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孝恩
摘要:我國各地區都有高職院校面向初高中學生進行招生,為其提供完善系統的高等教學。高等職業院校從專業出發,以學生教育為中心,開展各項教學管理工作。為了保證教學質量,高職院校不僅要有序的開展各項教學活動,而且要提高教學效率。但是一些地區的高等職業院校的課堂中常常出現管理混亂的情況,學生沒有按照課堂要求進行學習,而且老師也沒有進行良好的管理,造成了教學質量下降的現象。所以本文以高職院校課堂管理為研究重點,分析目前高職院校課程管理現狀及問題,以便提出解決對策,提高高職院校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職院校 課堂教學 教學管理 教學效果
引言
如今高等職業學校大量招生,召開多種專業,并且加大宣傳,使得高職的影響力逐漸增高。而且在國內教育改革不斷推進的情況下,高等職業學校也在不斷的改進自身的教育方法,增添新的教學設備,引進優秀教師,開展各項教學活動,讓學生能夠在更先進的辦學理念下被塑造成為可造之才。對于高等職業院校的課堂管理行為來說,也是其需要管理的重點,如果課堂管理沒有很好的開展,那么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成果就會大大的降低,所以科學的人才培養模式也需要良好的課堂管理來實現。現在高等職業院校正在從“擴張中”轉型,逐漸深化教育改革,所以保證課堂管理質量對提高教學基礎,培養學生素養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高職課堂教學管理現狀
隨著社會的進步,我國教育體制也在不斷的發展,各種教材不斷更新,教學設備也逐漸變得先進。但是教育唯一不變的就是其本質“傳道、授業、解惑”,這是從古至今不變的教育宗旨,也是每一個學校,每一位老師的職責。
就學生而言,進入高職院校后要了解自己的專業,對未來有一定的規劃。但是目前高等職業學校常常出現課堂管理混亂的現象,學生不遵守課堂紀律,曠課、遲到、早退,上課睡覺,做與課堂教學不相關的事情。很多高職老師對此批評過、教育過,但是都沒有一些有效的方法來改善這種行為現象。
而作為學校來說,學生招募進來后就要安排其進行生活和學習。但是學校管理要求比較全面,但是教學秩序卻沒有按照學校要求進行整頓,造成了形式化的現象。而且在教學管理上教師和學校沒有以學校紀律為準進行操作,使得學校規定朝令夕改,讓學生也變得不以為然。盡管學校一直努力提高就業率,但是沒有培育出更加優秀的人才使得高職院校的教學目標使得得不到提升。
二、高職課堂教學管理不力的原因分析
(一)學生方面
在經過中考高考后,有的學生選擇進入高職院校進行繼續深造,有的選擇繼續復讀,來年再考。但是經歷過這個階段的學生學習壓力都比較重,高職學生進入學校中以后,由于年齡偏小,而且文化成績基礎薄弱,理解能力差,所以學習成果普遍不高。從學歷上來說高職院校并沒有大學高,所以有些學生進入高職院校后,就對學習漸漸失去興趣。而且由于本身學習基礎水平不高的緣故,再加上學校的教學水平低,使得高職院校學生學習效率變低,并沒有學到有用的知識。
另外學生進入高職院校后,學習的壓力驟然變輕,自己可以不在父母家人的監管之下學些和生活,無形當中減少了約束力。而處于這個年齡段的青少年,大部分缺乏相應的自控能力,對于課堂紀律來說,缺乏了學校的監督和約束,就更加會無視規定,破壞課堂紀律。
(二)教師方面
在高等職校教育中,教師的重要性至關重要。教師對學生的成長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在高職院校中,學生的學習、生活以及心理狀況都需要受到教師的引導,幫助其健康成長。但是在高職院校的不斷發展中,更多的教師不斷的引進,但是教師素質參差不齊,尤其是對于一些民辦的高職院校來說,缺乏師德方面和能力方面的考核,使得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不過關。
在教師方面,學校缺乏激勵政策,沒有很多的利用激勵手段來提高高職教師的積極性。目前高職教師在待遇以及福利方面遠低于普通公辦教師,使得其工作積極性不高。再加上學校提供的再教育后繼不足,使得教師素質無法持續提高。很多教師缺乏得當的課堂管理方法,而且在教學過程中學校給與的支持力度不夠,學校普遍要求老師完成教學任務即可,所以一些教學改革方法的推行遇到了困難。
(三)學校方面
近幾年高職院校不斷擴大招生,并且網絡各種教育人才,逐步提升了學校的教育水平,也為社會輸送了眾多人才。但是有些高職院校過分的追求就業率、學校資質以及榮譽獎項,而忽視了學生的素質教育以及課堂管理,使得學生失去學校紀律以及課堂紀律的約束,逐漸失去學習的興趣。而且有的學校在紀律的監督管理上比較松散,沒有意識到處在這個年齡階段的青少年身心發展的重要性,以及性格特點。過度的放任其在校生活和學習就會讓其失去自控能力,對未來進入社會后發展有著不良的影響。
三、提高高職院校課堂管理的途徑
(一)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
當初高中畢業生進行高職院校后,由于思想還處于原本學校時候的狀態,所以對于進入高校后還不能夠適應學校的生活和學習環境。所以這個階段最容易受到良好的引導,在這個時期內,學校要加強思想教育以及學校規章制度的學習,讓學生了解到高職學校學習對于未來成長的重要性,以及學校規章制度對于學生的要求,以規范自身的行為。學生在受教育階段需要受到正面的激勵和影響,所以良好的思想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學校及老師必須以積極向上的態度來看待高職學生的學習,認真管理課堂。讓學生明白課堂學習對于學習的重要性,只有良好的課堂環境才能夠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勵學生以及教師共同開展各項教學活動。
(二)加強教師師德建設,增強課堂管理
師德文化是高職院校師德建設的良好的導向,師德文化中包含鼓勵教師學習培訓的內容,并加以引導和宣傳,那么教師的職業以及道德素養就會受到影響,使得教師關注自身的道德素養,這樣宣傳的效果也會大大的增加。師德文化的建設是將高職院校中教師的工作、服務、學習理念加以規范,形成以師德文化為中心的價值體系,增加高職院校教師的認同感。建立高職院校長期的教學目標、管理目標,為高職院校全體教師明確努力方向,營造一個良好的高職院校氛圍。而且增加師德建設能夠讓學生更加信服老師的課堂管理方法,根據老師的要求來完成課堂任務,主動維護課堂紀律,積極學習老師所教授的內容。另外高職院校老師也要增強課堂管理秩序,建立有效的課堂紀律,利用人性化的管理方法來規范學生的課堂行為。掌握教學方法,自然而然的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到課本知識以及自己的講演中去,利用必要的教學手段,增加課程的生動性,以此來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三)開展特色教育,維護教學秩序
高職院校應該將關注點從學校運營轉移到學生的教育上去,加強學生的素質教育,開展各項教學活動,創造良好的學習競爭氛圍。學校可以定期舉辦各類競賽活動,將課堂搬到比賽中去,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舉辦聽課活動,由學生推舉最喜愛的老師以及最喜歡的課程。課堂管理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既不能過于嚴肅,也不能過于散漫,要根據教師的教學內容和風格來進行調節。課堂管理的目的也在于能夠更好地讓學生學習到文化知識,只有以這個為目標,才能夠尋找到更高效的課堂管理方法。
在課堂管理的研究中我們可以看出,學生、教師、學校是影響課堂管理的三個因素,只有三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夠營造出更好的課堂氛圍,這也是目前各大高職院校所需要重點推進的教育改革。對于課堂管理工作也比從以往的不重視到現在的重點管理,只有經過不斷摸索,才能夠最終實現提高學生學習質量的目的。只有將學生培訓成可用人才,才是高職院校最終的創辦目標。
參考文獻:
[1] 景韻.高等職業教育教師課堂教學敏感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4.
[2] 張蘭.高職院校課堂教學管理的現狀及對策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3.
[3] 李自璋.高職課堂教學常規管理與紀律管理的心理策略[J].職業教育研究,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