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迪艷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對學生來說,閱讀是一種再創造,它帶有鮮明的個性特征,對同一篇文章,每個學生都有其獨特的見解。閱讀是培養學生創造力和表達能力的一個載體,教師應該運用自己的教學智慧把閱讀課堂變成一個彰顯學生個性的天地,通過教學過程中的各個階段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28-0063-01
如何提升小學生的語文水平,讓小學生感受到課本的魅力,那就要靠閱讀。閱讀就是學生和課本之間的互動,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正是這個道理。通過閱讀,能讓學生積累語言,培養更好的語感,有利于提升小學生的文字功底和表述功底,從而使小學生的思想得到升華。從閱讀能力的培養談起,具體闡述小學閱讀教學,同時制定相關策略以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能力。
1.巧設情境,培養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
經過一系列的課外書閱讀、信息資料的查閱、歷史博物館的參觀后,在班級內開展閱讀競賽、閱讀之星評選、讀后感好作品評選展示,在學生的作品當中清晰可見學生們寫作的進步、掌握素材積累的方法、繪畫與文體巧妙和諧的結合。學生的自覺學習勝過教師的百般講解。教師有目的地設計巧妙語言,利用教學文本引發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既鞏固了學生的課內知識,又豐富了學生的閱歷。在教學中可以采用了以下方式來激發學生的興趣:抓住上課伊始的有利時機,引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以精彩的開場白或話題引發起學生濃厚的興趣,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之進入最佳狀態,為整堂課拉開序幕;以和諧的課堂氣氛保護學生的閱讀興趣。語文教學不僅是一個認識過程,而且也是情感活動過程。在課堂教學中,我時刻注意保持輕松愉快的氛圍,充分滿足學生敘述的愿望;真誠和藹地對待每一位學生,把微笑帶進課堂,將歡樂帶給學生;適時強化學生成功的喜悅感,鞏固興趣。教師要特別注重讓學生體會成功感,因為成功越大,興趣越大,動力越大。
2.讀寫結合,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是“平等中的首席”,這就意味著教師首先是參與者,旨在為學生開辟有效對話的途徑,提高對話的質量,為寫作拓展思路。讀寫結合關系到關于小學語文教學的總體目標。培養小學生識字、寫字、閱讀、作文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總體目標。寫字、閱讀、作文是一個系統。閱讀具有吸收功能,為作文提供樣式;作文具有表達功能,體現閱讀的效果和水平。讀寫兩者相輔相成,讀是理解和吸收,寫是表達和運用。吸收才有助于表達,表達的運用中又可以加深理解。由讀到寫是學生閱讀能力的進一步提高和升華。從低年級閱讀教學中的寫句子,到中年級的寫片段,再到高年級的把人物、動物、活動、事件等寫具體,這并不是一日之功,需要語文教師耐心地、持之以恒地教給學生閱讀方法,培養他們養成勤于動手,勤于練筆的習慣,逐漸培養他們寫作的興趣。
3.研究性閱讀法,提高閱讀的教學質量
興趣是閱讀的不竭動力。培養小學生對語文作品的閱讀興趣,是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關鍵。小學生有了閱讀興趣,閱讀就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行為,小學生就會積極主動地鉆研、探究語文作品的語言、情景和思想。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指出:“在優秀教師那里,學生學習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他們對學習的對象采取研究的態度……在這種情況下,知識就不是消極地掌握的,而靠積極的努力獲得的。”可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是“研究性閱讀法”,研究性閱讀方法能夠從根本上打破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填鴨式”或“問答式”的傳統教學模式籓籬,為小學生營造“自主學習-匯報交流-教師點撥”的“討論式”學習氛圍,激發小學生的閱讀興趣,鼓勵他們積極努力地研讀課文,并在研讀過程中克服遇到的困難,真正發揮閱讀教學活動中小學生的主體作用。
4.指導閱讀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在小學閱讀教學中,如果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學習方法,培養閱讀的能力,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也就等于得到了“捕魚的方法”,有了“點金術”,就獲得了不斷獲取新知識的有效工具和基本途徑。課外閱讀不能書單一開就完事大吉,要提高學生閱讀的效率,就一定要做課外閱讀指導,尤其對那些有一定深度的課外讀物更應如此。對有些讀物,教師事先點一點,指導一下,學生閱讀起來就省力得多,理解起來也容易得多,對有些讀物,如果教師在學生閱讀后做些分析評價,學生會豁然開朗。就輔導形式而言可以多種多樣,如開設專題講座,出黑板報等等。既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讀物內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提高學生的閱讀欣賞能力,這不但有益于學生當前的學習,而且將會使他們終生受益。閱讀方法是朗讀、默讀、精讀、略讀和瀏覽等方法的整合。傳統的閱讀教學一直都強調精讀,也比較注意朗讀和默讀,但往往忽略了略讀和瀏覽。“略讀”和“瀏覽”都是粗略地大致地讀。按照一般的理解,略讀是側重于主要內容的了解和把握,是粗知文本大意;瀏覽是側重從閱讀材料中找所需要的內容或關鍵信息。它們的優勢在于快速捕捉信息,在于發揮自覺思維的作用。
總之,由于受制于傳統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之束縛,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培養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要循序漸進、逐步提高。當然,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和培養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還有很多,需要我們在以后的日常教學活動中不斷地探索、發現和實踐。
參考文獻:
[1] 楊政興.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的實施策略[J].考試周刊,2013(5).
[2] 吳傳軍.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方法[J].讀與算,20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