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春
(重慶市巫山縣官陽小學,重慶 404700)
賞識——欣賞、認同、給人以贊揚或表揚,來調動人的積極性。“賞識管理”即在管理過程中以人為本,充分激發個體的內在潛能和精神動力,改變被管理者的情意狀態,達到外部管理與自我管理協調一致的管理機制。
俗話說:“士為知已者死”。多數教師以校為家,對學校、對工作有一種真情。但也不免有少數教師對學校、對工作漠不關心,學校管理者應對有這種情感的教師用真心去賞識,發現一點賞識一點,不放過任何賞識的機會,用真心感化他們,讓其對學校、對工作能有真情了。
有人說老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老師是勤勞的蜜蜂;老師是無私的春蠶……我想說:“教師首先是普通的人,也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俗話說:“要想別人尊重你,你首先得尊重別人”。因此,對教師的尊重就是對老師最好的賞識,是對他們的情感、行為等最好的認可。
因課程改革,知識的更新較快,新的教育理念層出不窮,新的教法學法永無止境,而他們接受新理念的速度相對來說就要比年輕人慢一些。但是他們的敬業精神是一般年輕人不能相比的。俗話說,你若能看得起我,我可以為你兩肋插刀;若你覺得我不行,我就只能是“破罐子破摔了”。賞識教育專家周弘說過:“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得行;說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對有敬業精神的老師要時時不忘賞識,讓他們更衷心于學校,潛移默化的影響年輕教師。
教師的工作都是通過一些具體的行為表現出來的,在這些具體的工作行為中,無時不反應出教師的工作態度。因此學校管理者要善于在教師的具體工作行為中進行賞識,并用一些實際行動對教師的賞識進行深化。時刻關心教師的一些具體問題,幫助他們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困難等。
哲人詹姆士曾經說過:“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而賞識正是肯定一個人的具體表現。管理者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熱情的話語,一份真誠的謝意,一句關切的詢問,都體現了對員工的信任與肯定,它可以激發員工的上進心和責任心,甚至可能會改變一個員工對工作的態度,對人生的態度。因此學校管理者就要像孫悟空一樣具有“火眼金睛”,善于發現教師平時的一些點滴值得肯定的地方。
學校管理者要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首先要學會“換位思考”。管理者要允許教師工作上存在瑕疵,多一分賞識,多一分信任,多一分鼓勵,多一分關心,多一分交流,管理者當好領頭羊。教師在工作中難免會出現了一些偏差,必要的批評和懲罰也是不可必免的,作為學校校長無一不是從教師走過來的,因此在對教師的管理過程中,可以聯想自己當老師的心情和感受,這樣你肯定就不會吝嗇對教師的賞識和對教師的工作上的瑕疵的寬容。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將把賞識管理作為管理生涯的基本管理手段,不斷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