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我校教育教學實際,我校語文組同人積極應對,群策群力,想方設法,摸索出適合我校學情的語文教學策略——有教
無類,博愛先行;因材施教,讀書先行;不教而教,自主先行。學校語文教學再次煥發蓬勃生機,呈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人景象。
【關鍵詞】語文教學;學情優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我們學校位于南通市崇川區東北角,始建于1964年,至今已經走過了54個春秋。54個春去秋來,凝聚了一代又一代觀中人的心血,揮灑了一代又一代觀中人的汗水,觀河中學用自己的實績贏得了家庭、社會的普遍贊譽。斗轉星移,近些年來,隨著區劃調整和東區的建設、改造,我校生源質量每況愈下。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7月,崇川學校初中部正式招生,其施教區完全覆蓋了我校施教區,我校從此已無真正意義上的施教區,我校新生從此全部是清一色的進城務工人員子女(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相對本地學生而言,一是文化成績相對滯后;二是家長忙于生計,家庭教育嚴重缺失)。面對如此獨特而富挑戰性的教育教學實際,我們語文教師怨天尤人,則于事無補;我們語文教師因循守舊,則無異于坐守待斃。我校語文教師沒有等、靠、要,而是正視教育教學現狀,采取切實可行舉措,優化語文教學策略,闖出了一條屬于觀中語文人自己的陽關大道。
一、有教無類,博愛先行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深受孔子“有教無類”思想影響的觀中語文人比什么時候都明白,有愛才有教育;有博愛,才有最優教育。語文組同人率先在學校實施 “博愛教育”的學科教學理念。全體組員堅持做到三個“一樣看待”:外地學生和本地學生一樣看待,成績好的和成績差的一樣看待,他人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一樣看待。由于構建了屬于語文組全體成員的教學理念,明確了育人方向,語文組全體成員精神飽滿,投入教育教學工作的態度、行為煥然一新。
二、因材施教,讀書先行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學生的智力發展取決于良好的閱讀能力。”他說:“學生學習越感到困難,他在腦力勞動中遇到的困難越多,他就越需要閱讀: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較長時間的曝光一樣,學習成績差的學生的頭腦需要科學知識之光給以更鮮明、更長久的照耀。不要靠補課,也不要靠沒完沒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閱讀、閱讀、再閱讀。”
針對我校生源現狀,開展讀書活動意義非同小可。學校改變了傳統學校的格局,把圖書館辦到教室里、辦到走廊里,學生隨時可以找到自己想讀的書、想查的資料,真正做到了讓學生眼里見的、手里拿的直至心里想的都是書,創設了良好的讀書條件和溫馨的讀書氛圍。學校語文教師更是以學校申報的市級規劃課題“在課外閱讀中培養農村初中中低年級后進生的心智”為抓手,開書目,給方法,提要求,搞活動,教師自身也投入到讀書行列之中。學校為保證讀書活動真正落到實處,除要求學生種好“十邊”外,還專門將每周三下午第四節課開辟為全校師生讀書課,并定期組織師生開展讀書報告會。實踐證明,學生讀書興趣日趨濃厚,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創新思維能力等均得到了良好的發展,明辨是非的能力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高。而同時,在“小手拉大手”活動中,家長關心子女的多了,有許多家長有了讀書意識,并跟子女一起讀書,家庭教育有了明顯改觀。廣大語文教師更是主動帶頭閱讀,不斷汲取圣賢智慧與現代知識,融會貫通化為自己的學識才能,達到教學相長的實效。
三、不教而教,自主先行
葉圣陶先生曾說:教是為了不教。《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里特別強調學習應該是學生的自主學習,是學生自身內在動機上的主動性學習,是在學生基本掌握了一定學習策略和方法后的會學習。針對我校學生學習現狀及語文實際,語文組成員清醒地意識到,首先要讓學生心中有語文,然后幫助他們走進語文,最終才能自主學好語文。
(一)意義引領
作為組內語文老師,在向學生明確語文課程致力于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的同時,還向學生特別強調語文是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是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良好個性和健全人格的基礎,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全體語文組成員還用大量鮮活事實,闡釋語文學科對一個人人生的重大影響。學生們深深意識到,語文是任何學科無法替代的,學好語文至關重要。
(二)活動激發
課前三分鐘演講,讓學生登臺亮相,學生既欣賞了美文,又鍛煉了口頭表達能力,培養了膽識,更領略到我的課堂我做主的驚喜;國慶征文比賽,個個摩拳擦掌,精心準備,賽場上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經典誦讀比賽,班班憋足勁,誰都想獨占鰲頭;每晚睡前20分鐘閱讀,飽覽詩書,怡情益智……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讓學生切實感受到語文的博大精深,感受到語文學習的精彩紛呈,徜徉在語文世界中的學生,潛能得到挖掘。
(三)方法指點
語文學科的自主學習主要包括學生的自主預習、自主質疑、自主復習、自主作業、自主測試等環節。對每一環節,組內語文教師共同制定明確可操作的要求,并認真做好方法指點,幫助學生掌握自主學習要領。
四、結語
總之,基于我校教育教學實際,我校語文組同人積極應對,群策群力,想方設法,摸索出適合我校學情的語文教學策略——有教無類,博愛先行;因材施教,讀書先行;不教而教,自主先行。學校語文教學再次煥發蓬勃生機,呈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人景象。
作者簡介:朱美蘭,女,1967年生,大學本科學歷,中學高級教師,南通市學科帶頭人,南通市觀河中學校長。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