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淮安市武墩中學 繆樹和
問題教學法是一種新型的授課方式,教師應該合理運用到授課講堂中。在傳統的初中數學授課過程中,教師過于追求教學課堂的情景化,不能合理安排授課情景,在教學中只看中課堂的授課效果,并不能關注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在這樣的授課環境下,學生的注意力不能集中到授課中來,從而不能帶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教師要提高自己的工作態度,真正負責地準備每一節課的授課安排,教師可以利用問題教學法給學生安排題目,激發學生的動腦能力。通過這樣的授課方法,讓學生更加服從教師的授課管理,從而提升學生的數學成績。
在我國的教學工作中,教師在教學中非常重視課程的導入環節,所以教師會對自己的教學內容進行反思,給學生提供良好的導入平臺。在傳統的初中數學授課過程中,教師在導入環節安排的問題雖然很多,但是很多問題的提問都和教學課程沒有太大的關系。教師應仔細安排教學課程,給學生設定實際的授課問題,輕松帶動學生的思路,從而達到自己的授課目標。例如,在進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這一課的授課講解時,教師首先要確立自己的教學目的,通過本節課可以讓學生輕松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條件,讓學生能夠清楚地明白定理和推論,靈活運用新知識進行變式訓練,教師可以進行問題引導,讓學生自主去探索問題的趣味性。教師可以提問學生這樣一個題目:兩個全等三角形,是否一定有六個必要條件才能全等?如果滿足六個條件中的一部分,那么這兩個三角形是否能夠全等呢?讓學生自覺去討論這個問題,教師再給學生引入正確的結論。教師還可以給學生在進行問題的創設,在黑板上隨便畫出一個三角形ABC,再畫一個三角形A1B1C1,使三角形ABC與三角形A1B1C1滿足上述條件中的一兩個,你們能證出三角形ABC與三角形A1B1C1必定全等嗎?讓學生動手去畫去思考。通過這樣的授課形式,可以讓學生更高效地掌握數學知識,并且可以通過自己動手操作和動腦思考來進行知識的學習。教師可以提升學生的習學效率,從而提升自己的教學質量。
在初中數學課堂中,教師一定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方法,不能讓學生盲目地進行知識的獲取。在傳統的初中數學授課過程中,教師沒有觀察學生的學習方式,在課堂中不光要給學生講解數學知識,還要給學生講解做題的技巧和探索問題的方法。所以教師要給學生提供高質量的課堂,給學生創設輕松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自己去探索遇到的數學問題。例如,在進行《二次函數的圖象和性質》一課的講解時,教師首先要確定自己的教學目的,通過本節課的講解,讓學生可以用描點法畫出y=ax2的圖象,理解拋物線的觀念,學生可以自己去觀察、思考、歸納二次函數圖象的信息。教師首先要帶動學生去回憶一次函數的性質,讓學生嘗試畫出函數圖象,并且去觀察、分析、歸納一次函數的性質,然后教師給學生進行指導,讓學生嘗試畫出二次函數y= x2的圖象,問一問學生會選擇哪些自變量。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嘗試總結,如果在這一過程中碰到問題,可以讓學生自己快速翻閱教材,嘗試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一定要關注技巧的講解,而不要注重學生解決問題是否正確。通過這樣的授課形式,教師可以引發學生的積極性,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在教學中,很多教師都會把學生分成小組,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去解決相應的問題。在傳統的初中數學授課過程中,教師也會運用這樣的形式去組織學生進行問題的解決,但是教師并沒有注重這個環節的質量,而是把這個當作一個流程,非常形式化。這樣的授課不能高效達到教師想要的教學計劃,所以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解決數學問題。例如,在進行《平行四邊形》這一課的講解時,教師首先明確自己的教學目的,通過這堂課的講解,可以讓學生掌握平行四邊形的兩種判定方式,并且可以讓學生掌握、操作、作圖,可以了解平行四邊形的判定條件,通過小組合作去解決問題,培育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教師首先可以給學生引入知識,讓學生對本節課要講解的內容有一定的了解,帶入授課情景,讓學生說一說知道哪些平行四邊形的性質,然后教師可以給學生安排問題,讓學生結合小組去探索。通過這樣的形式,可以讓學生體會到探索問題的樂趣,把一個問題解決的意義,同時,教師也達到良好的授課效果,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
總而言之,在初中課程中,教師要注重授課方法的實施,在初中數學課堂中,教師可以給學生引入問題教學法,讓學生動腦思考,運用自己的解題方法去探索問題。教師在教學中也要吸取經驗,根據不用的課堂效果進行總結和完善,從而提高自己的授課水平,也可以帶動學生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