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高中學英語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教師的專業性培養和教學設計的優化策略都將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和強化。李寶榮編著的《中學英語教學設計優化策略》(2016年12月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是站在中學英語教師的角度編寫的教學指導專著,它總結中學英語教學設計的理論目標、實踐案例、策略分析等來為中學英語教師的教學活動釋疑解惑,提升中學英語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和實踐能力。《中學英語教學設計優化策略》共分為七章內容,從教學設計的概述入手,分別論述了英語詞匯教學、語法教學、聽力教學、閱讀教學、寫作教學、文化意識培養、英語復習解耦學設計和英語教學評估設計等多方面的課程內容設計策略,最終落腳于對中學英語教師教學設計能力提升途徑的探索,指導英語教師要善于對教學設計方案和教學實踐進行課堂觀察和有效反思,從而讓英語教學的質量和水平得到穩步提升。
近年來,網絡技術的迭代升級和廣泛應用給各行各業都帶來了巨大的創新和變革,在中學英語的教學改革中,現代網絡信息技術正在成為開闊教師視野、創新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手段、優化教學模式、提升教學質量的關鍵要素。筆者認為,在網絡環境給中學英語教學改革帶來的便利條件,主要包括以下三種:
第一,教學資源的便利。
首先,對教師來說,網絡打破了時空的阻隔,面對新的技術潮流和思想潮流,教師們要積極參與、積極應對,不斷優化和創新教學設計和教學實踐,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在網絡平臺上分享教學經驗,總結教學成果,并在這個互動學習的過程中迅速提高自身的專業教學能力。其次,對學生來說,網絡為他們提供了一個開放性的學習平臺,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選取相適應的網絡教學資源,并且在網絡中塑造一個更加真實化的英語語言交際場景,迅速提高對英語的掌握能力。最后,網絡環境下,學校一般會建立健全校園內專業性的網絡資源共享平臺,對教師學生來說,這個平臺既是一個資源分享平臺,也是一個互動平臺,教師和學生可以通過互動來釋疑解惑,這些互動數據和信息對教師的教學方案設計也有著顯著的指導作用。
第二,教學模式的變革。
網絡環境下,教學模式從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單向性教學模式轉變為以多邊互動為標志的多向性教學模式,也就是說,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課堂與課外、校內與校外的教學互動正在網絡環境中快速地展開。從教學模式的變革來說,網絡的多邊互動開闊了教師的教學視野,既避免了在教學方案設計的過程中受自身知識空間的束縛,也充分鼓勵和激發了學生在中學英語課堂學習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第三,教學手段的創新。
網絡的發展給中學英語教學帶來最直接的影響就在于教學手段的創新。首先,多媒體的教學方式綜合文字、圖片、視頻、互動等多種表現形式,讓英語課堂更加生動有趣,手段豐富,最大化地吸引學生的目光,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從而提高英語課堂的組織和教學效率。其次,豐富的教學手段拓展了教學的限制,打通了課堂內外的時空間隔,以及線上線下的互動路徑,例如網絡課堂的開放既可以讓中學英語課堂更加開放和多元,打破課堂的限制,深入到學生的生活中去,也可以讓學生根據自身的學習狀況和能力狀況更便捷地、更有針對性地接受個性化的學習選擇。最后,在學習評價和教學檢測上,網絡環境也不再局限于單一的檢驗標準和檢驗方式,一方面網絡技術的加入讓學生的學習評價更加公平可信,并在更大范圍內形成對比和總結,對學生的指導性較強;另一方面網絡環境的加入也創設了真實化的英語交際場景,對學生的跨文化英語交際能力的訓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綜上所述,在網絡環境下探討中學英語教學改革要圍繞網絡信息技術的背景來分析和創新英語教學設計的資源平臺、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等。除以上這些,網絡環境尤其是網絡信息傳播和共享環境的形成,給中學英語教學帶來了巨大的變化,也給中學英語教師在教學設計和教學實踐的信息化變革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教師要不斷創新教育觀念,在網絡環境下做到與時俱進地自我成長和進步,利用與時俱進的網絡手段和網絡渠道引導學生在英語學習中主動探索、互動交流,著力培養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綜合語言應用能力,提升中學英語教學的質量和水平。
(冀芬/本科,懷安縣左衛中學高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