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霞
(黑龍江省肇東市昌五中心小學,黑龍江 肇東151126)
1.教材分析。《認識圖形》一課,選自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本課在學生知識體系的構建中有著承上啟下的地位。通過對本節課的學習可以激發學生對圖形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同時也為我們日后進一步學習正方體長方體等知識打下基礎。
2.教法與學法。本課面對的是一年級的學生,有著活潑好動、好奇心強、注意力不集中等特點。因此根據學生的特點,以及對教材和課程標準的理解,本節課我將采用如下的教法及學法:
采用上述教法和學法,可以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做課堂的主人。
新課導入階段,我采用的是直觀導入的方法,向學生出示圖片,請學生按照形狀不同分類上述物品。
通過學生的動手活動,我順勢利導,總結學生的回答,從中提取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圖形。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我設置了如下導語:親愛的同學們,今天就請大家和老師一起漫步在數學的王國中,體會數學的樂趣,同學們愿不愿意?好,那我們來學習新課《認識圖形》。這樣引入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更快地進入到學習的氛圍中。
新課導入后是講授新知。本環節由以下教學活動組成:
1.在看一看環節里面,我將為學生播放事先準備好的視頻,向學生展示長方體展開的過程。讓學生更加清楚長方體的構成。
2.數一數活動中,將長方體展開后的平面圖形呈現給學生,通過數一數,得出長方體一共有6個面這一結論,并加以板書。
3.比一比中,將長方體的面從展開圖中提取出來,便于學生比較長方體面之間的關系。通過比較,得出長方體的面是不一樣的
4.在想一想活動中,我將引導學生思考,在我們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長方體,隨機找同學回答,總結同學們的答案,并在課件上展示。
講授新知后要趁熱打鐵,鞏固練習。我準備了幫助小烏龜贏得賽跑比賽的趣味游戲。學生每做對一題,小烏龜就前進一步,在游戲中我設置了三個由易到難的梯度練習題,通過趣味游戲,讓同學在幫助他人的同時展開練習,鞏固所學知識。也可以檢測學生的學習情況,便于我日后教學工作的展開。
教學活動的最后一個環節是小結與作業。我將隨機抽選學生,讓學生做一位小老師,為大家總結今天所學習的內容,并由其它學生加以補充,幾名學生合作,共同總結,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也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為了能更好的進行教學活動,本節課我錄制了微課視頻,通過微課,能夠讓家長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幫助孩子更好地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