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哲
【摘要】語文不但是教會小學生說話的基礎課程,而且還是增強學生人文修養的基礎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閱讀教學至關重要。對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而言,主要任務就是有效地培養和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給學生今后學習語文養成良好的習慣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問題;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是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在教學不斷改革的背景下,原有小學閱讀教學方式應該不斷地改進,使學生知識的轉化得以有效地促進,將小學生閱讀和理解能力從根本上得以提升,使學生綜合文字能力得到有效的促進。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目標單一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目標都比較明確。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安排好哪幾節課所上的內容,需要重點講解哪些內容和提出什么問題讓學生回答,還有哪些地方不需要重點講解,略微帶過就可以。教師對這些都要完成,統一目標就是完成任務。教師在這種心理暗示下,可能考慮不太到位,在小學閱讀教學方面很多時候只是在記憶和識別這種層次上停留著。
(二)閱讀效率低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沒有提高學生實際能力和小學生閱讀效率低是比較突出的一個問題。雖然有些教師也很重視小學生閱讀,但是很難做到對學生積極思考和閱讀進行有效引導,將理解與閱讀有機地進行結合,能夠有效地實現更好理解文章的目的,從而不斷地提升小學生閱讀的效率。將理解與閱讀有機結合作為基礎,小學生學習效率就會有一個質的飛躍。
(三)家庭不重視教學
在教學中,有些家庭不重視教學也是其中的一個問題。家長不重視教學,小學生也就不在意。學生重視學習和閱讀時,若想將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進行改善,難度就會更大。例如,有些少數民族地區人們不重視教育,給教師帶來了巨大的困難。
(四)教學方法不得當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學方法不得當是比較突出的問題。有些小學語文教師怕學生理解文章不到位,只是詳細地講解文章,而沒有將學生自我理解和閱讀重視起來,形成了灌輸知識的教學模式。肢解了一篇好的文章,就會失去文章獨有的藝術特色,讓小學生去閱讀和欣賞這些已經失去生命力的詞句,不如讓小學生自己去閱讀和品味。
二、解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問題的策略
(一)改善教師的教學方法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應該正確地引導學生閱讀。在小學教學階段,教師既要有親切的話語,又要和藹微笑,這些都是拉近師生之間距離的有力武器。其一,小學生在和諧氛圍中,能夠集中投入到閱讀的行列中。其二,教師熱情的影響力,教師無論對某些角色深情的演繹還是教師抒發課文的情感,都能夠將學生閱讀的積極性有效地激發起來,學生就會更加深入地了解這些人物和情節。其三,將文本吃透,教師利用自身的感受或者經歷來對學生進行閱讀引導。教師必須要深入地了解文章,了解應該從哪幾方面入手,才能夠將小學生的興趣引起來。教師還應該將自身感受和經歷融入其中,使自己的講解更加具有說服力。
(二)提升小學生的閱讀期待
有效運用閱讀期待,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閱讀文章的興趣,能夠激勵學生主動去獲取知識,陶冶自己的情操,從而使自身的語文素養得以有效提升。其一,學生要見多識廣,不斷地豐富閱讀數量。為了在一定的程度上擴大學生的閱讀面,教師可以定期舉辦優美語句謄寫和舉辦閱讀成果分享會等活動。其二,應該讓學生掌握有效的閱讀方法,學生主動掌握這種閱讀方法,能夠通過自己探索閱讀,找到適合自身閱讀的方法,并不是通過教師來進行剖析。學生親身經歷到閱讀的樂趣以后,樂在其中的優勢才能夠體現出來,從而使學生的閱讀期待得以提升。
(三)引起學生重視教學
若想有效地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必須要讓學生重視教學。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利用面談和家訪等相關形式,讓學生和家長認識到教育的重要性,還要從小對學生閱讀能力進行有效培養,使學生和家長不斷地加強重視教學的意識,對學生會有很大的影響。
(四)重視小學生閱讀的感受
每個人閱讀以后,都有自己的感覺和見解。教師在對小學生閱讀進行引導時,不應該扼殺掉這種感受,而應該重視和引導小學生如何正確地進行思考。例如,學習《西游記》中的片段“三打白骨精”時,有的小學生認為,白骨精已經被孫悟空打了三次了,還沒有將吃唐僧肉放棄,這就說明白骨精非常執著。教師如果一味地否定學生的想法,學生也會對自己進行否定,以后閱讀的過程中,也不會積極地思考。因此,教師必須要做到積極地對小學生進行引導,鼓勵小學生重視自己閱讀的感受和看法,才能夠使小學生閱讀的興趣得到有效提升。
三、總結
綜上所述,小學教育屬于啟蒙學生活動的教育,對于學生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閱讀是啟發學生思想和啟迪思維的重要內容,教師必須要重視起來。做好小學閱讀教學工作,對于小學語文教師而言,是義不容辭的責任。教學得以發展的最基本方法,就是遇到問題有效地進行解決。
參考文獻
[1]張思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對策[J].課外語文,2017(18).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