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鵬程
(云南省麗江市華坪縣中心鎮龍洞村完小 云南 麗江 674800)
引言:寫作能力是一種綜合運用知識和技巧的能力,其所跨領域是非常廣的,對學生的要求也較高。要全面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就要培養學生的邏輯能力,閱讀能力,語言技巧基礎知識儲備和運用的能力,還有想象能力,表達能力等各方面的綜合能力。那么,這也對教師的教學方式、自身知識水平以及價值理念有了更高的要求。
正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當學生對寫作充滿了興趣,才能寫出優秀的作文。然而,在作文教學上,教師都是采用枯燥單一的課堂教學,非常表面且脫離實際的對作文的題目,要求進行講解,讓學生沒有想象的基礎和空間;在作文的評判上,也是單一的對照評分標準進行評判,例如看作文結果是否完整,內容與主題是否匹配,再就是看看語言是否優美等,一步一步的對照這些條條框框對學生的作文進行等級劃分。這種教學模式讓學生找不到作文寫作的趣味點,也禁錮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寫出來的作文像是流水線上生產的一般,讓學生產生應付的心理。這種模式的弊端在山區小學這一更加落后的主體上就更加的嚴重了。
首先,在山區的小學教育資源比較匱乏,成長的環境也沒有那么優越,學生在學校和家里都缺乏閱讀的圖書資源,閱讀量小,對人文歷史、詩詞歌賦等知識較少涉獵。同時,身處山區,即使是現在是互聯網時代,但是學生的視界還是比較狹隘。這些能力的不足,也就容易造成作文中缺少人文底蘊,顯得文章蒼白。
其次,老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或者作文布置時,沒有考慮到山區學生的具體實際情況,作文所涉及的方面都是學生沒有體驗過或者思考過的范圍,自然寫出來的內容就比較空洞了。
山區小學作文教學中存在的這些缺陷嚴重的影響了作文教學的質量。為了提高作文教學的質量,根據教學現狀,從激發學生興趣,構造健全寫作體系,并且利用山區獨特的資源,對學生思維進行鍛煉,再用科學的評價觀念來評判學生作文的優劣等方式對山區作文教學進行改進和探索。
既然傳統單一的教學方式挫傷了學生學習作文的興趣和積極性,那么就要迎合學生的興趣,打造創新性的有吸引力的課堂。例如,可以利用背景故事、音樂或者視頻等創造一個與主題相關的情景,讓學生融入情景課堂中,進行思考和想象;還可以利用游戲、比賽等方式,讓學生參與進來,并且同這種比拼的方式激勵學生自主學習;在講評作文中,要以學生為課堂的主體,讓學生與學生分享自己的作文與寫作心得,讓學生相互學習。
作文的寫作無論如何創新,如何突破,都有其萬變不離其宗的知識結構,所以做好作文教學的基礎就是要掌握基本的寫作要求。當然,這個體系的構建必須強調完整性,教師應該系統的把知識框架先教給學生,讓學生掌握文章的邏輯結構,再講解修辭等手法運用,提升文章的文采性和趣味性。這個體系不是直接填進學生的腦海里,要運用文章例子進行分析講解,讓學生發現文章中的共通性,并對文章進行模仿,學習知識理論的同時進行運用。
山區學校有落后的一面,同時也擁有寶貴的大自然和實踐的資源。好的文章絕對不是編造出來的,必須經過親身體驗和不斷地聯想思考才能有真情實感的抒發,才能造就一篇優秀的文章。教師在布置學生作文題目時就應該考慮到學生周圍可以接觸到的事物,例如,在春天時,讓學生描寫山上的、田野里的景象;農忙季節抒發自己對于農耕的理解和感受;秋收時的田園風光以及描寫自己的家鄉特色等,讓學生細心觀察大自然的變化,體驗農忙的經歷,并不斷對這些景象進行思考,比如為什么會有四季的變化,聯想時間停留在自己喜歡的季節里的景象,以寫實來寫意抒情,這樣的文章自然也就飽滿了。
綜上所述,山區小學作文教育需要教師不斷更新教學方法和理念,補充科學文化知識,增加閱讀量,并且結合當地優勢資源,加上科學的評價體系和觀念來全面提高作文教學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