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思辰 李佳卉
【摘 要】小說《肖申克的救贖》通過主觀的音樂表達,渲染描繪了每一幀影像,在寧靜中又蘊含著激動澎湃,有營造出不安場景的弦樂,也有重燃心中希望的交響樂,更有強而明朗定音鼓與銅管的交織配合,真正能取得勝利的,往往就是那些不起眼的細節。
【關鍵詞】救贖;自由;美好
中圖分類號:J64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1007-0125(2018)24-0065-01
一、救贖從何而來
“救贖”,在中國,被理解為失去的財產償還,而在希伯來語中類似的含義是“釋放”。說起救贖腦子閃現的就是改編自斯蒂芬金《四季奇譚》中收錄的同名小說《肖申克的救贖》,在1994年以“影視第一電影”的高評登上了影視的大舞臺,全篇貫徹“自由”“希望”兩個主題展開的一系列故事情節的發展,在我看來救贖是在人格上的體現,生活在這形形色色的社會,使人性進行了更大層面的等級劃分,所反射的也是社會的現狀,絕大原因是人們不再抱有希望,一切皆因希望而起,有了希望就會變得可能,再不堪也會得到救贖。
二、影視音樂的重要性
電影作為一門聽覺與視覺的藝術,往往會忽略在聽覺方面的藝術表現,影視音樂的運用可以使觀眾拋開視覺身臨其境,也可以通過音樂幫助演員刻畫形象,同時在空鏡頭處往往離不開音樂的使用,對于一個影片無論是在音樂的旋律、節奏、和聲上都應十分注意細節的把握與運用。
三、環境與心情的塑造
穿西裝扎領帶無疑是人生的贏家,可一切猶如夢一場,未曾想過會被離婚、被起訴到法庭之上、自己會過著和現在背道而馳的生活以及到最后未曾想過自由也只有自己才能爭取回來,這樣動蕩不安的生活發生在男主人公安迪身上,在看到影片之前首先會聽到一首輕松舒緩的if i didnt care,其次主人公才正式亮相,他一邊將子彈裝進手槍里一邊緊盯著對面的房子,他深知里面發生的一切,氣氛早已頂上心頭但依舊在猶豫著是否要殺害和別人私奔的妻子,反而這首爵士小調更加的烘托了安迪此時此刻的心情,他的憤怒與愧疚久久糾纏于心頭。天有不測風云,渾渾噩噩的安迪就這樣被起訴上法庭,被送到肖申克監獄,一個漫長又寂靜令人恐慌的黑夜附和著輕柔鋼琴樂,仿佛在贊揚擁有強大精神力量的人,又仿佛在嘲笑恐懼這冰冷夜色的人,因為心理防線崩塌的胖子在第一夜就喪失了生命,沒有人知道他的姓名,在這黑暗的監獄生活里“死人無需名字”。
四、苦中作樂的安逸
悲慘的兩年過去了,安迪在外出勞役時迎來了一個后半生的重要轉折點,他為隊長謀劃獲得遺產的策略,并要求隊長請獄友啤酒的條件進行交換,在金色太陽光下大家喝著啤酒,一首經典好萊塢交響配樂附和著人們當時的心情,猶如成功的喜悅,卻又安逸舒適,此時此刻就像個自由人一樣,這一刻的場景很打動我,苦中作樂,倍加珍惜。
五、內心深處的希望
時過境遷,無非是人老珠黃,最絕望痛苦的也無非是老布,得知假釋的他沒有欣喜,沒有期待,更多的是對外面世界的心灰意冷,而選擇解脫,沉重又緩慢的鋼琴旋律反復演奏,讓人心生憐憫,門框上的“到此一游”更是強調這種人生雖荒謬卻真實;監獄這頭,安迪違例在監獄放唱片,這是莫扎特的歌劇《費加羅的婚禮》,理想、幸福歡快的旋律在牢墻四起的監獄生活中無疑是新鮮的,也是每個人對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仿佛自己是一只小鳥,飛出高墻,同歌聲沖上云霄,這一刻才是真正的自由。
六、自由是自己爭取的
當安迪在學徒口里得知真正殺害妻子的罪犯,猶如新生的他去向典獄長平反反被關禁閉,為了留住安迪繼續幫助自己洗錢,殘忍地殺害了唯一學徒證人,信仰上帝的典獄長無非就是在光鮮亮麗的外表下隱藏這一刻丑陋的心。徹底絕望的安迪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里越獄,由黑管和弦樂共同演奏的《shawshank》表現了一種緊張不安的心情,觀眾們的心也都提到了嗓子眼,安迪在下水道爬行著,無論身邊環境有多惡劣,他那堅定渴望自由的眼神,在定音鼓和銅管樂有節奏的加入下無畏前行,讓我最為震撼的就是越獄成功后的他在雨中赤裸著上身,他奔跑、張開雙臂,他想擁抱整個世界,也在喧囂,自己的憤懣、所受到了屈辱,幸運的是這一切都過去了,他在雨中慶賀自己的新生,音樂開始變得強有力,銅管樂逐漸加強,同弦樂變得清晰明朗起來,不再沉重緊張,同劇情一起奔向高潮。
七、結語
這部電影無論是三年前還是現在,在我來看值得受益一生。單單將它歸結為一部極大成就影片實在無法完美將它詮釋,它更像是一位導師、一個人生的里程碑、一束黑夜里的光芒,我并沒有將它夸大反而覺得遠遠不止這些詞語能夠形容的,影片中安迪不僅靠希望救贖了自己,它還救贖了一個獄友的心。所謂救贖正如圣經所說“上帝的審判比預料的來得快”,但所有這些都是以希望為基礎的,無法永遠將它關住,而人生就是一道沒有正確答案的選擇題,心中的希望就是這道選擇題的提示,人生路漫漫其修遠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