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智
摘要:自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就在不斷學習以習近平主席為核心的黨中央外交思想先進理論,基本明確了黨中央所統籌的國內國際兩大格局,在觀大勢、謀大局的基礎上持續加強外交頂層設計與戰略謀劃。我身為一名高中生就認為這是一種奮發有為、積極進取的外交思想理論,而我國堅持這一思想理論的外交創新實踐行為也必然會走向成功。在學習了十九大精神以后,我更加認識到習近平外交思想理論的先進性,所以在這里就希望簡單分析一下我所了解的習近平外交思想理論內容及實踐創新內容。
關鍵詞:習近平外交思想理論;實踐創新;“一帶一路”;命運共同體
以習近平主席為核心引領下的黨中央在洞察國際大勢、把握時代脈搏的過程中始終保持自身對外交的穩定性與連續性。我們在高中政治學習中也深入學習理解了他的外交理論與實踐創新內容,深度認可以以其外交思想為指導的當前國內及國際形勢發展新局面,同樣認為這一新外交思想必然成為中國未來對外發展的強大理論武器。
一、習近平外交思想的理論基礎
在高中政治課堂上我們就了解到,當前世界正經歷著巨大的變革與調整,這一調整不僅僅體現在經濟體制上,也更多體現在政治層面。當今世界中國的迅速崛起正為世界注入新能量、新活力,而以習近平主席為核心的黨中央也正審時度勢,首先立足自身發展再展望世界,提出了全新的外交思想理論,希望建設新外交思想理論格局,為未來中國與世界和平穩定發展、突破新的國家外交躍升期創造有利條件。
(一)“親、誠、惠、容”外交思想理念的提出
當前,習近平外交思想倡導中國周邊外交與整體外交相互融合補充,這意味著我國外交格局良好,且正朝著有利于我國的外交走勢發展,這是好事。同時它也表明,我國的周邊外交正在呈現出新的戰略理念,它希望在原有外交格局的基礎之上重新突出外交大局觀作用,就比如說通過更多的周邊外交工作會議和諧優化中國與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關系,在這里突出“親、誠、惠、容”的先進外交理念,同時本著互惠互利的基本原則拓寬與周邊國家合作關系,形成多贏局面,即與周邊國家相親相愛、坦誠相待、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積極推動與周邊國家地區的共同經濟發展、互惠互利、最后相容相和,在政治、軍事上也成為良好的合作伙伴。
(二)新型大國關系思想的提出
新型大國關系是習近平主席在2012年十八大報告中所提出的,即中國要構建與發達國家的新型大國關系,為中國處理與世界大國的關系奠定基礎、指明方向。例如在2013年,習近平主席就會見了美國國務卿希拉里,他表示希望雙方不斷充實彼此合作伙伴關系,共同走出一條平等互信、互容互鑒、互相合作的新型大國關系道路。同時,習近平主席還在政治軍事上提出了“不沖突、不對抗、互相尊重”的全新外交理念,并在諸多方面達成共識。在習近平外交思想理論中,中美關系也是最重要的雙邊關系。我們在學習《國際關系與中國外交》時深深了解到隨著時代的發展、全球化進程的持續推進,中國與美國等發達國家建立各個領域相互依賴的外交合作關系有多么重要,它能為我國經濟、政治、文化、軍事走上全球化發展道路創造無限可能性,能夠解決我國和多個國家的協調合作問題,以共同的目標發展前進。但我們也知道,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構建僅僅是習近平外交思想理論的開端,中美新型大國關系不能一蹴而就,我國也不能僅僅停留于此,構建與更多國家的新型大國關系才是目標[1]。
二、習近平外交思想的創新實踐
(一)“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是習近平外交思想的一大創新實踐,它已經成為我們未來高考的一大熱點問題。在“一帶一路”指引下,我國面向周邊國家的戰略對接被全面生動體現,例如目前比較熱門的“金磚+”模式就是習近平主席所提出的,推動“金磚+”合作模式,打造多元發展合作伙伴戰略,正如主席所言“一箭易斷,十箭難折。”在“一帶一路”思想下,我國希望更多與金磚國家合作,發揮金磚國家的經濟政治與文化優勢,擴大中國外交影響力,更多促進南北對話與南南合作,聯手應對多邊政治、貿易合作背景下的各種風險挑戰,打造擁有開放性的、高價值的多元化發展網絡合作伙伴。為此,習近平主席在自己的外交思想理論中還倡導“一帶一路”應該多學習借鑒七國集團經驗,加速推進世界新工業革命背景下的新一輪產業布局快速發展,不斷加速“一帶一路”沿線的綠色產業發展力度,增進多邊國家理解,減少國與國之間相互沖突。
實際上,我國外交思想創新實踐已經在“一帶一路”政策指引下協同聯合、對接更多國家建立了以大額資本、大量先進技術為主導的“中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國——金磚國家”的戰略融合對接合作,希望通過這樣豐富多元的戰略融合對接合作,形成各國之間的優勢互補,也為各國利益的全球價值鏈實現戰略格局重建。
(二)命運共同體
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外交思想的又一大實踐創新表現,它遵循正確的義利觀,即基于中國傳統文化觀念構筑與海外國家的命運共同體,一方面是尋求多方外交合作關系的建立與鞏固,一方面是希望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展現我國作為世界大國的博大胸襟與海納百川的友好精神。早在初中階段,我們就深入學習了有關“義”和“利”之間的關系,那就是要維護正義、交流互利,這是中華民族傳承至今的優秀道德準則,也是今天習近平外交思想實踐創新中所大力弘揚的。在命運共同體之上,我國也構建了利益共同體,在面對當下時刻變化且復雜的國際形勢,我國需要構建與海外國家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多方面的和平互促關系橋梁,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中外國家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像本文中所提到的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就是如此,它強調共建、共享、共贏的友好合作理念,這也是習近平新時代最優秀的外交思想實踐創新之一[2]。
總結:
在高中,我們有幸學習到有關習近平主席外交思想的偉大理論,并從教材、媒體、教師口中了解到這一先進外交思想的創新實踐內容。如今,中國外交已經真正進入了習近平新時代,真正從“中國方案”順利過渡到“中國行動”,所以我們更要深度學習習近平主席外交思想內涵與外交精神,共同奮斗為實現未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努力。
參考文獻:
[1]欒林.習近平經濟共同體思想研究[J].財經問題研究,2016(9):9-11.
[2]張宗斌,劉俊成.習近平對外開放經濟思想研究[J].中國市場,2018(2):102-103,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