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芳
摘要:加強中職生法治教育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內在要求,提高中職生法治教育實效性路徑要點有四:一是轉變觀念,提高重視程度;二是積極協調,加強保障力度;三是革新理念,優化課程設置;四是注重實效,拓展實施途徑。
關鍵詞:中職生;法治教育;有效性;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
中圖分類號:D9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8)29-0054-02
加強中職生法治教育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的內在要求,通過初步探究,提高中職生法治教育實效性的路徑可概括為提高重視程度、加強保障力度、優化課程設置、拓展實施途徑等幾個方面。
一、轉變觀念,提高重視程度
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開啟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新紀元,該文件指出,“依法治國,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事關我們黨執政興國,事關人民幸福安康,事關黨和國家長治久安?!鼻嗌倌晔亲鎳奈磥?,是法治教育的重點群體,2016年教育部司法部全國普法辦印發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的通知,該文件對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指導思想和工作要求、教育目標、教育內容、實施途徑、教育保障都做了明確的說明和部署。進入新時代,我們黨已將全面依法治國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是全面依法治國基礎工程,我們必須深入領會和貫徹黨的戰略方針,認真落實《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著力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全面提升青少年法治素養。中職生是青少年重要群體,鑒于當前我國中職教育及其生源特點,加強中職生法治教育意義重大,它事關學生發展、家庭幸福、校園平安、社會和諧。由于我國“法治”文化基因缺乏,幾千年“人治”文化傳統對人們的思想觀念影響深刻乃至根深蒂固等原因,導致一些地方政府和學校對中職生法治教育的重視程度還不夠。所以,相關方面應轉變人治觀念,樹立法治理念,重視法治教育,弘揚法治精神。
二、積極協調,加強保障力度
首先,加強制度保障。良好的效果源自良好制度的制定與執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對保障制度建設和執行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并要求將此項工作嚴格納入相關部門和學校的工作考核之中?!彼?,在相關部門和學校工作績效考核中要加大對青少年(特別是中職生)法治教育考核的力度、精度和效度,建立健全相關體制體系,完善保障機制。
其次,加強師資保障?!敖逃笥嫞處煘楸尽!敝萍s法治教育質量提升的關鍵一環是法治教育師資隊伍建設不健全、法治教師整體缺乏法治素養。教師本身具備了良好的法治素養,才能培育學生良好的法治素養。目前,一些中職學校的法治教育的師資力量很難達到《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提出標準,導致法治教育實效性不太理想。因此,相關方面應認真貫徹落實《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切實解決法治教育師資隊伍這一關鍵問題。
最后,加強其他教育資源保障。財物等教育資源保障若不力,法治教育的質量則難以保證?!肚嗌倌攴ㄖ谓逃缶V》明確指出:政府、學校、社會各方面要積極整合網絡法治教育資源、設立各類法治教育基地、開發青少年法治教育讀本及相關產品、開展法治教育課題研究等。所以,相關方面應積極統籌協調,依照《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切實為中職生法治教育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革新理念,優化課程設置
第一,革新法治教育理念。理念是行動的先導,一些中職學校法治教育理念還相對滯后,尚未將傳統的“法制教育”轉型升級為名副其實的“法治教育”。所以,在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評價的設置方面,要轉變知識本位、義務本位等傳統教育思想,要樹立“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弘揚“法律至上、公平正義、保障權利、制約權力、社會和諧”的法治精神。根據現代法治教育理念,可將中職生法治教育目標從低到高設置為三個層次:基礎性目標是“守法”,重點培養學生的“規則意識”,不少中職生存在著習慣不良、規則意識淡薄等問題,故而強化規則意識教育、培養良好習慣對于中職生來說尤為重要;保障性目標是“用法”,重點培養學生的“權利意識”,因中職生中大多存在著法律知識欠缺、依法維權意識和能力不足的問題,且有感情用事等年齡特征,所以加強中職生權利意識和依法維權能力很重要;發展性目標是“尊法”,重點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這是培養中職生社會責任感和國家主人翁意識,是法治教育的最高目標。三者缺一不可,要將守法、用法、尊法教育目標有機結合起來,科學設置中職生法治教育課程。
第二,優化法治課程設置。首先,目前中職學校的《職業道德與法律》約有20課時用于法治教育,時間非常有限,難以達成《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所確立的教育目標,故而,需增加法治教育課時或采取分冊方式將法治教育作為德育課的獨立組成部分,或加大法治教育選修課的課時,根據《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設置的高中階段法治教育內容,要將這些內容科學系統地安排到中職三個學年之中,按平均每周1課時計算,中職生法治教育(包括學科課程和活動課程)總課時應在100課時左右。其次,教材開發過于滯后的問題亟待解決,要加快法治教材開發速度;可根據各地特點開發地方法治教育課程或各校特點開發校本教材;除學科課程外,可開發法治教育活動課程;因中職生教育是更多的是職業教育,故而針對他們的法治教育應充分考慮其行業性(專業性)法治教育的課程設置??傊新毶ㄖ谓逃n程設置要將法律常識教育與法治精神教育統一起來,將義務教育與權利教育統一起來,將學科課程與活動課程統一起來,將通識性法治教育與行業性(專業性)法治教育統一起來,將國家教材與地方(或校本)教材統一起來。
第三,改進法治教育評價模式。教育評價內容和方式具有教育過程的導向作用和教育效果的考核功能,我們要重視改進教育評價。目前,大多數學校中職生法治教育評價內容和方式還較傳統,尚以法律知識測試的結果為主,還不能適應法治教育目標的內在要求。相關方面要對標《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改進法治教育評價模式,科學建立中職生法治教育評價機制和評價體系,積極發揮教育評價作用。
四、注重實效,拓展實施途徑
首先,改進教學方法。學校是法治教育的主導方,課堂是學校法治教育的主渠道,課堂教學的質量直接影響著法治教育效果。目前,不少中職學校法治教育課堂存在著教學方法傳統單一等問題,亟待改進。譬如,要改變只注重教師的“教”,即改變以教師講授為主甚至教師“唱獨角戲”的方法,應特別強調學生的“學”,即千方百計地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鉆研;要綜合采用情境模擬、案例研討、角色扮演、價值辨析等教學方法;“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要特別注重學生法治思維能力、法治精神的培養,特別注重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的培養;要充分利用好現代多媒體、新媒體等教學資源,提高教學的趣味性、豐富性和實效性。
其次,增加活動課程。法律從本質上說是一門社會性、實踐性學科,中職生雖屬高中階段學生,但不等于普通高中學生,他們多數不長于文本學習,而長于實踐學習,所以,增加活動課程(含實踐課程)對于中職生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譬如,要利用好主題教育、黨團活動、社團活動、社會實踐等多種載體,要將安全教育、國防教育、禁毒教育等專題教育與法治教育內容很好地整合起來。
再次,厚植校園法治文化。校園建設中要充分融入法治元素來宣傳法律知識、法治精神,營造法治教育氛圍。譬如,學校嚴格依法治校、依法執教,起到文化引領作用;在班級管理方面,積極引導學生共同制定和嚴格執行班級公約,培養學生契約精神和規則意識;學校成立法律咨詢室,因中職生遇到的法律問題與心理問題常常交織在一起,所以,學??蓢L試將校園法律咨詢室和心理咨詢室有機整合在一起,或可稱之為“心理與法治教育咨詢室”,學校須引進有關專業教師專職開展此工作,而不能流于形式。
最后,加強法治教育合力。其一,積極地發揮多學科協同教育功能,在各學科課程中挖掘法治教育因素;其二,積極建立法治教育實踐基地、開展社區法治服務活動、與法律法學工作人員合作開發法治教育課程或開展法治教育活動,形成法治教育的社會合力;其三,充分利用網絡法治教育資源,建立學校、社會、家庭共同參與的立體教育網絡;其四,加強構建家校合作機制,提高家長對孩子進行法治教育的意識和能力,指導家長及時督促改正青少年的不良行為,學校也可通過學生提升家長的法治素養。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EB/OL].http: // news. xinhuanet. com/ politics/ 2014-10/28/ c_1113015330_7.htm.2014-10-28.
[2]教育部司法部全國普法辦關于印發《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的通知[EB/OL].http: // www. moe. edu. cn/ srcsite/ A02/ s5913/ s5933/ 201607/ t20160718_272115.html.
[3]何樹彬.青少年法治教育:目標定位、實施原則與路徑[J].青少年犯罪問題,2016(2).
[4]譚紹華姜伯成.中職“法育”應從“法制教育”轉型升級為“法治教育”[J].科學咨詢,20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