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洋
(廣西來賓市忻城縣思練鎮中心小學,廣西 來賓 546202)
在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后,隨著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我國已進入現代化教育快速發展階段,教育事業存在很大的機遇與挑戰,要求推進素質教育,尤其是小學階段教育。而數學作為基礎課程之一,對學生素質能力的培養非常重要,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不斷創新教學方法,更新教學觀念,培養出高素質的新型人才。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讓小學生提高對數學的興趣呢,首先要調節課堂氛圍。在傳統數學教學中,老師是主體,主要是老師講解、提問,學生聽講、回答問題,該教學方式比較枯燥,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師生間關系也不親密。素質教育要求教學課堂主體是學生,教師應根據小學生的愛玩天性以及好奇心強等特點,來創造出一種適合學生學習的新教學方式,小學生可自主提問,分組討論回答,教師也可以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中,發表各自的意見,這樣不僅可以調節課堂氛圍,還可以增進師生間的親密關系。調動小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團隊合作能力與獨立思考能力,增加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水平。
多媒體教學是根據教學對象和教學目標的特點,合理的運用教學媒體。教師可以把教學內容制成幻燈片,之后通過投影儀投影,使數學知識更形象、更具體,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做到寓教于樂,使教學質量提高。同時教師還應該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比如說在學習圖形時,可以讓小學生們自己動手剪出來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等圖形,并通過觀察來計算圖形的面積、周長等問題。這種生動活潑、形式多樣、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會讓小學生保持一種新鮮感,感覺每一堂課都非常的有意思。學生的興趣一旦被激發出來,對于教師來說,教學質量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老師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引領者,要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教學主體的作用。素質教育需長期嘗試、探索才能達到預期目標,在素質教育下,教師應創新、改進小學數學教學的方式,創造輕松、寬松、以及愉快的學習環境,經多種教學方法,提高自主學習積極性、學習能力,提高數學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