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凌凡
【摘要】學生只有將課堂中有限的時間充分利用,才可能掌握更多的知識與技能并提升學習效率。筆者僅立足于自身教學實踐,就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具體策略發表個人認識與看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具體策略;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新時代、新形勢下人類社會對人才的嶄新認識與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給學校教育帶來了新的氣息與生機。全新的教育理念沖刷了我們的認知,釋放了教育工作者被束縛已久的教學方法,也使課堂活動中的各個主體如學生、教師的地位進行了科學、合理的轉換,學生將以更加獨立、自主的姿態出現于課堂之上,這也使得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變得更強、學習欲望更高。而教師則可以更好地發揮其“傳道者”的教學功效,將一個充滿活力的教學課堂呈現于學生眼前。而這一目標的最終實現,都要有賴于教師教學方法與教學理念的轉變。因此,可以從以下幾個方向入手加以落實,逐步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一、結合課本教材內容,適時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興趣是支撐學生探尋知識的有效途徑,教師應結合課本加以積極引導,以此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教學《當代神農氏》一課時,由于小學生的理解能力與情感共鳴還未能達到與成人相同的水平,因此他們在閱讀課文的最初階段很難通過課文本身理解科學家袁隆平對全世界人民生存與發展所作出的偉大貢獻,因此我先向學生提問:請大家想一想在遙遠的古代,人們是如何分辨哪些是健康的食物,哪些是有害的植物?學生聽到我的提問,好奇心都被激發了出來,接下來我為學生講解了古代神農氏的故事,當學生了解了古代人民借助神農氏的幫助得以生存并成長之后,我又將另一難題拋給學生,即在自然災害面前、糧食產量嚴重不足的情況下,人們又將如何自處,進而引入了本課的主題《當代神農氏》。學生的探求欲望被有效激發,他們都想去了解這個“當代神農氏”是如何幫助人民擺脫困境的,于是開始用心地跟著教師學習課本內容。如此一來,學生便能自主、積極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思考能力也得以有效激發出來。
二、根據課堂教學目標,開展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是提升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不二利器,教師在開展活動之前應將小組內各成員負責的學習活動與任務目標加以明確,以此來加深學生的體會與感受。例如,在教學《爺爺的氈靴》一課時,我借助小組合作的方式來進行自主學習。為了幫助學生掌握文章精髓,開展有效合作,我會在分組之前為學生事先制定好合作規范。首先,本著“組內求異、組間求同”的理念,根據學生不同的個性和學習特長將每個小組進行優化組合;其次,明晰職責使命,每個小組都會選出組長、記錄員與匯總結果匯報人員。拿《爺爺的氈靴》一課為例,我請學生思考文章從哪些角度體現爺爺的個性特點。學生根據我提出的問題,在小組內部通過分享的方法逐一將自己的理解表達出來,有的學生提出爺爺并沒有將自己的氈靴扔掉,而是將它們送給了鳥兒,讓鳥兒叼去筑窩,它們不僅可以在氈靴中生活,還可以在里面產卵、哺育后代,這說明爺爺是一個非常善良、非常和藹的人;還有的說鞋壞掉了一般人就直接扔掉了,而他非但舍不得扔掉還修修補補十幾個年頭,說明他很節儉……在這一過程中,陸續會有其他成員將自己的意見補充進來,并由記錄員清晰地記錄在本子上,最終將匯報結果分享給其他小組以及教師。學生在匯報結果時,我驚喜地發現組內每名成員都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并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更深層地理解了“爺爺”勤勞、簡樸、有愛心的優秀品格以及作者對“爺爺”的深厚情感。學生通過合作學習,思考的模式與知識的攝入量都得到了成倍的增長,在討論、分享、合作的過程中其溝通技能與集體榮辱觀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三、課下潛心鉆研業務,不斷提升教師自身的素質
緊湊而連貫的教學環節、精彩而吸人眼球的內容設定的背后,是教師辛勤的付出與孜孜不倦的努力,精彩的課上教學內容不僅可以使學生獲得豐富的語文知識,也可以展現出教師的教學素養與專業水平。因此,若想從本質上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使教學課堂朝著教學大綱既定的目標加以執行并落實,就需要不斷提升教師的教學素質。首先,應加強教師師德素養的提升。眾所周知,教師不僅是傳統文化價值與道德品行的傳道者,其本身更是擁有這些良好品德的專業從教者,他們熱忱的工作態度、科學的治學思想,都在無形之中給學生指明了前行的方向。反之,那些怠慢工作、注重表面的執教工作者,必定是會遭到社會的譴責與唾棄的。其次,應具有先進的教學理念。面對學業不精、對知識不感興趣的學生,教師除了要想辦法針對性地解決問題外,更應從自身教學找問題,如若教師不能很好地把握教學角色,無法從教學源頭轉變教學理念,就無法培養出新形勢下全社會所需要的創新性實踐型人才。最后,應努力完善自身知識結構。時代的變革與資訊時代的到來,為學習者打開了更多的知識天窗,教師應在夯實本學科知識的前提下,汲取更為廣闊的文化內容與教育理念,唯有如此,方能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全面掌握與有效遷移。
總之,優質教學課堂的打造需要教師與學生的通力合作才能實現,教師應從教學的多個維度入手,將更多好的教學方法應用于課堂之上。
參考文獻
[1]張潔.基于對話學習策略 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J].新課程(小學),2016(10).
[2]張立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與效率的提升策略[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5(5).
附 注
本文作者的單位具體為福建省晉江市安海鎮成功中心小學(梧山校區)。
(編輯:張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