商業銀行發展應對策略
(一)建立數據庫,創建高效的金融業務平臺
商業銀行應當借助互聯網金融企業的相關經驗,構建出商業銀行內部的客戶信息數據庫。雖然目前已經有很多商業銀行構建了信息數據庫,但是其數據庫還不夠完善,應當在現階段的基礎上對客戶的信息進行更加精準的分析,并不斷充實和更新數據庫的信息,更好地為客戶服務,同時提高銀行的營銷效率。
商業銀行的客戶信息數據庫不能夠只應用在信用評估上,還應當向更廣闊的方向拓展,如:金融產品的營銷、市場開拓等方面。商業銀行應當積極借鑒互聯網金融企業對客戶日常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手段.針對不同的客戶,為其提供最為合適的服務。
(二)順應發展,改革傳統經營理念和經營方式
在經營模式方面,商業銀行應發展自身優勢彌補不足.將其核心信貸業務與網絡技術相結合深化改革,以一體化運營模式為目標,改變傳統的金融服務模式創新產品、拓展業務渠道,逐步發展轉變。
在經營理念方面,商業銀行要學會借鑒、學習、吸收互聯網金融平臺的經營理念,加強理論和實際相結合,實行全方面改革,要以客戶為中心、以市場發展趨勢為導向,加強服務意識,提高服務水平,從服務和產品兩方面出發,進一步提升客戶對商業銀行的滿意度。
(三)積極轉型,加深與互聯網企業合作
增強與互聯網金融企業之間的聯系與合作力度,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互聯網金融企業平臺離不開商業銀行,在清算業務和資金流向上,需要商業銀行的處理與批準。我國商業銀行還應利用第三方支付平臺拓展自己的服務范圍與內容,從而實現金融資源上的共享。第二,商業銀行需要加強與互聯網電商平臺之間的戰略合作,電子商務平臺擁有大量小微企業的客戶資源等寶貴信息,而商業銀行擁有著健全的風險內部控制機制,商業銀行與電子商務平臺的合作可實現優勢互補.不僅能夠為商業銀行帶來大量小微信貸客戶,也可提高電子商務平臺對商戶的吸引力,實現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