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汝平
摘 要:林業調查規劃是林業建設發展的主力,通過合理的林業調查規劃,能夠促進生態環境中物質循環,同時還可以加快林業生產和建設。本文會將林業調查規劃作為研究的主要內容,通過實際案例來分析其在林業生產建設中的地位及其發揮的作用。
關鍵詞:林業;調查規劃;生產建設;作用
中圖分類號:S757.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833131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人們將注意力越來越多地轉向能夠阻止氣候變暖的森林上。只有對有關問題進行實際探索和解決,才能保證林業的正常高速發展。在林業生產建設過程中,林業調查規劃是其核心動力,對森林進行實地調研,專家根據實際情況來制定森林經營規劃,使林業生產保持良性發展。
1 林業調查規劃概念
林業調查規劃主要涉及林業屬性的考察和林業未來發展趨勢的規劃。林業調查是林業屬性鑒定和林業生產規劃的基礎,對森林生產時存在的問題進行合理的調查,等同于對林業進行軟實力建設。森林規劃是結合林業的實際情況和相關研究對森林的未來發展進行規劃制定。林業規劃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的長期林業發展計劃,是對該地區林業長遠發展做出的關鍵指導,從宏觀經濟形勢角度進行科學分析,是為了達到保障森林的目的而制定的適當目標和內容。林業規劃可分為國家五年規劃,市(縣)級五年發展規劃,產業發展規劃,產業附屬規劃和總體規劃等。在制定規劃時需要注意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分析制定,而不能憑空想象。
2 林業調查規劃的地位和作用
2.1 促進生態系統平衡
森林是多物種的小型生物圈,通過有效合理的林業調查規劃可促進森林的生態系統平衡。森林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因為森林不僅可吸收二氧化碳,起到凈化空氣的作用,同時也是水循環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森林在風區固沙,防止水土流失等方面起到了涵養水源的作用。如上所述,森林是地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林業調查規劃可以為相關人員提供可靠準確的數據,制定可預測的森林經營規劃發展戰略。通過具體的情況分析森林管理缺陷是探索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這就是為什么林業調查規劃是改善生態環境的有效性措施。
2.2 保障個人合法權益
林業調查規劃的目的不僅是森林資源的保護,更重要的是對個人合法權益的保證。目前我國森林個人承包經營現象在林業生產方面相對普遍,這為林業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動力,促進了林業生產的多元化發展,但在森林歸屬問題上往往涉及到林業主管部門和承包者,這可能造成林業經濟糾紛問題,而林業勘查活動和有關林業的合理規劃能夠協調森林所有者和承包戶之間的關系,在進行責任劃分時應按照調查結果進行公平公正的劃分,在林地所有權和使用權到期后,應通過利益平衡措施進行交接,以保證集體利益不受損并且個人利益也不受侵犯。在我國某些地區,個人同林場簽訂合同的情況比較普遍,如我國西部地區的林權制度改革,通過誰投資誰受益的措施以達到改善個人林業工作的矛盾,在國營林場實現全職員工監督,工作會議上分享的工作制度,這些措施有效避免了某些人只主管生產不承擔相關責任的行為。然而,所述過程中還是存在一些缺陷,如缺乏單一標準,林業規劃不靈活多變,特別和病蟲害的出現更是限制了林業的發展。因此,必須在林業生產建設和維護進行之前先檢查林業實際情況,以便及時通過適當措施來保護個人的利益,不僅能有效的防止林業建設中的糾紛,而且能夠有效地協調個人和集體的相互依存關系。
2.3 合理制定林業發展計劃
我國幅員遼闊并且人口眾多,各地區的地理條件也各不相同,在制定森林發展計劃時可通過林業調查規劃來根據不同的地形條件采取不同的措施。如果進行林業規劃時不能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制定,盲目生產建設林業產品,不僅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而且還會給整個林業造成難以預料的損失,最終導致生態平衡。鑒于此,林業科研人員應根據不同地區的具體特點進行林業建設,考慮到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和文化環境不盡相同,在進行實際建設時,相關人員應注意保護當地的古建筑并保障當地居民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隨著現代社會的高速發展,林業生產建設必須以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為重點,同時兼顧林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因此有關規劃設計人員應在國家實施政策的背景下對林業建設調查規劃進行適當調整,以迎合市場的發展和國家的需求,例如可將國家一貫扶持的“植樹造林,退耕還林”作為森林規劃和人工造林計劃的突破口,將其列入企業計劃當中,同時可將全國林業生產部門聯合起來,形成統一的林業生產管理體系并加以完善,方便有關林業信息和市場信息的共享。
3 總結
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對于林業生產建設的重要意義。為此,我國的林業生產建設部門應繼續完善相關林業調查的流程和提高林業規劃設計水平,充分整合利用國家有關政策和法律,提高林業人員的綜合素質,繼續發揮林業調查規劃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郝靜.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在林業生產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J].農業與技術,2015(18):116,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