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兩水中學 高 臻
當前階段,很多學校在改革課堂教學模式,力爭轉變傳統的講授式模式為學生主動參與式的學習模式。而“課堂導學案”正是誕生于這個改革背景下,它實際就是教與學的相互結合,主要的思想是先學后教、以學定教,充分體現出“以人為本,教學和一”的教學理念,教學重點是促使學生的“學”,最終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教學目的,充分彰顯把課堂交給學生的教學思路。
初中數學課堂導學案的設計與使用首先要遵從主體性原則,即把學生當作課堂學習的主人,讓學生從被動的學習者角色轉變為積極、自覺、主動的學習者,不能給學生施加過多的壓力。導學案實施使用的主要教學目的就是要讓學生真正解放出來,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增效減負,促進學生的和諧、健康、全面發展。
創新是保持事物持續發展的原始動力。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擯棄傳統教學思維模式的束縛,創建寬松和諧的課堂學習氛圍,注重發展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并引導學生用個性化的方式去分析數學中遇到的難題,尤其是那些具有異常思維方式的學生,要給予他們鼓勵,并對他們提出的個性見解予以明確的答復。
初中數學導學案的教學過程,應該是在一個開放的教學空間內,通過一些思路開闊的數學問題設計,并制定一定的教學主線,訓練學生的開放性思維。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不再是循規蹈矩、壓抑性的學習,而是新知的構建加上舉一反三的拓展,學生經歷自主的問題探索過程,這樣雖然有一定的難度,但是他們卻能體會到解決問題后成功的喜悅感。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他們活潑好動,好奇心比較強。初中數學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的時候,要遵循活動性原則,注意課前的備課環節,最好是設計一些趣味性較強的數學活動進行導學,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的主動性。恰到好處的活動導學案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還能充分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自主探究數學學習中的新題難題。
課堂導學案教學的精髓之處在于編寫學案的導學環節,初中數學教師不但要針對教材中的知識點來精編“學案”,還要通過“導學”來開發拓展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
教師要仔細對初中數學新課標和現行教材進行研讀,并結合初中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來編寫學案,包括學習內容、學習目標和學習流程。具體來說,就是要讓學生了解和明白自己在學什么,將要學什么,培養學生掌握學習方法,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并制定學習的基本路線圖,學會用創新的藍本來構建有效的問題,避免出現一些不著邊際的問題和思維活動。在導學案中注重的是學生的學習過程,尤其是對那些不知怎樣學習的學生來說,更應該增強他們攀登臺階的勇氣與信心,感覺到數學的學習樂趣。
創建課堂導學案的教學模式,最主要的就是要促進教與學的雙向互動,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相互交流合作,通過小組或者全班討論的方式來解決數學學習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對于教學交流活動產生的共性問題,教師要注意對導學的點撥工作,啟發和引導學生探尋其中的本質聯系和相關規律,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理論來解決實際問題的思維能力。
初中數學教師在設計導學案的時候,要進行充分而深入的思考,讓學生明白只看書不思考是不行的,避免學生照本宣科,使他們的思維受限。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來分解復雜的數學問題,不能提出太過抽象和不具體的問題,導致學生不知道如何回答,要注意關注數學問題本身的邏輯性,促使學生融會貫通。
及時反饋是檢查學生掌握知識程度的重要手段,是為了發現學生的問題所在,可以通過抽樣檢查反饋、整體檢查反饋和分散檢查反饋等方式來進行。
一個班級里面,學生的智力與能力是有區別的,成績有優秀的,也有基礎不太好的,教師在設計導學案的時候,要根據不同層次的題目來滿足不同學生的能力需求,在促使好學生前進的同時,還要考慮后進生如何前行。
數學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導學案上的預習要求,為新課知識的學習做好準備,利用獎懲措施,獎勵出色完成預習任務的學生,沒有按時完成任務的學生要給予相應的懲罰,并加以教育,通過仔細的檢查,做到獎懲得當,提高導學案的教學質量。
綜上所述,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實施課堂導學案是符合當代教育“以人為本,教學和一”的教學理念的。廣大的教育工作者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去探索和實踐,力爭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內在驅動力,搭建起教與學的有效橋梁,培養學生的知識建構能力與自主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