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曉俊
摘要:閱讀是語文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環節,更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學為中心”強調學生主體性,是“以學定教”教學理念落實的重要表現,側重于構建“學為中心”的互動式語文閱讀課堂,達到促進學生個性學習的目的。基于此,本文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分析為主要切入點,從以“境”導“趣”,激發學生主動性;以“問”啟“思”,培養學生探究意識;以“全”促“特”,發展學生個性思維;以“引”指“學”,強化學生學習自主性;以“文”透“觀”,塑造學生健全人格四方面重點探討以“學為中心”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關鍵詞:學為中心;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28-0044-01
從整體上來說,我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主要經歷了“以教師為中心”、“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習為中心”的三個中心階段,這是新課改背景下語文學科深化改革并作出選擇的重要表現形式。透過“學為中心”可以看出,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當中,教師與學生均將成為語文閱讀學習的中心所在,兩者的相互溝通、相互作用可以達到辯證統一學習體的效果,這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強化、核心素養的提升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特別是在當前新一輪課改背景之下,教師更是要將“學為中心”的理念導入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當中,促使語文閱讀教學朝著可行、生本、高效的方向發展。對此,本文以以“學為中心”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踐研究為題,對其相關內容作出簡要分析與著重探討。
1.以“境”導“趣”,激發學生主動性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新課程改革精神的引領之下,樹立以生為本的教育教學思想,以“學為中心”為指導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客觀訴求,結合小學語文閱讀文本內容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為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注入新活力,最大限度激發學生語文閱讀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例如,在蘇教版小學語文《觀潮》的閱讀講解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現代網絡技術為學生播放與錢塘江大潮有關的視頻資料,搭配極具聲勢的音樂,使得學生在觀看視頻當中感受錢塘江大潮的驚濤駭浪,體會潮來時潮水的雷霆萬鈞之力、排山倒海之勢。同時,教師還可以為借助緩慢的音樂襯托潮水尚未來時的平靜之態。通過這一動一靜的鮮明對比,加深學生對錢塘江大潮的理解,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閱讀動機。
2.以“問”啟“思”,培養學生探究意識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以生為本教育教學思想的指導之下,以“學為中心”為核心指導理念,從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之中解放出來,成為學生語文閱讀的組織者、引導者、啟發者和促進者,為學生的思維生成、探究意識培養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達到啟發學生思維的效果。
3.以“全”促“特”,發展學生個性思維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秉持全面性教學原則的基礎上,尊重學生所表現出的個體差異,根據學生年齡、階段、層次、能力等要素的不同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將分層教學法逐步應用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當中,使得學生語文綜合能力得到培養的同時,落實發展學生個性思維的教育目的。
例如,在蘇教版語文《兩小兒辯日》一課的閱讀講解過程中,教師要營造寬松愉悅的閱讀教學氛圍,借助導學案的預習作用引導學生理清該文的閱讀思考,就《兩小兒辯日》中所提到的科學問題進行自主探究、交流討論,學生可以在討論中各抒己見,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時,在課堂閱讀教學活動開展之前,教師還可以圍繞“太陽離地面的遠與近”為主題讓學生自主搜集相關資料,并對所搜集的資料加以講解說明,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培養學生的信息搜集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歸納整理能力。
4.以“引”指“學”,強化學生學習自主性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的教學組織、引導作用,將小學語文閱讀課堂的主導權交到學生手中,使得學生成為語文閱讀課堂中的真正主人,為學生提供閱讀學習的思路,加強對閱讀技巧、分析思路等方面的系統指導,強化學生的學習自主性,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5.以“文”透“觀”,塑造學生健全人格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培養學生閱讀素養、提高學生閱讀技巧的同時,還需要充分挖掘閱讀文本中潛在的教育資源,借助語文閱讀活動的開展、閱讀教學方案的落實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逐步塑造學生健全人格,助力學生健康成長。
對此,在蘇教版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明確閱讀的教學的內涵,通過閱讀使得學生獲得“物質”、“精神”、“能力”三方面的財富,在強化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使得學生的寫作能力、表達能力均得到發展,并由此構成一個完善的統一整體,逐步衍生成學生的社會能力,進而以獨立的人格面對世界,嚴格按照生活中的規律與準則要求自我,探索生命中的本質價值。
總結: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新課改精神為引領,樹立以生為本的教育教學思想,將“學為中心”理念逐步融入并滲透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當中,以閱讀文本為藍本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閱讀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教師要發揮自身的教育引導、啟發作用,從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之中解放出來,注重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發展學生個性思維,使得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得以強化。此外,教師要還需要透徹文本閱讀活動陶冶學生情操,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積極的三觀,達到塑造學生健全人格的目的,更好的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效性。
參考文獻:
[1] 潘愛軍.以“學為中心”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踐研究再認識[J].學周刊,2018(19):134-135.
[2] 吳善虎.讓“以學為中心”的課堂真正落到實處[J].江蘇教育研究,2017(35):39-41.
[3] 沈榮.核心教學:小學語文課堂改革應然的實踐取向[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6(03):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