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蕙
摘要:北京時間6月14日凌晨,美聯儲宣布加息25個基點,將聯邦基金利率上調至1.75%-2.00%區間,自2015年12月以來,美聯儲已加息7次。如果加息會提高企業和個人的借貸成本,美聯儲為何還要加息?是否會收緊市場流動性從而不利于經濟復蘇?在美元走勢強勁的背景下,又會對中國經濟產生何種影響?以下內容將從原因和影響兩個角度出發,淺談美聯儲加息。
關鍵詞:美聯儲加息 資本外流 匯率波動 樓市承壓
—、美聯儲加息的原因
(一)量化寬松政策帶來的負面效應
2008年美國爆發次貸危機以來。為應對市場低迷、流動性不足等問題,美聯儲連續實行了4輪量化寬松政策,資產購買規模超過3萬億美元,資產負債表也膨脹至4萬億美元以上。不可否認,美聯儲的量化寬松政策的確為提振美國經濟起到了積極作用,使得美國經濟從次貸危機中逐漸恢復。但同樣無法忽視的是,貨幣供應量的大幅增加導致了通脹率快速上升,美元持續貶值。為應對流動性泛濫造成的負面效應,美聯儲2015年12月開始加息,這也代表著美國退出量化寬松政策。
(二)美國經濟穩定向好發展
美聯儲加息與否是基于對經濟基本面的判斷。若經濟基本面穩定向好,則加息不會沖擊經濟,并且可促使美元升值;反之,美聯儲則應考慮降息。2018年以來,美國經濟持續走強,勞動力市場較為繁榮,失業率走低,具備加息的基礎。在美國,經常被提及的一個經濟數據是非農就業指數。它反映的是農業就業人口以外的新增就業人數。據6月1日公布的數據,美國5月新增非農就業22.3萬人,遠超市場預期的19萬人,非農就業人數的增加表明美國經濟持續擴張。同時,美國5月失業率下降至3。8%:勞動平均每小時工資環比增長0.3%。同比增長2.7%。可以說,非農就業人數、工資的增長,失業率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美聯儲做出了6月份加息的決定。
二、美聯儲加息對中國的影響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美國作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其經濟狀況會在極大程度上波及其他國家。美元作為全球的儲備貨幣。其加息與否同樣會對各國的金融市場造成影響。下文將針對美聯儲加息對中國造成的影響做出簡要分析。
(一)資本外流
美聯儲加息后,聯邦基金利率上調,短期資本出于其逐利性,會轉投美國資產,大量回流美國。加之我國央行在6月并沒有跟隨美聯儲加息,中國資產的相對預期回報率下降,這就會加劇我國資本外流。資本外流一定程度上會導致我國國際收支賬戶中的資本與金融賬戶出現逆差。也會造成我國外匯儲備下降,同時會影響國內資本流動性,進而可能會影響金融市場的穩定。對此。我國應加強對跨境資本流動的監控,防范資本外流給經濟造成的沖擊。
(二)匯率波動
自6月14日美聯儲加息以來,美元兌人民幣匯率一路走高。從6.39CNY/USD不斷攀升,最高升至6.72CNY/USD,之后有所回落。這就是美聯儲加息給中國經濟造成的另一影響——美元匯率走高,人民幣匯率下跌,人民幣貶值。由于美元走勢強勁,美元資產的預期回報率上升,使得美元資產需求量擴大,同時又因為美元的相對供給并未增加,這就導致美元匯率的上升。匯率的波動會對從事外匯交易的銀行、進出口商、持有外匯負債的組織造成顯著影響。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經濟的穩定發展。
(三)樓市承壓
由于我國樓市過熱,我國政府已連續出臺政策調控房地產業。而美聯儲的加息舉措,對中國樓市來說無疑是“利空”。由于大量資本外流,部分游資也會選擇撤出樓市,從而使得流動性收緊。不利于樓市的發展。同時,若美聯儲加息形成趨勢,年內多次加息的話,那么我國央行很有可能跟進加息。加息會導致房貸利率提升。增加房貸貸款人的債務負擔,在這種情況下,就會降低人們對房產的需求度,從而對中國樓市形成“利空”。
總結:雖然美聯儲加息致使美國經濟市場流動性收緊,但由于美國經濟基本面良好,加息不會對美國經濟產生過多負面影響,反而會促使美元升值,走勢強勁,世界資本回流美國。盡管美聯儲加息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我國資本外流,市場流動性趨緊,外匯匯率波動,人民幣貶值;但我國目前的外匯儲備達3萬億美元以上,足以應對上述問題,不必緊隨美聯儲加息。但相對來說,我國的金融市場制度還有待完善,因此,應對資本市場完全開放持謹慎態度,監控跨境資本的流動情況;加快完善金融市場的步伐,合理運用貨幣政策工具應對流動性趨緊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