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華威 徐松兵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在黨的十八大召開后,全面改革已經在我國迅速展開。在新時期,我國的經濟改革在不斷地深化,為了有效實現改革目標,我國就需要對經濟布局與定位進行相應的調整,確保我國經濟改革可以順利進行。而本文就是對新時期深化國有經濟改革進行分析研究,以期能夠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新時期 國有經濟 改革
由于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的經濟體制也得到確立,我國的國有經濟和市場經濟該怎樣進行完美結合,就是我國經濟發展道路上的重要問題。通過我國經濟改革的這幾十年歷程來看,在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以及國有經濟和市場經濟的互相融合下,國有經濟所產生的影響力和主導作用,是我國經濟改革中需要重視的問題,所以在新時期深化國有經濟的改革就是一項重大的任務。
一、國有經濟改革的發展
1、我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目標后,公有制經濟和市場經濟的結合就是我國經濟發展中急需解決的問題,我國經濟改革主要有三個階段,首先是改革開放的初期到后來的十五年間,這個時期的改革重點就是國有企業,帶領國有企業走出傳統的經濟發展理念,以適應當前市場發展的需求。
2、第二個階段就是二十世紀末到二十一世紀初,這階段共經歷有十年左右,其改革重點就是對企業制度進行完善,以及促進我國有經濟體制的改革,這個階段市場經濟改革主要是使用現代制度的管理方式,對戰略階段進行相應的調整,完善市場的競爭方式,使用挑戰戰略的布局,對我國經濟負擔較重的情況進行改善。
3、第三個階段就是在黨的十六大之后,在這個階段我國步入了國有資產管理促進國有經濟改革的形勢,主要是對國有經濟進行監督和管理,確保發展中使用到的資產具備保值作用,從而促進國有市場的不斷發展。
二、國有經濟改革具有的重要性
1、促進我國國有經濟的發展改革是新時期企業發展的重要任務,由于國有經濟處在我國社會經濟的重要地位,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與國有經濟發展是密不可分的。所以,為了加強我國的綜合國家,就需要全面發展國有經濟,確保我國擁有更強的戰略。
2、國企改革時國有經濟改革的核心,建立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的經濟體制,大力發展國企,改變經營模式,從而滿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需求,采取適應的策略,促進我國國企改革取得飛躍性的進步,以確保我國的國有經濟能夠快速發展。有效落實國企發展改革,我國經濟才能隨之發展,這樣才可以促進我國經濟效益與人民切身利益的提升,確保國民素質的全面提升,以利于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獲取良好效益,而且其發展道路是合理、健康的,這樣才可以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
三、新時期國有經濟改革策略
在新時期,開展國有經濟的改革,就是為了實現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目標。而國有經濟的改革,首先就需要對市場經濟的格局操作進行優化,改革經濟發展的體制,在傳統生產行業的操作中進行替換,對國有資本進行轉移與分化。加強國有經濟在各方面的利用,加大對國民經濟產業的扶持力度,對國有經濟資本進行最整合,使其投入到更多的領域,發揮出對國家經濟進行掌控的引導作用。
一方面,推動企業和政府關系的發展。對政府的扶持策略進行優化,樹立起科學地管理機制,促進國有經濟的繁榮發展。通過政府的有效扶持與管理機制,可以改變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傳統觀念會大大限制企業的發展,造成政府部門有權干涉企業的發展的局面,對企業經濟的創造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在傳統的經濟發展中,大多數企業都是通過政府內部的管理人員進行計劃實施,會大大減緩經濟發展速度。改變企業和政府的經營、管理模式,實現管理手段、發展手段的優化,才可以實現經濟收益,有效改變落后的局面。以往的資本預算要對國有經濟的支出項目和虧損進行扶持,在國有經濟進行改革之后,管理模式就發展了巨大的變化,會在通過政府指導管理,也不會影響到創始人資金支配的職能
在另一方面,新時期開展國有經濟的改革,要對經濟理念進行優化。國有經濟的改革措施,需要建立健全企業發展的機制,要從傳統國企模式中脫離。企業使用股份制的模式,有利于國有經濟的改革,建立健全經濟發展的體系,實現企業的優化管理。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新時期的中國,需要進行不斷努力的發展,所以我國的經濟發展需要強調科學發展觀,促進經濟形式的轉變,重視全局戰略專屬,通過不斷促進經濟發展,對經濟改革體制進行優化,才可以有效加強經濟發展力量,確保我國經濟能夠健康、持續地發展。但我國仍需要認清經濟發展中的諸多不足之處,需要切身考慮群眾利益,從基層考慮,尋求發展的中缺點與不足,共同接受給予與挑戰,確保我國市場經濟與國有經濟順利發展。
參考文獻:
[1] 中國人民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課題組。中國政治經濟學年度發展報告(2014)[J]。政治經濟學評論,2015,02:3-44。
[2] 黃群慧,余菁,賀俊。新時期國有經濟管理新體制初探[J]。天津社會科學,2015,01:114-121。
[3] 張晨,馮志軒,姬旭輝,齊暢,王亞玄,李民圣,馬慎蕭。中國政治經濟學年度發展報告(2013年)[J]。政治經濟學評論,2014,02:4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