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國安
摘 要: 學前教育是培養幼兒園老師的搖籃,關系到幼兒的健康成長與教育,作者從四個方面分析了專業思想不穩定的原因,并提出了對策以穩定學前教育專業思想。
關鍵詞: 學前教育 專業思想 不穩定原因
一
學前教育是培養幼兒園老師的搖籃,幼兒是祖國的未來,是祖國的希望,因而幼兒園老師的素質直接關系到祖國未來的發展,因此黨的十九大提出大力發展教育,并提到學前教育的發展,讓更多的優秀學生報考師范院校,成為培養下一代的靈魂工程師。目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思想穩定相對較差,報考的學生中優秀學生所占比例較低,有的學生即使錄取了學前教育專業,一年后也轉到其他專業。究其原因,我認為學前教育思想不穩定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學前教育招生的時候第一志愿錄取率偏低,專業調劑學生相對較多。我查閱了一些資料,目前學前教育專業第一志愿的只有50%,專業調劑占30%??梢妼W前教育專業的第一志愿錄取率偏低,部分學生沒有填報學前教育專業,所以本身不是很喜歡這個專業。有人做過抽樣調查,把學前教育的學生按不同志愿選擇分為三類即:自主選擇、父母或他人意愿和調劑專業,調查結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不同志愿選擇的本科生在專業認可度的總分上存在顯著的差異,且自主選擇專業的得分最高,其次是調劑專業。不同志愿選擇的本科生在情感性、行為傾向性和適切性上均存在顯著性差異,而在認知性上不存在顯著性差異。其中,自主選擇專業的本科生在認知性、情感性、行為傾向性和適切性上得分最高,在情感性和適切性上父母和他人意愿選擇專業的比調劑專業的得分高,而在認知性和行為傾向性上調劑專業的得分要高于父母和他人意愿選擇專業的。從上述調查結果可以看出:一種是調劑專業的學生對學前教育專業的認可度差,另一種是有些學生雖然填報了學前教育專業,但填報的原因是父母或者班主任或師友認為老師工作穩定,但自己并不喜歡,也就是說是父母或他人意愿類,這類學生對學前教育專業的認可度更差。這兩類學生在目前學前教育專業中所占比例不小,因此專業思想不穩定是正常的,轉專業的概率較高也是正常。
2.社會對學前教育專業認識不夠。學前教育專業畢業后大都是去幼兒園工作,而社會上還存在老觀念,認為幼兒園老師無非是管理小孩,喂喂小孩,沒有成就感,不認為幼兒工作是開發幼兒智力、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如一位來自外省的男同學,大一第一學期的時候認真學習各項基本技能,從來沒有提轉專業,但大一的第二學期開始申請轉專業,他說他本身是喜歡學前教育專業的,但家長對這個專業認可度低,認為男生當幼兒園老師是笑話,于是在家庭和社會的壓力下選擇轉專業。
3.學前教育專業要學習鋼琴、音樂、舞蹈和畫畫的專業技能課,許多本科學生從來沒有接觸過這方面知識,而有些技能課如鋼琴、舞蹈需要從小練習,到了成年后四肢柔軟性變差,學習起來比較困難,尤其舞蹈沒有基礎就更難了,這樣學生在學習技能課上會遇到一些挫折,甚至喪失學習的積極性,開始出現厭學情緒,造成惡性循環,從而決定轉專業學習。如一四川廣元的本科新生某某是第一志愿被我校錄取的,進校后開始沒想轉專業,但兩個月后來找我說她要轉專業,我問她為什么,你不是第一志愿填學前教育專業的嗎?她說她本來是不想轉專業的但是現在專業技能課學不好,難以適應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習。究其原因是她鋼琴彈不好,左右兩只手的協調能力不強,難以適應技能課的學習。所以不適應技能課的學習是學前教育專業思想不穩定的主要原因之一。
4.目前幼兒園老師的工資相對較低:目前在整個教育系統中,學前教育有工資待遇是最低的,在整個師大的就業調查中,工資待遇這一項幾乎每一年學前教育專業是倒數第一的,這造成一些學生不愿意報考學前教育專業,即使錄取了學前教育專業也要轉專業進入其他專業學習。工資待遇低是專業思想不穩定的原因之一。
二
如何穩定學前教育專業思想呢?主要應該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加大招生宣傳力度,讓更多學生了解學前教育專業的優勢,提高第一志愿填報率和錄取率。(1)教育部網站發布《幼兒園教職工配備標準(暫行)》。標準規定,各地新設的全日制幼兒園,教職工與幼兒的比例需達到1:5—1:7,已設的全日制幼兒園,在3年內應逐步達到《標準》要求,而目前我國幼兒園的師生配比是1:20,并且國家計生工作放開生二胎,幼兒比例會有所增加,從中可見幼兒老師的需求量更大,所以學前教育專業就業前景是非常好的,我們學院近幾年的就業率幾乎都是100%。(2)學前教育專業學習了鋼琴、音樂、舞蹈和畫畫的專業技能課,提高了學生的技能素質和形象氣質,同時有了專業技能和教育兒童的本領,對以后子女的培養和教育會得心應手,因而幼兒老師是目前男性青年擇偶的理想對象。
2.加強學生進校后的始業教育,讓學生進一步喜歡學前教育。學生進校后我們都請專業老師講解學前教育發展歷史和我們學院的發展史,講解學前教育的前景和具體學習什么內容,同時邀請有成就的學姐來學校講解自己的奮斗史,從而讓新生進一步了解學前教育專業特點、優勢和發展前景及自己努力的方向。我們學院有一些學生進校后一開始都不十分喜歡這個專業,但經過兩個星期的始業教育會慢慢改變想法,開始接受和喜歡學前教育專業。
開展全實踐活動,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幼兒教育內容:我們學院目前對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開展全實踐活動,就是每周三學生都到幼兒園參加幼兒教學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工作中進一步愛上這個專業。我們學院有許多學生進校后一開始都不是十分喜歡這個專業,甚至說一年后要轉專業的,但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和全實踐活動,與幼兒教育進行了實質性的接觸,認為幼兒教育非常有趣,非常有成就感,不知不覺中喜歡上學前教育專業。有人做過抽樣調查:不同年級的學前教育學生對專業認可度的差異,調查結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專業認可度的總分存在顯著的差異,得分最高的是大四年級,其次分別是大一、大三、大二年級。不同年級在認知性、情感性、行為傾向性和適切性這四個維度上均存在顯著性差異。其中大一年級在情感性上得分最高,大四年級在認知性、行為傾向性和適切性上均得分最高。調查發現專業認可度的總分存在顯著的差異,得分最高的是大四年級。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呢?因為大四學生完全了解專業的特點,工作的環境,以后發展的方向,與幼兒工作有了全面的接觸,我校開展全實踐活動的意義在于讓學生盡早全面接觸幼兒工作,提高學生對專業的認可度,穩定學生的專業思想。2017級幾位女學生報到后就開始了解轉專業的情況,學習也很用功,準備到大二轉到其他專業學習,可是通過全實踐,親身體會幼兒園的工作后,到申請轉專業的時候,她們不轉了,原因通過實踐喜歡上幼兒教育。
3.加強對技能老師的師德師風教育,適應學前教育本科學生的技能教學。有的學生從小學過如舞蹈、音樂、鋼琴,有的學生稍微有所接觸,有的學生基礎是零尤其外省的貧困山區學生更加沒有接觸過,因此學前教育本科的學生技能水平相差較大。這就要求技能老師因材施教,耐心指導每一位學生彈唱跳畫的技能學習,同時也要了解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狀況,以表揚為主批評教育為輔。如2017級學本1701班的某某同學來自于河南貧困生,她是本科第一批被錄取到我們學院的,從來沒有學過鋼琴、跳舞、音樂和畫畫的技能,進校后文化課學習很適應,但技能課學習非常吃力,不過她還是努力學習,當有位老師在上課時在許多學生面前說她你這么笨的這個動作都做不好時內心動搖,對技能產生厭學情緒,技能課老想請假,向我了解轉專業的相關政策,后來她一定要退學回原地復讀參加明年的高考,由此可以看出技能老師的師德多么重要。因此,加強老師的師德教育,了解學生心理,耐心教育,尊重學生內心。我想這樣一定會提高學生學習技能課的積極性,降低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轉專業的概率。
總之,在大力發展教育事業的大背景下,采取適當的措施和方法,學前教育的明天一定美好,學前教育的專業思想一定穩定。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幼兒園教職工配備標準(暫行)[Z].教師〔2013〕1號,2013.
[2]陳美榮.學前教育專業大學生專業承諾的影響因素及提升策略[J].江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6,18(04):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