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長山
摘 要:目前由于化肥的廣泛應用,對提高作物產量發揮了巨大作用,糧食增產顯著,雖然解決了溫飽問題,但是由于多年化肥農藥的使用,使原來耕種模式發生了改變,由原來的人工除草、三鏟一趟,變成了化肥農藥一次性使用,到秋季機械收割,田間管理到了無草不管的地步,雖然表面上看降低了勞動成本,機械代替了勞動力,但是,化肥和農藥用量的不斷增加和不合理施用等引發的與土壤質量有關的問題日益凸顯。長期使用化肥使黑土地板結,通氣性不好,不利于作物生長。
關鍵詞:提升;保護;黑土地質量;建議
中圖分類號:F301.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833026
如今現有黑土地土壤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作物生長對化肥產生依賴性,部分黑土地出現了不施化肥不打糧的現象,土壤出現板結,洪澇災害頻發對糧食生產可持續發展產生了不良影響,為了盡快從根本上恢復黑土地生機和活力,就如何提升和保護黑土地 ,提出如下幾點建議。
1 保護黑土地要加強領導,成立保護黑土地的專業領導隊伍
逐級成立領導組織由市主管農業的市長、農業局局長、農業中心主任、農業專家組成的多層次領導組織發揮監督、督辦職能,落實責任人,獎懲并用。鄉、村也要成立領導組織,責任到人、到戶。形成黑土地管理保護全覆蓋。加強村耕地的管理,村長、書記要履職盡責,才能真正把這一造福子孫的大業落到實處。加強對村集體的領導,經常對鄉鎮落實保護黑土地質量情況進行檢查,及時發現問題,提出整改意見,督辦落實,對落實不力的責任人,要追究責任,真正使耕地有所改善,充滿生機。
2 加強對農民的培訓教育力度
充分利用科普過冬,加強對農民的培訓,重點從保護耕地、合理施肥、如何解決耕地板結,減少洪澇災害的發生,解決農民盲目種地,亂施化肥的現象,培訓農民自覺養成積肥農家肥和秸稈還田的良好習慣,改變有些農民認為糧食不收年年種的想法。如果真到了土地不打糧食,年年種、年年不收時,那就晚了,子孫后代吃什么,又給子孫留下了什么。因此,一定要提高全民保護耕地意識,給子孫后代留下一片富饒而美麗的黑土地。秸稈還田的方法主要有秸稈粉碎翻壓還田、秸稈覆蓋還田、堆漚還田、焚燒還田、過腹還田等,不同還田方式效果不一。各種方式主要優點有:增加土壤養分含量,避免秸稈中養分流失;增加土壤有機質,改善土壤結構和微生物環境,從而改善土壤物理性質;合理處置秸稈,利于下季耕作和避免秸稈堆積占地;除焚燒還田外,其余還田方式對環境友好,可避免秸稈處理不當產生污染;減少化肥使用量,節約成本。但是,秸稈直接或翻壓還田也存在一些問題:秸稈中碳氮比偏高,如果直接還田,短期內會大量消耗土壤中氮素,影響下季作物生長;而且秸稈中攜帶各種病蟲害,直接還田也可能使田塊病蟲害加重。所以秸稈還田最好是采用堆漚還田、過腹還田等處理后還田的方式進行。
3 加大政府對用地和養地的補貼投入,制定推進有機農家肥的使用和秸稈堆漚返田制度
政府要制定提升和保護黑土地質量,長期規劃積極號召農戶自覺積造農家肥,提高農家肥使用率,廣泛施用農家肥和秸稈粉碎堆漚還田,來改善賴以生存的土地,并且要出臺一些鼓勵農民積造農家肥和秸稈粉碎堆漚還田政策,按照還田的實際情況,給予適當獎勵,因為土地是集體所有,任何人在使用黑土地過程中都應該遵循保護耕地以及合理使用的原則。合理利用黑土地,保護黑土地,是每個使用黑土地的者的責任,使黑土地充滿生機和活力,為黑土地的可持續健康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4 強化深松整地,提高耕地的抗旱澇能力
深松整地可以建立“土壤水庫”,提高耕地的抗旱澇能力。深松度要達30cm以上,打破犁底層,加深耕層,改善耕地的理化性能,擴大“土壤水庫”容量,可接納大量的雨水,增強土壤肥力和蓄水保墑能力;深松整地可以搶農時、增積溫,減少低溫冷害對農業的影響;深松整地可以提高農業的產出效益,增加農民收入。深松能打破犁底層,改善土壤的三項比例,培肥地力,深松整地可以保護耕地,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目前看,農民種地忽視養地,黑土地耕層逐年變薄,有機質含量下降,這是關系農業是否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問題。實行保護性耕作,免耕播種,又可擴大根茬秸稈還田面積,增加有機質含量。
參考文獻
[1]王長英.淺談愛輝區推廣機械深松整地技術的作用和效果[J].農機使用與維修,2010(3).
[2]辛學.大力推廣秋翻整地技術 確保明年農業豐產豐收[J].吉林農業,2008(12).
[3]李軍.關于深松整地和秸稈還田技術的研究[J].農機使用與維修,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