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胡秀
摘要:案例教學是將課本中的內容場景再現,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傳統的課堂氛圍往往給人沉悶的感覺,而案例教學則能很好的彌補這一不足之處。本文主要針對中職教育學中案例教學法的使用情況進行分析和討論,以使得此種方法能很好的用于課堂,服務于廣大教師。
關鍵詞:中職教育學;案例教學法;實踐
中圖分類號:G71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28-0014-01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教育行業也跟隨社會的發展不斷壯大,因此在中職教育學中我們也更需要專業人才。案例教學法很多中職學校都在應用,但都不能程度的出現了一些問題。本文從中職教育學存在的問題入手,進行分析與思考,并總結出了中職教育學的改革措施。
1.中職教育學課程的現狀
1.1 課堂“0”交流。在教學過程中,基本上整節課教師都在講解知識點,與學生互動交流較少,甚至沒有交流,這就使教師不能及時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從而無法判斷教學的重點,因此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影響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效率,成績長期得不到提高,打消了學生的積極性。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不斷創新復習方法,摒棄按部就班的復習模式。
1.2 教學方式不合理。通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通過練習題來加強學生對公式的記憶,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方式雖然有效,但是沒有配套的其他方式和教學內容,單一的學習內容達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限制了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讓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達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也沒有達到真正提高學生素質的目的。
1.3 中職教育學課程專業設置不合理。目前,我國計算計中職教育學課程主要分為:教育學基礎知識、多媒體的運用、網絡應用與管理。課程的設置與國外相比比較單一,中職教育學以培養優秀的教育人才為目標,為企業、國家培養優秀的教育人才為根本原則,這種辦學理念與國際教學理想相統一,但是經過調查發現,絕大多數教育專業的學生從事的行業不需要太多的教育學知識,多數為銷售、文秘等職業。因此導致教育中職教學中過分注重教育基礎知識的教育,忽視了應用管理等專業化較強的知識教育。
2.中職教育學課程中引入案例教學法的作用
2.1 促進教師與學生能力的提升。在中職教育教學中,教師不僅是單純的知識傳授者,還是學生的引領者、指路人。同時,也是一名學習者。這樣,在案例教學中,教師和學生都可以參與到其中。教師根據學生提出的不同看法,能夠不斷進行反思,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保證教學質量。久而久之,使教師與學生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2.2 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長期以來,在中職教育學課程教學中,很多教師往往采用了傳統的教學方法。表現為,教師在臺上講,學生在臺下記筆記。這種教學方法缺乏有效的交流與互動,不能調動學生在教學中的積極性,教學效果低下。與此同時,采用案例教學方法后,加強了師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得出了解決問題的更多新辦法與理論,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同時,在互動的過程中,增強了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
2.3 完美呈現時間的具體情況。采用案例教學法能夠客觀、真實的描述事件,引起學生的注意,盡快融入到角色當中。同時,案例教學法降低了課程本身的難度,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傳統的教學方法相比,調動了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具有更大的優勢。除此之外,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產生了更多的新方法與新理論,增強了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
3.案例教學法在中職教育學課程中的實踐與應用
3.1 營造民主互動教學的氣氛。教育學課堂中要求邏輯嚴密,關聯度高,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增加對相關知識點的講解,在教學過程中增加實踐教學,主要目的就是要增強實際生活中知識的運用能力,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高學生對于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因此學生在實踐學習的過程中要與教師的思路保持一致,不能出現分心的現象,否則對知識點只會一知半解,無法達到預期效果,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要增加與學生的互動,營造一個民主的氣氛。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不理解的地方要及時講解,同時還要給學生提供充足的時間進行思考,對于實踐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要進行思考,鼓勵學生提出自身的觀點,活躍課堂氣氛。
3.2 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對教學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應該具有無私奉獻的精神,在教學中充滿激情,課下多多關心學生,保護學生的自尊心,遇到學生不懂的問題應該耐心教導,對于成績較差的學生應該以鼓勵為主,同時還應該多關注學生的生活及心理動態,遇到問題及時溝通和疏導,教師應該微笑地面對每個學生,尊重每個學生,使其樹立自尊心。
3.3 增加課堂實踐活動。教師想要達到預期的學習效果,在課堂中增加實踐活動,首先就要對學生進行充分的了解,既要了解學生的知識儲備情況,還要掌握學生的生活經驗,只有全面掌握學生的特點,教師才能進一步準確地判斷學生是否具有掌握新知識的能力,也有利于教師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進行有效的引導和點撥,其次教師要逐步引導學生主動地參與到實踐過程中,傳統的教學過程,教師需要對小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傳授。忽視學生特點,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體現,長此以往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熱情,甚至會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因此需要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這樣學生可以通過動手的方式增強對知識的記憶與理解,提高數學學習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楊繼祖.案例教學法在中職教育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科學:全文版:00119-0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