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英 王亮
摘 要:校長作為學校的領導者與管理者,指引著學校發展方向,決定學校發展的興衰成敗,因此,校長領導力的高低將直接決定中小學辦學質量的好壞,關系到中小學教育改革的成敗。隨著教育管辦評的分離,我國中小學校長承擔的責任越來越大,面臨的辦學形勢也日新月異。這就要求校長不斷更新理念,吸納新知識、新方法,適應新形勢,努力做一個新型校長。
關鍵詞:理念;前瞻;服務;公平;創新;品牌;評價
中圖分類號:G471.2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8-09-04
課題項目:本文系湖南省“十二五”規劃一般資助課題“普通中小學校長領導力提升策略研究” (XJK015BZXX058)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李明英(1963—),女,湖南省岳陽市洞氮小學校長,特級教師,本科;
王 亮(1980—),男,湖南省岳陽市教育局督導室副主任,碩士研究生。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和新課改的逐步推進,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對校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摒棄舊的思維方式,確立科學的教育理念,才能做一個新型的合格校長。
一、前瞻的理念
校長是學校的領導者、決策者和高級管理者,是學科帶頭人,是學校領導集體的帶頭人,有什么樣的校長,就有什么樣的學校。校長的工作對學校全局起指導、組織、協調和統攬作用,要依據國家的教育政策、法規,結合本地區、本學校的具體辦學條件,統籌全校工作,正確地確定一定時期內學校的重心、中心及發展規劃,并組織、協調、實施這些工作任務,務必得到預期的效果。作為一校之長,要領導好一所學校,就要有時代的眼光、社會的良知,正確的理念、獨到的見解,堅韌的品格、廣闊的胸懷。作為一校之長,要領導好一所學校,并非一件簡單的事,尤其在辦學條件受各種因素制約的情況下更是如此。在工作實踐中我們可能意識到用不同的領導風格去處理問題和決策時會收到不同的效果,同樣是你自己,有時處理問題會得心應手,有時會感到束手無策。一些問題用這種方式無法解決,用另一種方式卻能得到圓滿解決。所以領導者的風格對師生有不同的影響力,會產生不同的結果。這就要校長有時代的眼光、正確的理念,在校園中起著模范表率的作用。校長手里不是拿著鞭子,而是舉著旗子。
二、服務的理念
有人說過:“知識就是力量,教育就是財富,學習就是生命。”“只有將人的培養、將完整人格的自我塑造而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看作教育的最終目標,生命的無限可能性才能在教育的過程中展開,教師才能成為富于時代精神、創新精神的人,教師職業也才能具有像醫生、律師一樣的專業不可替代性。”這明確道出了“先有名師,才有名校”的道理。教師在學生中起著直接表率的作用,教師只有具備先進教育理念和扎實的教育、教學基本功,才能帶領著學生穿越知識的海洋,跨過廣闊的宇宙,潛移默化,互相影響,不但能在教育或教學工作上收到明顯的效果,同時也能營造一個和諧、進取的校園。要想使教師成為富有時代精神、創新精神的人,作為一名校長,首先要用人文關懷來激發教師的理想。詩人柯靈曾說:“理想使現實透明,美好的憧憬使生命充實。” 現實生活中教師對教育的理解是有差距的,當作謀生手段、作為一種職業、視為事業等等。 “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理想的實現不需要無奈、嘆息、麻木,而應是學習、思考、實踐。心有多大,天有多寬,舞臺有多大。其次,我們要鼓勵教師多讀書。一個人的精神發展史實質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書永遠是成長的階梯,我認為新的價值觀的形成需經歷一個學習的過程。新教育實驗的倡導者曾向教師推薦100本必讀書,概括起來我認為有幾點很有價值:①讀前沿性理論,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理論與戰略:國際視野中的學校發展》《學會生存》《第五項修煉》等大量國內外人文科學的論著;②精讀一些名著,如《蘇霍姆林斯基選集》《和教師的談話》《中外教育史》;③讀名師大師的教育文章,如李吉林、斯霞、魏書生等人的文章;④讀好書,讀各類不同的書。正如培根說的:“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教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總之,校長要為教師創設一種讀書的氛圍、讀書的條件。第三,要引導教師勤于反思,行成于思毀與隨,沒有反思,人生是盲目的,教育亦然。鼓勵教師平時多做教育教學隨筆,積累教育教學案例,如上網交流、做讀書筆記等等,這有利于教師的成長。
三、公平的理念
通過培訓學習,我進一步理解了教育公平的含義:“教育公平主要是指在教育過程中受教育者平等享受教育資源、教育機會和教育效果的權利。”教育公平的內容簡單概括為以下五個方面:權利公平、機會公平、學業成就公平、學生成就機會公平、教育祈求公平。校長是學校的領導者,對學校工作負有重大責任。一方面,校長要樹立教育公平的思想意識與教育觀念。另一方面,校長要及時了解和掌握教育動態,特別是自己學校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公平問題,把教育公平作為學校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樹立公平行為,公平對待不同性別、民族、家庭經濟狀況或背景的學生,不放棄每一個學生成功的機會,讓所有的師生在公平、寬松、和諧的環境中完成教學目標。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往往用一把“尺子”衡量不同的學生,而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這種形式看似公平,在實際上恰恰是不公平的。校長要建立教育公平支持系統,尋求政府的支持、社會的支持家長的支持、教師學生的支持。
四、創新的理念
校長要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樹立現代課程觀、人才觀、價值觀,樹立現代教學觀、學生觀,以科研為先導,把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倡導教師改革創新出效益,且教師必須不斷認真學習、領會。在現有的教育管理體制下,農村教育可以說困難重重、舉步維艱。農村校長必須心系農村,立足實際,不怕困難,敢于奮斗,以“質量立校”,以“科研強校”,在自己實踐探索的基礎上,汲取名校長的理論指導,形成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品牌,才能使學校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為學校的發展贏得一片廣闊的發展空間,從而帶動學校整體水平的提高,真正把學校辦成“讓學生成才,讓家長放心,讓社會滿意”的學校。
五、品牌的理念
校長是學校工作的多面手,他既是學校的領導者、決策者和高級管理者,又是學科帶頭人,是教師的勤務員。俗話說,有什么樣的校長,就有什么樣的學校。校長的工作對學校全局起指導、組織、協調和統攬作用。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校長對學校的領導,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領導,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領導。” 因此,校長必須把自己的辦學思想貫穿于日常的管理活動中,用先進的教育理念去影響、帶動教師,把自己的辦學思想轉化為教師的行動。同時,要注重辦學經驗的積累與揚棄,努力形成學校內在的精神累積和成功的管理理念。這種精神累積和管理理念是一所學校的無形資產和寶貴財富,更是學校品牌的意義所在。
六、評價的理念
隨著基礎教育的深化改革與發展,以及義務教育新課程的推行,學校評價在學校管理中的作用顯得非常重要。學校評價是根據一定的標準,采用一定的評價方法,不應把考試成績、升學率作為唯一的評價標準,應以學生全方位的發展狀況和發展過程來體現學校工作的效果。對于什么樣的學校是好學校、什么樣的教師是好教師、什么樣的班級是好班級、什么樣的學生是好學生,要有正確的評價依據。學校評價標準除體現績效要求、職責要求、素質要求外,更應從培養什么樣的學生去評價一所學校,因此學校的養成教育是重點,通過在校學生的言行舉止,可以直接看出學校的教育水平。
總之,一個好的校長是成就一所好的學校的關鍵。以人為本,轉換觀念,打破傳統的教育思想對人們的束縛,解放思想,銳意創新,開拓進取是新形勢下對校長及全體教師的新要求。在今后的工作實踐中每一位校長都要加倍努力、辛勤工作,營造和諧、進取的校園氛圍。
參考文獻:
[1]魏書生.如何做最好的校長[M].南京:南
京大學出版社,2010.
[2]趙國忠.校長最需要什么[M].南京:江蘇
人民出版社,2008.
[3]張茂聰,侯 潔.中小學校長能力建設
問題探析[J].中國教育學刊,2013(10):
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