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志剛
【摘要】浙江科技學院實施完全體育俱樂部,三年來取得了提高學生體質和運動技術;提升了學生的體育興趣和交往能力。也存在場地、經費、師資等方面的問題。
【關鍵詞】大學生 體育俱樂部 思考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對人才培養的要求越來越高,尤其是對高等院校學生身體素質的要求,我們不再是僅僅只針對學問、能力的培養,更加的注重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因此高校的體育教育成為了大學教育的重要內容。高校體育俱樂部是近年來在體育教育改革過程中成長發展起來的新生事物。《全民健身計劃綱要》指出:“對學生進行終身體育教育,培養學生體育意識、技能與習慣”。高校體育教育處于終身體育的中間環節,具有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這個時期所受到的體育教育是正規的、密集的、系統的、又是全方位的。本文著重探討高校體育俱樂部對大學生體質健康的影響,并從能否滿足學生興趣和動機的需要,并從多個角度探討浙江科技學院體育俱樂部的發展現況。
1.浙江科技學院學生體質健康概況
浙江科技學院在校大學生體質健康情況在過去數年中,一直呈現下降趨勢,近年來下降趨勢更為明顯,且情況不容樂觀。數據反應我校學生體測成績位于全國1000多高等學校的600多名,這對于一所浙江二本偏上的高等學校的體測成績是多么的看不下去,而校體育部也針對該現象采取了諸多的措施,來幫助學生們增加體育運動。但是在今天的社會生活的影響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更多的在校學生寧愿宅在寢室打游戲,也不愿意走出寢室、走向操場進行體育運動。在這樣的情況下學校相關部門已經意識到,學生體質健康問題迫在眉睫,但是從根本上改變情況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和工作。
2.浙江科技學院實施完全俱樂部的情況
從2015年春季開始我校開展的體育課程已由過去的班級授課制改變為完全體育俱樂部選項課程,學校在四個學期的體育課設置中,以一年級和二年級開設體育俱樂部選項課程。這樣的教學模式,促進學生上體育課的積極性,也加快現行的社會流行的體育項目融入學生們的在校生活。從學生的角度,每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運動項目進行鍛煉,使學生們因個體差異性、身體素質的不同、每個運動項目的特點不同、負荷量不同來選擇體育項目。體育俱樂部課程內容設置和教學方法手段的改進,以及與學生體質健康工作測試內容的結合,這三者之間形成互補。這從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學生們參加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因此效果也顯而易見,在校大學生體育運動問題也相對之前有所減緩。
3.完全體育俱樂部取得成績
3.1 增強了學生體質
在經過大一大二體育俱樂部的影響下,我校在校大學生體測成績較從前有了明顯進步,大部分在校學生體測成績都能達到60分以上,30%左右的學生體測成績則可以達到80分以上甚至更高。而在學生們普遍排斥的800米、1000米中長跑的體測成績上也有了較大的提高,不及格率逐步降低成績進步較為明顯。
3.2 提高了專項運動技術水平
我校體育俱樂部采取了諸多運動選項課程形成了籃球、足球、武術、跆拳道等等俱樂部,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們不但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對于那些想提高自身專項運動能力的學生也提供了一個升級平臺。在該教學模式下,體育老師可以通過自身專業知識帶領學生們穩固專項體育項目的基本功,在此同時也可以根據學生不同二等素質基礎,技術水平提出一系列的指導。在教師或體育骨干的指導下,能迅速提高學生運動技術水平。比起之前單一集體體育課的效果更加明顯,學生加漢體育俱樂部后,對技術水平的提高相對滿意。
3.3 提升了體育興趣度
首先,俱樂部根據學校現有條件,盡可能建立多種學生所喜歡的單項體育俱樂部,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對體育項目的興趣,愛好,自由選項加入體育俱樂部。其次,提議俱樂部的組織形式靈活多樣,內容豐富多彩。除組織學生參加各種體育鍛煉外,還組織學生參加各自項目的比賽,學生可以根據自己情況,靈活選擇,盡情娛樂,鍛煉和競賽。
3.4 增強學生人際交往能力
體育俱樂部顧名思義就是將一群擁有共同愛好的人組織起來進行運動,這種形式下使得學生除了認識學習上的伙伴,也開辟了大學生人際交往新道理,擴大了學生們的交友圈。同時也增進了學生和老師的雙向交流。因為體育俱樂部的人有了共同的興趣愛好,在交往過程中容易形成f青緒共鳴,更加的有利于學生們之間的人際交往。使學生不僅學生間密切聯系,師生間也密切聯系。學生加入俱樂部后,對適應社會,擴大人際交往產生良好影響。
4.體育俱樂部存在的問題
4.1 場地設施,項自安排問題
目前,我校雖然增建或者返修了一些體育場地設施,投入了一些器材,但也不能滿足學生人數的增加對場地的使用要求。認為有個球,有塊地方學生就能玩,這個觀念是錯誤的,當今的學生對體育場地、設施的要求是相當之高。及時對體育場館和設施進行改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參與體育的積極性。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場地的使用效率。另外,俱樂部開設的項目還是不夠,尤其是一些熱門項目的場地,學生們擠破頭往里面跳,而有些體育項目則招不滿,人數少造成僧多粥少的局面,影響了學生的興趣,也影響了俱樂部的可持續發展。
4.2 體育場地使用經費問題
在學校體育運動設施的活動經費上,由于資金的短缺大大影響了俱樂部的發展。學校俱樂部的公益性不能理解為免費,同樣也不能把合法的服務業務收費視為亂收費,在體育活動經費上,要廣開財源,盡快改變學校俱樂部主要靠會員交費的現象,力爭學校在經費逐年轉好的情況下,把體育的投資放在適當的位置,希望上級增加對俱樂部的資金投入。另外,俱樂部還打算面向社會加強各方聯系,尋求合作與贊助,對社進行切實可行的有償服務。一些場館可以白天供學生上課和活動使用,晚上面向社會對外開放,收取一些費用。
4.3 宣傳認識問題
學校體育俱樂部教學的重要指導思想之一,是使學生熟練掌握一、二項體育技術,為學生終身從事體育鍛煉奠定堅實的基礎。可當前,一些學生對俱樂部的認識上還存在誤解,以為是學校在辦興趣班,而且還無法區分學校里的二課堂和俱樂部這兩個概念。對此認識不是太深,興趣不濃,故參與性不強,寧愿宅在寢室打游戲,也不原因走出寢室,走向操場參加體育運動。我們應該向學生樹立一個長期的、專業的發展體育運動的觀念,達到熱愛體育運動,全民健身的健康發展的目的。
4.4 老師專業知識水平滿足不了學生的需要
目前,我校擁有高水平高才能的專項教師可算鳳毛麟角,大多數體育俱樂部老師都是由之前的體育老師指派過來,這些老師雖然指教時間長,但是執教專項能力的經驗遠遠不足,技術指導能力普遍不高,不能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安排訓練負荷,這使得個別想在該專項提升能力的學生來講沒有提高一個高水平平臺。
4.5 開設項目與學生選項的制約
在開設項目和學生選項之間存在不平衡的現象。部分熱六項目中,學生過于集中,學生過于集中。教學人數眾多,增加了老師的教學難度,也降低了學生們的吸收能力。有些特別受學生喜歡的運動項目,因場地和時間安排上的因素草草了事,無法參報。學生只能在有限的項目中進行選擇,被迫選擇了自己不敢興趣的體育項目,不能真正的做到自由選擇,使其參加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及興趣受到極大的打擊。
5.結論與建議
普通高校開設完全體育俱樂部是我國高校體育改革和發展的新事物,在正處于初創階段,并已顯示出其生命活力,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一分為二,俱樂部作為一個新事物的出現,既有其成效一面,也有其不足之處。
體育俱樂部是體育課教學的延續,它使學生在課堂上沒有掌握的一些體育運動項目,在課外活動中可以得到鍛煉。體育俱樂部的開展避免了學生體育鍛煉的盲目性,為學生的終身體育鍛煉奠定了基礎,對優化校園體育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我國開展全民健身計劃,發展終身體育的有效措施。我們會加強各俱樂部之間的交流,取長補短,切磋技藝。積極籌集資金,改善俱樂部的條件,使之向著可持續發展道路邁進。
參考文獻:
[1]曾慶濤,胡明道.對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冷思考[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0,18(1):56-57.
[2]陳麗波.高校學生體育俱樂部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內江科技,2017(2):94-95.
[3]戴東勝.普通高校籃球俱樂部教學模式的構建研究[J].浙江體育科學,2017,39(2):101-103.
[4]張潤全.高校公共體育課程的教學現狀及對策研究[J].現代交際,2017,(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