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于
(江西省新余市鐵路幼兒園,江西 新余 338000)
《3-6歲兒童發展與指南》中關于數學教育目標提出:幼兒的科學學習是幼兒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發現和理解事物本質和事物間關系的過程,包括數學認知。幼兒在對運用數學解決實際生活問題過程中,不僅獲得豐富的感性經驗,充分發展形象思維,而且在感知具體事物基礎上初步嘗試歸類、排序、概括、抽象,逐步發展邏輯思維能力,為其它領域的深入學習奠定基礎。自《綱要》頒布以來,數學教育生活化理念已成為幼教工作者的共識。數學教育生活化的內涵可以簡要概括為“從生活中來,到生活去”。“從生活中來”即生活是幼兒數學學習的源泉?,F實生活中的事物無不以一定的數、量、形的方式存在,為幼兒提供了通向抽象數學知識的橋梁。“到生活中去”即教師要引導幼兒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解決問題”是數學教育的核心。因此,“數學教育生活化”就是一個經驗不斷從生活中來又回到生活中去的過程,是一個讓幼兒能夠“學自己的數學、學有用的數學的過程”。例如在動物們動物寶寶回家時,老師在活動前請幼兒回家觀察自己家是住幾棟幾單元幾樓、這個過程中孩子們知道了數字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便利。取款機中的數字、銀行卡中的數字、又如在大班生活中的數字活動中,充分引導了孩子了解我們生活中存在的數字:紅綠燈中數字的含義、電話號碼、車牌號、時鐘、鬧鐘等在它們的含義。而這些數字的呈現都是跟孩子們的生后息息相關的。
實現數學教育生活化理念到教育實踐的轉化并非易事,需要教師從數學教育目標、內容、操作材料、教育途徑等多方面來實施。
《綱要》中數學教育目標倡導使幼兒體驗數學與大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關系。這種價值取向反對靜態的知識傳授,提倡注重幼兒數學學習情感、態度和探究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因此,生活化的數學教育目標理念可以理解為:關注幼兒在生活和游戲的真實情境中數學學習的過程,培養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探索欲望,引導幼兒用數學的思維方式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使幼兒體驗到數學的價值。
教師要選擇密切貼近幼兒生活的數學教育內容,打破只從教材上選擇數學教育內容的思維定勢,將視角轉向幼兒的生活??梢远噙x擇與幼兒生活密切聯系的具有實用性的教育內容,也可以關注生活中幼兒感興趣的數學問題和數學現象,將其納入教育內容中。
在教育實踐中,教師往往為準備材料耗費大量的精力,但提供的材料幼兒不一定感興趣,反而是生活中的物品更能引發幼兒探究數學的興趣。就地取材的物品不僅解決了教師準備材料的困難,而且能讓幼兒真切地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教師還可以鼓勵幼兒參與尋找和制作數學材料的過程。幼兒在準備材料時,會對各種各樣的物品進行觀察、分析,比較、判斷,有利于促進幼兒思維能力的發展,提高對操作材料的興趣。例如:在動物捉迷藏時、動物們需要按照數字1-6的順序走才能順利地回家家,孩子們在活動不僅體驗了捉迷藏時的樂趣、同時也將數字在他們的游戲中體現出來了,將游戲貫穿與活動中。
例如:角色扮演中,我班的農家小院、他時一個模仿餐廳的區角,孩子都特別感興趣,有的當老板、有的當服務員、有的當顧客、有的當打廚師、我是用瓶蓋表示錢幣、一個小瓶蓋上面標上了一元、大瓶蓋上標明了五元、孩子們當顧客時他們需要給六元錢給老板、其他的工作人員也都能知道在餐廳里每樣物品的價格,因為老師在其他物品上都標明的價格。孩子們在區角活動中不僅進一步對有數字加深了了解和認識,也體驗到了活動中給自己帶來的樂趣。日常生活是幼兒數學學習的重要途徑、一日生活中充滿數學教育的契機。在一日生活環節中滲透數學教育,既能讓幼兒獲得相關數學經驗,也逐步培養了幼兒解決現實生活中數學問題的能力??傊?,生活化的數學教育有利于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獲取終身學習的動力。在幼兒園數學教育實踐中,教師要從數學目標、教育內容、活動材料、教育實施途徑入手,實施生活化的數學教育,以促進幼兒數學能力的發展,增進幼兒應用數學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