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當前高中作文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要提高對作文教學地位作用的認識,在一些基礎上從思想認識、思維邏輯、語言表達等能力方面,采取有效策略,加強作文教學,培養高中學生良好寫作能力。作文對高中生來說是能夠比較集中體現一個人思想認識、邏輯思維、語言表達等綜合素養的途徑。如何更好地培養高中學生寫作能力,對學生全面綜合素質的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寫作;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一、高中作文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目前,在高中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普遍不被重視,學生的寫作能力在高中學習階段沒有得到有效的培養和提高。具體的表現就是在作文立意中,往往忽視學生的思想、生活閱歷和個人體驗、感受,誘導學生選擇比較具有普遍性、共同性的主題,導致學生的寫作出現思想空洞、內容堆砌的問題。在文章構思中,缺少思維訓練。
二、深入認識高中作文教學的地位作用
從學生健康成長過程來看,作文教學既是要培養學生表達思想的基本能力,同時也是引導學生提高思想認識的重要途徑。好的文章還需要學生有比較豐富的生活和知識積累。通過作文教學,指導學生更好地觀察、體驗生活,深入感受身邊的一人一事、一草一木,通過促進學生更好地認識社會、了解自然;同時,根據作文教學的需要,有針對性地要求學生加強知識積累、擴大閱讀范圍、豐富自身文化內涵,進而體現在學生的寫作中,形成良好的吸收與表現的相互作用,會有效地推動學生主動豐富文化內涵。
三、培養高中學生寫作能力的主要策略
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提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書面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教學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盡可能減少對寫作的束縛,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寫作空間。”高中語文教材也根據學生的不同發展階段,設計了有一定層次的作為學習內容。在實際教學中,將課程標準規定的教學目標系統化、層次化、具體化,將教材設計的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恰當結合起來。筆者認為,應該以這樣三個維度為依據,切實形成科學系統的作文教學計劃,才能有效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不斷提高學生思想認識能力
葉圣陶先生說:“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文章的立意如果是學生在生活中有所感悟、在人生中有所思考、在學習中有所關注的,那么寫出來的文章即使文筆有所欠缺,但一定是言之有物的文章。反之,寫出來的文字則會出現上面所說的這些現象。 我們在作文教學中,要把提高學生思想認識能力、指導學生深入感受生活、加強學生知識積累作為一個基礎性的工作來做。在具體教學實踐中,可以重點從這樣幾個方面來著手:要堅持作文與做人統一。所謂文章即人,文章要感染人、啟發人,取決于寫作者的思想境界、人格追求。教師在教學中應著力培養學生辯證的分辨是非,評判真假、善惡、美丑的能力,同時還要有計劃地指導學生加強課外閱讀,不斷豐富知識積累。
(二)科學指導學生發展思維能力
學生的思想認識水平及感悟生活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還取決于他的思維能力。良好的思維能力,對作文的其他方面如詳略的處理、段落結構的安排,一些語言的表達也密切相關,思維能力也是創新能力的基礎。張中行先生講:“所謂作文,不過是把經過自己構思、自己組織的話寫成書面形式的一種活動。”明確表明作文就是一個行為過程,其核心就是寫作思維。作為高中學生最重要的核心素養,我們在作文教學中,要有計劃地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我們應以培養學生辯證性思維為基礎,從思維的發散性、嚴密性、靈活性、綜合性入手,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培育學生的思維素養。
高中生心理體現出獨立性的特點,智力水平接近成人狀態,對于人生和社會都有自己的見解,想問題容易走向極端。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善于創新課堂情境,將辯論、演講、評論等能夠充分表達觀點的活動形式帶入課堂,給予學生表達觀點的機會,在思維碰撞中正確引導,達到發展思維辯證性的目的,逐漸掌握正確的認識世界、認識人生的科學方法論。
還有一種有效的方法就是要求或指定學生瀏覽、閱讀一定的政論或時評類文章。一是對于時政發生的一些重大或熱點事件,讓學生自己思考對問題的看法,然后再對照網絡、媒體等對事件的評析,引導學生更加全面、深入的認識事物;二是重點閱讀一些優秀的評價性文章,理解作者分析問題、思考問題的方法、角度。這些都會幫助學生不斷豐富和提高思考問題的素養,發展思維能力。
(三)扎實訓練學生良好的表達能力
語言文字是作文呈現的載體。葉圣陶說:“教學生作文,力求理真、情切、辭達,以辭達為先。”所以,如何將思想認識、生活感受準確、恰當地表現出來?在學生現有基礎上,應該有重點地加強對學生語言積累、語段和文章結構邏輯、表達方式的訓練,不斷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文章的表達方式豐富多彩,需要訓練學生掌握使用恰當的表達方式,就應該注意到突出重點和特點,同樣的一個觀點、一種感受,優秀的教師能夠根據學生的不同指導他們學習掌握具有各自語言習慣和特點的表達方式,使學生對語言表達方式更好地理解和運用。培養和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和水平,非一日之功,教師要有能力激發學生提高語言水平的愿望,并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積極生活、加強體驗、深入思考,使課堂上的作文教學更具有生命力。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作者簡介:趙國志,教育管理研究生,中學語文高級教師,雙鴨山市第一中學校長。
(編輯: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