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沛縣鹿樓中心小學 蹤家青
口算的另一個名字是心算,也就是在心里計算,是一種不使用筆和計算工具就得出答案的計算方法。小學數學的實際教學中,一般把口算分為三種類型,第一種是基本口算,第二種是一般口算,第三種是特殊口算。小學口算教學的內容一般是基本口算,基本口算的教學要求比較高,要求學生必須熟練掌握,脫口而出,而其他兩類口算只需要學生掌握就可以了。口算是計算的一種重要方式,對計算有著關鍵的作用,所以,培養小學生的口算能力十分重要。
學生的興趣決定著學生是否喜歡一門課程,小學生只有喜歡數學,才會愿意學習數學。為此,教師在小學數學口算教學中,一定要設計一個有趣的教學方案,創建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讓學生被口算教學所吸引。學生最突出的特點就是注意力很難長時間地集中在一處,數學教師必須充分注意到這些,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創建一個口算教學情境,帶領小學生走進學習中去。口算教學情境的創建,可以把緊張無趣的課堂學習氛圍變得輕松愉快起來,學生不緊張了,也就能夠更加投入地進入到學習狀態中。
比如,創建口算教學情境,讓小學生有真實的體驗:裝扮教室大行動,我們需要好好裝扮一下我們的教室,同學們需要購買以下物品:名言警句掛畫8幅,每幅10元;小彩旗20面,每面2元;國旗1面,每面10元;彩紙20張,每張1元;掃把6把,每把12元;垃圾桶2個,每個8元。問這次裝扮教室需要花多少錢?小學生看到這個題目,馬上會積極進行口算:8×10+20×2+1×10+20×1+6×12+2×8=238(元)。數學教師還可以通過反復提問創建教學情境,鍛煉小學生的口算能力。例如:老師有100元錢,我想要舉辦一個比賽,用這100元來購買獎品,我打算設三個等級的獎勵,一等獎1個,獎勵1本書,價格是25元;二等獎3個,獎勵1支鋼筆,價格是每支15元,三等獎5個,獎勵1個筆記本,每本10元。請問同學們,老師這100元夠嗎?如果不夠,老師還需要拿多少錢?在這樣的情境下,小學生的計算會更積極,小學生希望可以幫助老師,很快就會算出結果為25+3×15+5×10-100=20(元),老師的錢不夠,還需要再拿20元。
口算技巧是學好口算的方法,口算法則是學好口算的基礎,小學生想要口算得又快又準確,就要從口算技巧和口算法則兩方面下手。教師在口算教學中,選擇的教學例題一定要典型,要有代表意義,幫助小學生可以快速掌握口算技巧和口算法則。
例如,小學生練習加法口算時,如11+8+9,在這個計算中,11+9=20,剛好湊十,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在多步的加法計算中,口算的時候先湊十,計算更快,結果也更正確,教師可以多出一些類似的練習題,訓練學生口算這類題的能力。減法中,如83-16-14,這道題也有口算技巧,教師應該啟發學生發現,16+14=30,湊整了,就很容易得出83-16-14=53,口算起來減去了很多借十位的麻煩。乘法中,如8×6×5×10,在這個計算中,從左往右計算,口算比較費時,可以使用一點小技巧,先計算5×6=30,然后就可以快速口算出8×30×10=2400。教師多準備這類技巧性比較強的練習題,可以充分鍛煉學生的發現能力,提高學生的口算技巧。
小學生口算能力的提升可以促進其智力發展,口算結果準確且用時短,是智力高的表現,也是促進智力提升的重要方面。所以,小學數學教學需要重視小學生的口算訓練,教師應該專門制定培養小學生口算能力的教學計劃。口算訓練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之以恒地堅持,教師應該長期督促小學生進行口算練習,口算練習題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典型的口算題更能培養小學生的口算技巧。
例如,計算在兩位數乘一位數時,口算 32 × 6 ,小學數學教師可以給小學生一點啟示,嘗試把 32 分解為 30 + 2 ,然后口算 30 ×6 + 2 × 6 = 192 。教師對學生展開口算訓練,不能一概而論,根據自己的認知設計目的不明的訓練,要根據每個學生的掌握情況有針對性地訓練。比如,對低年級的小學生,就要多訓練100以內的加減法,監督學生熟練背誦九九乘法表,并可以根據乘法表進行簡單的口算,而對于高年級的小學生,口算訓練的技巧性要更多一些,比如小學生經常口算錯誤的題型要多加練習,避免以后繼續出錯,對容易混淆的,如15×6和16×5要常常訓練。
培養小學生高超的口算能力,可以讓小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思考問題的速度更快,對小學生未來的人生發展有積極意義。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幫助小學生把口算技巧和能力培養起來,多對小學生進行合理的口算訓練,提高小學生的口算和計算能力。