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洋
(廣西來賓市忻城縣思練鎮中心小學,廣西 來賓 546202)
國家的未來發展離不開創新,而小學生是一個國家的希望和未來,小學生創新能力的高低直接決定一個國家未來的發展高度。在小學課程中,數學是最具創新的一門課程,因此數學老師更需要通過各種途徑找到小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培養小學生創造性能力。
傳統的教學模式都是老師講,學生聽,老師是主體,這樣很容易使小學生的創新思維被埋沒。新的教學模式中,提倡以學生為主題,教室可以在課堂中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鼓勵學生進行探索式的學習,并且能和學生一同尋找問題的答案,將原本生硬枯燥的數學課變成立體的、生動的一節課,這樣教師也能得到學生心里的喜歡和支持,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奠定基礎。
教師如果想發掘學生的創新潛力,興趣的培養是必不可少的,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室可以根據小學生愛玩的天性,將教學和娛樂結合到一起,動態演示,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問題,運用知識遷移,尋找新的解決辦法,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如在講解圓形方形等圖形時,可以通過身邊無處不在的物體來講述,加深小學生對圖形的認識和理解,讓學生們認識到數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養小學生們對數學的興趣。
小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離不開家長的支持,在很多家長的思維中,學生就應該學習書本上的知識,而對學生擺弄棒、球等物體的做法并不贊同,認為玩物喪志。在這一點上,教師要提前和家長溝通好,如果學生在某一方面有濃厚的興趣愛好,不要過分干預,要和老師一起將學生的這一能力培養出來并發展下去,要讓家長知道學生的這種創新思維是學生最寶貴的財富之一。
創新思維的培養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一項艱巨而又漫長的任務,作為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并且通過有效的引導方式來培養學生的興趣,還要做到和家長及時的溝通,共同努力,將孩子的創新潛力發掘出來,針對學生創造能力的不同,用心尋找學生身上創新的火光,并加以鼓勵和引導,對于學生來說,老師的支持和鼓勵是他們前進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