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區王莊小學 姚 健
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素質教育在現今社會越來越被人們提倡,小學數學教育也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數學學科的教育目標從提高個人知識水平變為應用于實際生活,因此小學數學的教學生活化模式逐漸拉開帷幕,本文就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推進展開一系列分析。
小學生的思維模式相對簡單,就其自身的特點而言,在小學這一階段,教育是具有十分強的引導性作用的,興趣學習的引導能夠起到積極正向的促進作用,能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打造高效課堂的關鍵就在于能否調動小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其自主學習。數學這一課程邏輯性較強,注重推理,知識內容相對抽象,小學生考慮問題往往并不是十分縝密,所以小學生在數學學科學習過程中會遇到一定的困難,如果不加以合適的引導,易造成小學生對數學的厭倦情緒。生活化教學的模式改變了數學的枯燥抽象,將數學知識變得更加形象化、直觀化,更加方便小學生學習理解,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熱情,積極參與數學知識學習研究。
作為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時,要注意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要一味灌輸理論知識,使學生感到枯燥甚至厭學,要引導學生發現實際生活中存在的數學問題,鼓勵學生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使學生體驗到用智慧解決問題的樂趣。生活化教學模式能夠啟發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有利于活躍學生思維,開發頭腦,培養鉆研探索的意識,提高學生個人素質,為日后的學習做鋪墊。
教師在上課之前往往會采取“拋磚引玉”的形式,引出一個話題,通過對這個話題的探討引入正文,而引入的話題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小學生往往好奇心、好勝心較為強烈,新知識的接受對他們來講是有些困難的,小孩子很難靜下心來去聽講,理解老師所說的內容,因此在課堂引入過程中的素材要能夠調動學生興趣,最好選擇一些貼近生活的趣事,為接下來的課堂學習打下良好基礎。比如在學習“圓的面積”這一課時,教師合理引入了“新版龜兔智力比賽的故事”:山羊伯伯要出題考驗兔子和烏龜的智力,于是給了他們兩段長度相等的繩子,讓他們圈地,誰圈的面積大誰就贏。兔子說:這很簡單,周長都一樣,面積肯定也一樣,于是隨便圈了個長方形就跑到樹蔭下睡覺,而烏龜卻陷入了沉思,山羊伯伯要考他們,那問題肯定不簡單,他仔細計算過后,在地上圈出了圓形。山羊伯伯看了之后滿意地笑了,宣布烏龜獲勝,兔子很失落,卻不知道為什么。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嗎?這時同學們都開始探討,老師在適當的時機引導:同學們要想知道烏龜為什么贏了,就好好學習接下來的這一課。這種生動的課堂引入能夠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積極學習數學知識。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途徑——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緊密相連,課堂傳授這一環節對于教師和學生而言都是至關重要的,教師一定要注意課堂教學的高效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要采取枯燥的教學模式,數學本事就是一門理性抽象的學科,小學生的思維能力較弱,對于這類知識很難接受,一味灌輸理論會使他們失去學習數學的熱情,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數學教學的無效性。要注意將書本上的內容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引入生活中的實際案例,解釋知識理論,為數學學習尋找合適的“原型”,引導學生靈活應用所學知識,打造形象化、直觀化的教學環境。當學生發現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時,會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要注意舉一反三,使學生形成探尋生活中的數學規律的習慣。
在數學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在布置作業時往往會留大量的練習題,題海戰術枯燥乏味,使學生的學習拘泥于課本,忽略了生活中的數學趣味。其實在小學這個學習階段,數學的學習是一種鋪墊,重要的是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大量的題海戰術反而會造成不良效果。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這一現象應該得到有效整改,教師在布置作業時要注意融合生活實際,增加學生和數學的互動性,使學生不僅完成數學作業,也能在完成作業期間提高實踐能力。
小學數學模式要注意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構建趣味新模式,激發學生的數學探索熱情,使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生活,達到理想有效的數學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