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成喬
【摘要】近年來,我國課程改革不斷深入,對相關學科的教學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小學語文教學要求加強對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然而在實際語文教學過程中,存在多種因素致使小學生對語文閱讀的興趣與積極性得不到提高,致使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缺乏,影響其語文學習成績的提高。因此,采取相應的措施對小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鍛煉與培養非常重要。本文主要對新課程改革下提高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措施進行闡述。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措施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提出了越來越多的要求。尤其是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對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閱讀是我們獲取知識與信息的主要途徑,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較強的語文閱讀能力能夠為其以后的學習以及自身發展奠定良好基礎。然而在實際語文閱讀教學中,常常存在一些因素致使小學生對語文閱讀的興趣得不到激發,其學習的主動性也得不到調動,導致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相對缺乏。因此,十分有必要針對這些問題采取適當措施進行解決。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使學生產生對語文閱讀濃厚的興趣,需要語文教師采取適當的措施進行引導。小學生的自制能力較差,其在課堂上的有效聽講時間有限,所以語文教師應想辦法引起小學生對課堂講解知識的興趣,使小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語文閱讀教學中,通過創設情境的方法能夠激發學生對語文閱讀的興趣,同時能夠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鍛煉。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就會使其聽課效果得到顯著提高。語文教師可以根據語文教科書中的內容創設相關閱讀情境,進而引起學生閱讀的興趣。例如,在《阿凡提的故事》這篇課文的講解過程中,因為課文本身是以劇本形式展現出來的,所以教師可以對其充分利用。教師可以在語文課堂中臨時組織一場有關阿凡提故事的小劇場表演,由于小學生在表演方面都有很多興趣與創造力,所以學生會迫不及待地進行表演準備。在表演準備工作中,學生就會積極閱讀課文內容,對劇本相應人物的心理進行揣摩,并熟練閱讀人物所說話語。通過這樣演繹情境的創設,使學生對語文閱讀興趣得以激發。
二、提出問題,提高學生閱讀的效率
古語說得好,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如果只知道學習而不去思考問題,就不能理解書本的深刻意義,也就不能合理地利用書本知識,就會感到迷茫;如果一味空想而不進行學習與研究,就會使自己一無所獲。教師在進行語文閱讀教學講解的過程中,應適時地給學生增加一些困難,可以在學生進行閱讀之前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避免一味閱讀而不去思考的情況產生。同時將問題帶入到文章中進行閱讀,使學生的閱讀更有目的性,提高閱讀效率。例如,在學習《孩子考科學家》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提出“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這樣的問題,學生就會對問題進行思考,并反過來提出“孩子”“科學家”分別是誰以及孩子為什么要考科學家這樣的疑問,此時教師應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疑問仔細閱讀課文,學生帶著自己的問題進行閱讀就會有較為明確的目的,從而提高閱讀效率。
三、正確指導閱讀,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在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對學生的閱讀方法給予正確的指導,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例如,在講解《和時間賽跑》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文中“我”和時間賽跑的線索進行提取,同時對文中描述“我”心情的語句進行細致閱讀與分析,體會“我”因外祖母去世而憂傷的心情。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對文中的好詞佳句進行摘抄,也可以搜集一些有關時間的名言名句作為激勵自己的座右銘,并在以后的閱讀與寫作中加以利用。通過這樣的方法不但使學生積累了閱讀知識,還能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四、結語
綜上所述,新課程改革對我國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語文閱讀是提高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通過語文閱讀不但能使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鍛煉,還能為其知識的學習以及自身發展奠定良好基礎。語文教師應對小學生在語文閱讀中的問題進行及時發現,通過創設情境、提出問題以及對其進行正確指導等方法來提高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從而使小學生的語文閱讀學習能夠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參考文獻
[1]黃雪峰. 新課程改革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初探[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6(6).
[2]羅芳. 新課程背景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改革措施探索[J]. 中國校外教育,2016(31).
[3]席志軍.在新課程改革下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對策[J]. 學周刊,2016(9).
[4]朱國興.在新課程改革下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對策[J]. 教育科學,2016(11).
[5]劉慧慧. 談新課改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J]. 學苑教育,2016(20).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