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
摘要:田徑作為運動之母,是體育運動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隨著陽光體育、少數民族體育以及其它球類運動的盛行,田徑運動逐漸受到挑戰。本文采用問卷調查法、文獻資料法、數理統計法對柳城縣2所高中學校就高中生田徑運動現狀進行了調查研究,并進行研究分析,提出了加強宣傳工作,塑造田徑運動新形象、創新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積極發揮田徑運動會作用等有利于我縣高中生田徑運動發展的策略。
關鍵詞:高中生田徑運動;現狀;發展;柳城縣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28-0209-01
1.引言
田徑是運動之母,作為體育運動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是發展速度、靈敏、力量、柔韌、耐力協調等身體素質的重要途徑。以增強體質、初步掌握運動技能、培養意志品質為教學目標。是高中生體育教學中的基礎體育運動項目。本文通過對柳城縣中學、柳城實驗高級中學2所高中學校進行調查分析,提出了有利于我縣高中生田徑運動發展的具體思路,為促進高中生田徑運動的發展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和參考依據。
2.研究對象和方法
2.1 調查對象。柳城縣中學、柳城實驗高級中學2所高中學生隨機抽取各100名學生以及各高中體育組教師共12名。
2.2 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在研究過程中,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和中國期刊網中的相關論文。
(2)問卷調查法。在調查中發放學生問卷共100份,回收80份,回收率為80%。發放教師問卷12份,回收12份,回收率100%。
(3)數理統計法。根據本文的研究需要,將問卷所得數據采用Microsoft Excel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和處理。
3.研究結果與分析
3.1 高中生對田徑運動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指導老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發揮學生主題地位的主要途徑之一。高中生對田徑運動的興趣調查發現,有80%的同學早已不喜歡田徑運動。他們多以球類如籃球、乒乓球、羽毛球、足球等代替田徑運動進行體育鍛煉。此外,近幾年,隨著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的發展,民族體育項目逐漸被高中生青睞。戶外運動、素質拓展等運動項目也相繼火熱,對高中生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從而大大降低了高中生對田徑運動的興趣。
3.2 體育教師對田徑運動的教學。田徑專業出生的高中體育教師較少,均以球類如籃球、健美操體育教師居多。從體育教師自身角度出發,對田徑運動的興趣遠比其他體育專項低。在對2所學校的教師進行針對田徑運動興趣的調查發現,眾多教師幼年喜歡田徑毋庸置疑,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已逐漸失去了對田徑運動的興趣。
教學是教與學的結合,由于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以及項目教學的時數限制,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無法掌握項目的完整技術,能學到的也只是皮毛而已。
4.發展的具體思路
4.1 加強宣傳工作,塑造田徑運動新形象。田徑運動給予高中生是枯燥、單調的一種運動,要改變、消除學生們的這種排斥心理是具有挑戰性的。加強田徑運動的宣傳工作,通過校園板報、廣播、舉辦田徑知識競答等宣傳活動使高中生們積極參與其中,并深入了解學習田徑運動知識。體育教師起帶頭作用,注重學生對田徑運動價值、體育道德等培養。使學生由被動參與轉變為主動參與,養成終身進行田徑運動的習慣。完善場地器材,場地器材是高中進行田徑運動的重要物質保障。
4.2 創新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田徑以走、跑、跳、投為主要教學內容。高中階段田徑教學內容以短跑、跳高、跳遠、鉛球、鐵餅為主,其余田徑項目涉及較少。體育教師如何利用田徑項目精心涉及教學內容,遵循突出特色原則,做到田徑教學的創新性是改變高中生對田徑學習態度的有效解決方法。
4.3 積極發揮田徑運動會作用。積極發揮校田徑運動會的推動作用,是學校以及體育教師應高度重視的。杜絕形式化的田徑運動會,根據實際情況可適當修改競賽規則以及放松報名條件。逐步改變田徑運動會單一形勢,以大眾化田徑運動會作為出發點,讓更多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學校領導以及班主任都應在田徑運動會期間做好賽前的準備工作,鼓勵和監督學生進行體育鍛煉,形成全校參與大潮流,活躍學校氣氛。體育教師則應做好賽前指導工作,組織學生科學訓練,將更多的田徑知識傳授給學生,使學生更深入的了解田徑運動。鼓勵教師與學生一起參加校田徑運動會,帶動全校老師參與到田徑運動當中,不僅豐富了校田徑運動會,還能增強師生溝通交流。
4.4 消除不良教育思想,提高教師水平。體育教師應積極提高自身文化修養、開拓知識面,提高對田徑運動教材的開發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學校和教育部門定期做好培訓和指導工作。督促教師不斷完善自身素質,不斷學習體育田徑新知識,加強教師知識結構的更新,提高創新意識,提高教師業務素質,實現高中體育教師思想和水平的整體跨越。
5.總結
“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是當前學校體育的重要指導思想,隨著“陽光體育”、民族體育的盛行,田徑運動日益受到挑戰。田徑運動是體育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基礎,挖掘田徑運動的特色,改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注重培養高中生善于利用田徑項目進行身體鍛煉以及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設置創新性的田徑教學內容。不斷改進傳統的田徑教學方法,與多種教學模式、方法相結合。不斷豐富田徑課的教學形式。使當代高中生從內心里喜愛田徑運動,并自覺的投身到鍛煉中去,充分體驗田徑運動的樂趣,使田徑運動在高中階段得以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暉.淺析中國田徑教學中存在的問題[J].職教新觀察,2010(6):10-19.
[2] 牛毅.山西省中職院校田徑教學的現狀分析[J].科技之友,2010(3):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