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冬花
(福建省泉州開發區實驗學校,福建泉州 362000)
葉圣陶認為教材是一個例子,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采用舉一反三的方式鼓勵學生以課文中的句子作為例子,嘗試從中總結出句子的規律,并展開討論,在頭腦中形成自主建構,最后,通過實踐的方法真正地掌握各種句型[1]。在小學二年級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課文中的范例,讓學生展開句子探索和仿寫活動,進而掌握相應的句型。
教師首先可以鼓勵學生嘗試從文章中找到經典的句子,體會其寫作的特點;然后鼓勵學生進行分析,了解這些典型句式的特點,從中感悟到寫法;最后,思考這些句子能展現出怎樣的藝術特點。
在學習《小馬過河》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嘗試將小馬的話語和小馬的心理結合起來思考,嘗試探究如何在寫句子時,通過語言描寫展現出人物的內心活動。如可以讓學生思考:“小馬難為情地說:‘一條河擋住了,我……我過不去。’這個句子是否能展現小馬為難的心理?”學生發現作者用了省略號,表現出小馬吞吞吐吐的樣子,這樣就體現出了小馬為難的樣子。教師進而指導學生嘗試尋找文章中的其他標點符號,思考這些標點符號是否能起到讓句子的意思更加明確的效果。如有學生找到了例子:“小馬低下了頭,說:‘沒……沒想過。’”學生提出:“這里也運用了省略號,但是表達的意思卻是表現小馬認識到了錯誤而低頭的狀態。”教師進而引導學生感悟寫法:“一個句子要寫好,不僅要注意用詞和句式的問題,還要注意到其中的標點符號。如果選擇的標點符號合理,則能更好地展現出句子的真實意思。”通過教師的總結,學生有所感悟,認識到要如何才能寫好句子,如何才能讓句子變得更為生動。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嘗試仿寫,試著運用標點符號讓句子呈現出畫龍點睛的效果。
夸美紐斯認為:教師的嘴就是一個源泉,從中可以得出知識的源流[2]。這句話從側面展現出教師語言的重要性,如果教師能用更好的語言加以引導,將促使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在指導學生運用課文范例時,教師也要鼓勵學生注意這一點,要找到互動的時機,選擇更好的互動方法,鼓勵學生圍繞句式進行討論,嘗試從中總結出相關的知識點。
《美麗的武夷山》一文展現了武夷山的優美風光,在這篇課文中運用了比喻句,將山峰比喻成玉柱、火把、鮮花和竹筍等事物;同時,還運用了排比的手法。這樣能展現出山峰千姿百態。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這篇課文時,可以引導學生嘗試關注其中的比喻句,并展開互動討論,思考這些句式具有什么特點。教師提出問題:“比喻用一個不是就夠了嗎,為何要用好幾個比喻呢?”有學生提出:“因為山峰有很多,一個比喻是不夠的,如果用多個比喻就能展現出山峰的多樣性。”教師繼續引導學生思考:“那么如果要寫好這一類的句子,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學生在分析后提出:“首先要找到合理的喻體,其次還要注意句子的整齊度。”教師進而讓學生嘗試總結排比句的特點,學生便能更準確地說出:“排比句一般將一些意思相近的句子放在一起,而且,這些句子的結構也往往相似。”教師又展示了更多的排比句,讓學生注意一下句子的數量,學生敏銳地發現排比句一般都在三個以上。在師生互動交流中,學生認識到了句式的特點。
教師可以讓學生圍繞課文中的范例展開隨堂練筆活動。這樣,能讓學生逐漸拓寬思維,學會如何學以致用。教師在組織學生展開仿寫后,還可以組織他們將自己寫的句子和課文中的句子進行對比分析,比較兩者之間的差距在哪里。這樣能讓學生學會總結自己的問題,進而取得更大的進步。
《雨后》是一首優美的詩歌,教師在鼓勵學生閱讀時,可以讓學生嘗試總結詩歌的句式具有怎樣的特點;然后,展開隨堂練筆活動,嘗試模仿詩歌的形式進行寫作。學生首先在教師的引導下挖掘詩歌句式的特點,學生發現:“詩歌有押韻的特點,而且某些詩節在字數上也保持一致。”教師繼而鼓勵學生嘗試展開寫作活動,創作以自然現象為主題的詩歌,如有學生創作詩歌《雷雨》。“轟然一聲雷聲響,好像鐵錘真響亮。地上娃娃飛快跑,一不小心摔街上。”教師鼓勵學生將自己的作品和課文中的句子進行對比,說說兩者有什么差距。學生在對比中發現:“課文中的詩歌有的地方結構嚴謹,也有的地方用長短不同的句式,重點是用來展現小孩子活潑可愛的樣子。”教師進而總結學生的觀點:“所以在仿寫詩歌時也要注意,要符合詩歌的基本標準;但是也不能拘泥,要寫出自己的個性。”在這樣的隨堂練筆中,學生對詩歌句式的特點有了更深刻的認知。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再次創作,嘗試寫出更精彩的詩歌。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和同伴分享自己的仿寫作品,閱讀其他同學的仿寫作品。這樣能讓學生拓寬思路,更積極地投入仿寫練筆中。
單純的課堂練筆只能讓學生做到形似,卻不能做到真正的神似。教師要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尋找機會,嘗試模仿所學過的句式進行交流,而后觀察聽話者的反應,看看自己的表達是否起到了良好的效果。這樣,能讓學生更扎實地展開句子訓練,進一步提高語言建構和運用的能力。
在學習《迷人的夏天》時,學生發現這篇文章的每一段句式都有共同的特點。首先說一句總寫的句子,而后則用描寫性的句子具體描述。教師繼而引導學生思考這種類型的句群可以用在什么地方。如有學生提出:“我覺得可以用在給別人介紹某事物時。可以先總體性地介紹一下,而后則詳細地說明。”教師繼而鼓勵學生嘗試在生活中練習模仿這種類型的句式,并說說自己的使用感言。如有學生提出:“我在和媽媽討論動畫片時就用了這樣的句式。我首先提出,這部動畫片是能幫助人進步的。然后再詳細說明為什么。我說:‘動畫片里的人物很堅強,而且講述了一個正義戰勝邪惡的故事。’最后媽媽認為我說得很有道理,就讓我看了動畫片。”教師總結學生的觀點:“通過這種形式能更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而且,能讓自己說話更具有條理性。在生活中還有很多場合可以使用這樣的句式,大家可以嘗試使用一下。”在教師的啟發下,學生認識到了從課文中學到的知識可以用于實踐生活中,能讓自己的表達更準確。
句子練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尤其是對于二年級的學生而言,掌握的語言基礎不夠,語言的實際運用能力也不強,因此句子練習十分關鍵。如果教師能巧妙地利用各種范例,鼓勵學生展開探究活動,并在仿寫中真正掌握這些句式,這將有效地促使學生掌握句子的精髓,提高語言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